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未决羁押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作为国家公权力的侦查权和作为公民私权利的公民个人权利发生较量后的一种结果。如何在国家公权力与公民私权利之间寻求平衡,使未决羁押既能保证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又能保障公民的个人权利,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备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未决羁押作为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对于保障诉讼活动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若羁押不当会对被羁押人的人权造成侵犯,还会引起国家赔偿等严重后果。所以应尽可能的将未决羁押的侵害性降至最低,对此,不仅要有公正合理的制度设计,在实践运用中还要克服体制与观念的重重障碍。  相似文献   

3.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是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重要依据和证据,如何建立一个科学、公正、认同性高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体系是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焦点。当前鉴定体系中存在对证据的采信困难、鉴定机构的行政性色彩过浓和鉴定程序的缺陷等弊端,笔者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以下简称(《仲裁法》)已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于1994年8月31日通过并公布,自1995年9月l日起施行。我国《仲裁法》是继我国《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之后又一部重要的程序法,也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仲裁制度的单行法规。《仲裁法》  相似文献   

5.
在涉外经济贸易活动中,由于种种原因产生争议是在所难免的。仲裁,已成为被普遍采用的解决争议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仲裁同时也是我国解决涉外经济贸易争议的主要办法。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和《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的规定,进行对外经济贸易业务,中外合资经营,技术转让和合作开采海洋石油等所产生的争议都可以通过仲裁的方式解决。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自1995年实施以来,中国仲裁事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已逾十载。期间,中国经济蓬勃发展、法治进程日益推进,仲裁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矛盾和问题亦日益凸显。为了使仲裁活动的理念和规则进一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国务院有关部  相似文献   

7.
《仲裁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仲裁协议的有效条件《仲裁法》规定的仲裁协议包括两种:一是合同中的仲裁条款;二是以独立形态出现的仲裁协议书。《仲裁法》第16、17、18条对仲裁协议的有效条件从形式上、内容上均作了规定。有效的仲裁协议必须以书面形式达成,其内容须包含三个方面:请求仲...  相似文献   

8.
现行《仲裁法》中关于国内仲裁协议效力、仲裁员和仲裁程序、仲裁裁决撤销或执行等方面的很多强行规则由于历史局限性而很不合理,需要尽快修订。对仲裁协议效力方面强行规则的修订目标主要是明确我国公法组织的主体可仲裁性、客体可仲裁性范围、仲裁协议的形式和内容。对于仲裁员和仲裁程序方面强行规则的修改应当着重于解决仲裁员的披露义务、违法的民事责任及遵循正当程序问题。关于仲裁裁决撤销或执行方面强行规则的修订重点应是为防止司法冲突而使撤销与不予执行的理由相一致,以及缩短公共政策事由以外的撤销裁决时限等。  相似文献   

9.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自2006年9月8日起施行。《仲裁法》新司法解释是在多年司法实践的基础上对较易发生问题而法律并未明确规定的事项做的一次较为系统、全面的解释。本文结合司法实践和仲裁实践以及适当的理论,对新司法解释主文本身,进行逐条阐析、评述,指出了新司法解释对于仲裁实践的指导作用以及仍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仲裁法》的管辖范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1994年《仲裁法》对仲裁管辖的范围做出了明确规定,但是出现了对“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概念界定模糊、列举式排除法的自身弊端以及与仲裁机构仲裁规则相矛盾等问题。不同的学者针对这些问题都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但是这些建议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仲裁法》中有关仲裁协议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仲裁是指经济活动的双方当事人在事前或事后同意将他们之间的争议提交给约定的仲裁机构进行裁决的一种非司法诉讼程序。它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已为越来越多的当事人所接受.并已成为国际上解决经济纠纷的一种比较简便、灵活、公正和有效的方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仲裁这一做法在我国的经济实践中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使用。十几年来,我国关于仲裁方面的有关法规演变过程,基本上  相似文献   

