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性别歧视或多或少存在于各个国家的文化当中,而英语称谓语,作为英语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性别歧视的表现甚为明显。基于英语称谓语中性别歧视现象的表现和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几点消除歧视的方法。语言不仅是一种声音符号,它也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从提高女性权力的趋势来看,尽管英语称谓语中还存在着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但是人们发现男女平等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我们也有理由相信,真正实现男女平等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2.
英语国际化的进程、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的国际化进程是一个很值得关注和研究的现象.在世界语言大家庭里,英语是非常年轻的一种语言,只有1500多年的历史.今天它已经成为世界3000多种语言中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一种语言.认真分析英语国际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特点,总结英语国际化的经验,对于正在大踏步走向世界的汉语而言.显然也是极富启示性意叉的.  相似文献   

3.
<正>一是用中国自己独特的政治结构、政治运作和政治语言,阐释人类共同的政治文明。按照笔者的理解,在人类数千年的文明演进中,诸如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都是其政治文明的集中体现,也被世界所广泛认同。而中国公共治理模式所反映出的精神气质,也充  相似文献   

4.
杨雪瑛 《学理论》2010,(12):121-122
我们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和现实世界一样,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处处发生着侵权,而网络著作权侵权现象是其中的典型。本文透露了网络著作侵权的严重性,分析了网络著作权侵权的原因,并对完善我国网络著作权保护法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5.
最近一个时期,有关“民主”、“自由”的呼声很是强烈,这是中国人民积压在心灵深处的宿愿的又一次爆发。在这里,我觉得在呼唤民主和自由的同时,更有必要呼唤的是平等。没有平等,所谓民主、所谓自由都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平等,这是一个被我们遗忘已久的重大课题。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创造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然而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错误地认为,随着旧中国的灭亡,一切不平等的现象也就一同被埋进坟墓了,社会主义时期不再存在为平等而斗争的问题。毫无疑问,中国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人类几千年遗留下来的不平等的重要根源——私有制的破产,但是,我们并不能由此而推论出,平等自然而然地来到了中国大地。私有制必然导致不平等,但不平等并不一定都是来源于私  相似文献   

6.
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在语言交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英语委婉语的避讳功能、礼仪功能、求雅功能、掩饰功能和褒扬功能等五大主要功能,并从中探究其所反映出的中西文化异同,试图为人们熟悉和开展英汉文化交流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7.
陆铭 《党政论坛》2010,(16):8-8
一是用中国自己独特的政治结构、政治运作和政治语言,阐释人类共同的政治文明。按照笔者的理解,在人类数千年的文明演进中,诸如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都是其政治文明的集中体现,也被世界所广泛认同。而中国公共治理模式所反映出的精神气质,也充分体现着现代政治文明的理念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徐晓红 《学理论》2009,(28):177-178
语言中所折射出的性别差异和性别歧视现象并不是由语言符号本身的自然属性决定的,而是特定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民族思维方式在语言中的必然反映。若要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需首先根除社会上存在的性别歧视观念。本文探讨了当今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原因及其发展变化。旨在逐渐改变人们惯常的思维模式,真正从语言上消除性别歧视。  相似文献   

9.
处世哲学是庄子人生观的理论学说.他关注个体的情感心理和精神世界,在出世与入世三元对立中,努力摆脱现实的束缚,追求处世哲学的圆融与超越.庄子的处世哲学表达了他对社会、人生、理想、自由等问题的根本看法,反映了他的生活目标、生活态度和行为准则.其中,"外化而内不化"是精华所在,只有做到"外化"而"内不化",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人世中真正地实现"逍遥游".  相似文献   

10.
<正>幸福是一种价值的体现,而不是利益的体现,价值体现与自由平等、爱等相关联,而利益追求只会使人永远满足不了各种欲求。去年年初我到印度旅行,看到印度社会种种不可思议的现象,反观中国社会现实,会看到世界两大文明古国,在两种轨道上运行发展,印度的民间  相似文献   