12.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建议修改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 994年 8月 31日 ,第 8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9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下称《仲裁法》) ,次年 9月 1日起开始实施。在《仲裁法》实施已过 5年之后 ,无论是仲裁业 ,还是其它法律实务部门以及法学界都发现 ,现行《仲裁法》的规定已远不能适应今天仲裁实践的需要。自《仲裁法》颁布以来 ,最高人民法院已发布了 30个以上的司法解释 ,非司法解释类的答复则更多 ,其中的很多作法已完全突破了现行仲裁立法的规定。一些仲裁机构在其仲裁规则里 ,也开始小心翼翼地对《仲裁法》进行查缺补漏。一些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仲裁机构 ,包括参与立法的专家 ,亦开始酝酿修订仲裁法。法学界探讨仲裁制度改革也一直是相关领域的热点 ,并有大量的论著发表。2 0 0 0年 ,宋连斌博士与赵健博士 (李红女士后期亦参与合作 )基于中国国际商事仲裁实践 ,撰写了《关于修改 1 994年中国 <仲裁法 >若干问题的探讨》① 一文 ,较为全面地论述了《仲裁法》的修改问题。《国际经济法论丛》、② 《人民法院报》、③ 《中国仲裁 /中国对外贸易》④ 以及JournalofInternationalArbitration⑤ 等国内外刊物 ,作了转载或摘录。国际上 ,J·Cohen教授在其合著的DoingBusinessinChina(Kluwer,2 0 0 2 )亦有专章论及相关问  相似文献   

14.
《仲裁法》与市场经济裁判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仲裁法》是全面改革我国仲裁制度的一个重要成果,它对我国原有仲裁制度最重大的改革是改行政仲裁为民间仲裁,使仲裁的本质特征还原归位,同时还统一了我国仲裁制度和有关仲裁的法律、法规,建立了协议仲裁制、或裁或审和一裁终局制,并注意理顺仲裁与诉讼的关系等。它的颁行,还会引起我国行政司法制度的调整和改革,也将促进我国审判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从而导致逐渐形成民间仲裁(及调解)、行政司法、法院审判这样三位一体的,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既相互制约又互相促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裁判制度体系。这是市场经济需要多渠道、多层次的纠纷解决方式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5.
1994年《仲裁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仲裁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是受当时条件的局限,这部法律本身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从六个方面对这些问题及其在仲裁实践中的负面影响进行了分析,论证了存在这些问题的规定既不符合国际惯例,也不符合我国国情,对其进行修改已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仲裁与法律》2004,(95):4-4
1994年8月3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是我国第一部仲裁立法,被誉为“中国仲裁史上的里程碑”。10年来,《仲裁法》所确立的协议仲裁、独立仲裁、一裁终局等原则得到了有效的贯彻执行,现代商事仲裁理念得以推广,中国的仲裁制度也得到快速的发展。然而,  相似文献   

17.
第一章总则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一条为保证由公平的仲裁庭及时、有效地仲裁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法。第二条仲裁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的仲裁,适用本法的规定,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仲裁地没有确定,或者仲裁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之外的,下列各条仍予适用:(一)第十八条、第十九条;(二)第八十三条。第三条当事人有权和解的任何财产性纠纷,可以提交仲裁解决。下列纠纷不能仲裁:(一)婚姻、家庭、继承、收养、抚养、赡养、扶养、监护纠纷;(二)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争议。第四条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达成仲裁协议,但法…  相似文献   

18.
再审程序是为纠正确有错误的生效裁判而设置的程序,而再审制度的设计就是要在保持生效裁判的既判力和纠正确有重大错误的裁判之间保持平衡。民诉法修正案就再审制度尤其是再审事由进行了较大的修改,突出了程序正当的理念,使再审程序更加符合审判制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当前,劳动争议呈现日益增多的趋势,作为劳动者保护自身权益的基本方式,劳动争议的解决涉及到劳动者基本权益的实现。完善劳动争议处理的相关规定,能够更好的解决劳动争议,维护劳动者权益。本文针对我国新出台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其规定的进步与不足之处进行讨论,以期更好的理解及完善立法。  相似文献   

20.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的立法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以下简称<调解仲裁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于2009年6月27日通过,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