11.
以阶层结构、基尼系数、社会流动率为代表的分析工具能够对现实社会分层与不平等状况展开客观描绘和测量,而阶层意识、地位认同、"分配公平感""群体冲突感"等主观维度则涉及公众在不平等结果、意义上的感知与判断,旨在揭示客观社会变迁和社会分化在人们主观认知及价值观上的反映。主观认知并不完全是客观状况的"镜像式"机械反映,相较于客观测量,主观分层分析更为真实具体,且能直接紧密地与一系列社会后果性议题相联。今后应加强对社会情绪、社会心态等主观层面问题的监测和分析,使客观与主观两种研究取向相得益彰、互补互鉴,以获得对于不平等问题更为全面准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作为交际主体方的母语文化背景--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长期以来基本上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学习者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低下,在对外交流中出现了"中国文化失语症".这种现象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语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平等意识,使学生重视双向文化交流,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平等文化交流的意识,使跨文化交际真正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3.
柳淳 《学理论》2013,(15):70-72
世界是客观的,一切现实中的现象均是物质的反映,故可归结为物理现象,包括人们的情感和思维。从人的情感和行为出发,讨论人的自我价值的定位和形成,并以数学模型为基础,用严格的数理语言和思路,讨论非常现实的大学生陷入网瘾深层次的原因,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进而对人的集体兴衰的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黄剑平 《学理论》2009,(19):243-246
从认知语法的角度看,英语主动态和被动态不仅是句子结构的不同,更是人们从不同认知角度对现实世界现象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刘丽娜 《学理论》2009,(28):256-257
新世纪的中国,对外语人才,特别是精通英语并能熟练进行英汉互译的英语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口译和口译员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本文就口译这一语言活动中的几点不规范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其可接受性及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读张维迎的《价格、市场与企业家》,把我带回到1980年代初的激动人心的改革浪潮之中.中国经过了万马齐喑的文革时代,终于开启了历史的新篇.被压抑了几十年的自由思想有了萌发的机会. 也只有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才有可能走上改革之路.当时我是年过五十的进入老年的知识分子,带着满身的伤痕,像欢迎朝阳那样地呼吸着改革带来的新鲜空气.而张维迎则刚过二十多岁,用充满好奇的眼光,观察着这个激烈变动中的世界,试图把他在大学里学到的经济学理论应用于当前现实问题的分析.我们这两种很不相同的年龄、生活经历和知识准备,但却有共同的语言,就是对改革的憧憬.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增多,人们逐渐意识到语言学习的重要性,英语教育由此被摆到了重要位置上。但是,我们应当知道正是由于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人类文化才得以传承和延续。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语言的文化,也不存在脱离特定文化背景和内涵的语言。因此,要让学生学好英语,必须学习文化,必须要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才能切实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列宁认为,"平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要求的反映,而资本主义平等还只是形式上的平等。因为,只要还存在私有制和商品经济,平等只能是口头上的、宪法上的,不可能是事实上的平等。而如果不把"平等"理解为消灭阶级,它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列宁的平等观说明,平等在不同阶级那里有不同诉求,在不同时代有不同内容,绝不存在超阶级的、"普世价值"的平等。应跳出"平等"研究的伦理学和法学思维,坚持政治经济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公正,是分配社会权利和义务时必须遵循的价值尺度,是调节人们相互关系的道德准则。不同社会、不同阶级和人们对公正的理解是不同的,因而不同的道德体系对公正原则和规定也各不相同。兰秀良、程立显在今年三月三日《光明日报》上撰文提出社会主义公正原则具有如下基本特征:首先,社会主义公正原则主张公正与平等的真正统一。它要求政治、法律上的平等,不承认任何阶级和社会集团在政治上和法律上享有特权,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依附和奴役。目前党和政府正在努力加以克服的官僚主义现象、家长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等弊端,都是不符合社会主义公正原则的剥削阶级思想残余的反映。它要求经济上的平等,按劳分配  相似文献   

20.
程琛 《学理论》2013,(14):195-196
当代认知学家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反映了人类的认知规律,是一种认知现象。人类由近及远,由实体到抽象,有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决定了人体及其器官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础,因而人体隐喻是人类普遍存在的认知方式。英汉隐喻表达也存在一定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自然与地理环境差异;视点差异;语言文化差异;传统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