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大学建设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和谐大学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充分发挥大学的社会职能,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谐的大学必须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与社会保持良性互动;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和谐的大学应实现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和谐,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2.
囿于科学主义、工具主义以及功利主义的浸染和裹挟,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过度行政化、过度市场化、过度功利化和过度同质化等式微倾向。行政本位的强化、工具理性的膨胀、政府依附性的固化、大学定位的模糊是导致式微发生的显性诱因。要消解大学文化式微,需从改革大学管理体制,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崇尚大学学术自由,执守大学精神使命;重塑大学文化个性,凸显文化价值理性;深化大学自治理念,回归大学办学本位着手。  相似文献   

3.
知识性是大学组织与生俱来的禀性。大学的知识禀性决定了矢持志于“高深学问的追求”是大学生生不息的关键所在,知识的权威地位是大学的立足之本。从这个角度出发,维护大学的知识权威地位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出发点与归宿。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是大学知识创造活动的根本保障。在大学发展史上,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贯穿于大学制度建构的始终。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应是现代大学制度坚守的根基。  相似文献   

4.
人类进入经济时代以后,大学的作用日益凸显。中国为了回应时代要求,必须从建立现代大学内部制度着手。对现代大学内部制度的建构,是维护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优秀精神和传统,保证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形成大学制度文化的先进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从学术文化看大学现代学术制度的完善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现代学术制度建构的基础是大学的学术文化,大学学术文化的根基是学术自治和学术自由。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大学学术制度建设中存在的文化制约因素,提出加强大学学术文化建设,实现政府宏观管理与大学自我主导的有机统一,坚持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相伴相生,促成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良性互动,达到人文管理与学术评论和谐共生,是现代大学学术制度完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张福成 《公安研究》2014,(12):58-63
建立中国特色公安高等院校现代大学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特殊意义。应该从完善公安高校领导制度、管理制度、学术制度、咨议制度等方面入手,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促进内涵式发展,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立符合“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要求和公安机关性质任务的公安高校现代大学制度。  相似文献   

7.
中西方大学的发展存在着文化基因与历史基因的差异。在理解中国当代的大学精神及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时不能生搬硬套西方大学模式。中国大学精神与中国大学治理必须牢牢扎根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在继承发扬"内圣外王"与"家国之治"历史传承的合理内核之上,紧紧抓住经济振兴与社会转型的当代际遇,以大学的学术追求与社会责任辩证发展为逻辑起点,逐步推动学术权利回归应然地位。  相似文献   

8.
大学章程是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及其现代大学制度的法律保障,是处理大学内、外部关系的基本法律依据。大学章程的制定应该基于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的原则。大学章程的具体制订应该由举办者委托大学草拟,在经过内部讨论并取得一致意见的基础上,由法人代表签署后报举办者审批。其内容除了法定的绝对必须记载事项外,也应该明确记载部分相对必须记载的事项,以利于协调大学内、外部的关系。但大学章程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还取决于治理环境。  相似文献   

9.
正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制度的精神内涵,行政管理是保证现代大学制度有效实施的必要方式。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在政府的主导下,大学扩招、合并的步伐日益加快,大学内部和外部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矛盾与冲突不断加剧,大学与政府、市场的合作与博弈更加紧密和激烈。在矛盾与冲突的过程中,大学行政化无疑成为众矢之的,有学者指出,大学  相似文献   

10.
施鹏  程刚 《前沿》2015,(3):10-14
大学学术文化的核心要素为学术观念、学术精神、学术道德和学术环境,相应呈现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规则文化四种形态。在"求真育人"的本质价值诉求中,规范学生的学术思想与行为、激发学生追求真理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道德自律是对大学学术文化建设实践目标与功能指向的真实解读。鉴于此,应倡导并培育"学术自由"、"学术民主"的核心价值理念,确立大学学术精神;建立学术本位的"教授治学"制度,形成学术立校传统;加强学术伦理建设,提升学生的学术道德素养;促进课堂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协同整合,突出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良好的研究生导学关系,形成和谐的学术共同体,全面推进大学学术文化的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11.
陈金波 《前沿》2012,(2):182-185
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当推动大学行政权力、经济权力、学术权力协调制衡,防治权力异化滋生腐败。这既与构建高校廉评体系的精神旨归不谋而合,又与现行廉评体制谋而不合,迫切需要构建多元合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应用性、导向性廉评指标体系,科学评价高校廉态,积极修正治校偏差,保证大学按管理规律和学术逻辑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敏 《前沿》2014,(21):74-75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的内在根据。大学精神最为鲜活也最为本真地体现在大学学人的身上,即大学师生之间的精神交流以及内在生命的成长。大学学人是大学精神的营造者和守望者,应持守“为学术而学术”的独立精神、“兼容并包”的自由精神、“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以及“以真理为友”的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13.
贺祖斌 《当代广西》2013,(24):49-5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构建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大趋势下高等院校必然的选择。同时,大学行政化管理模式的弊端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对现行的大学管理进行有效的改革,如何建立中国的现代大学制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李伟明 《前沿》2011,(18):192-194
中国古代书院教育命运多舛,却曾经在管理、教学、学术等多个领域表现出鲜明的开放特征。但内容决定形式、举业重于学业、学问脱离实践的固有矛盾,使其诸多开放特征缺乏自发改造并传诸后世的内在动力,进而逐渐沉寂,未能促成古代书院的现代转型,为中国高等教育独辟蹊径地发展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当代大学当以史为鉴,在开放办学的进程中,防止工具化、坚持系统化、推进制度化,塑造卓然的大学精神,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形成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开放气质。  相似文献   

15.
代刃 《前沿》2012,(3):87-89
大学法人治理机构的加强有助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我国高校可以通过建立大学法人治理董事会制度、完善大学法人治理激励约束机制、设立校务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搭建大学法人治理财务管理新模式等行之有效的手段,解决高校行政权力过大、偏重管理职能、重视实体轻程序性规范、风险防范意识差等问题,调动学校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相似文献   

16.
论大学精神失落的理念根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学精神与大学理念是极易混淆的两个概念,或者将两者简单等同,互换引用,或者认为大学精神内含着大学理念,或者认为大学理念内含着大学精神,这势必影响着大学精神建设的思路。事实上,大学理念对于大学精神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大学理念的偏失是大学精神失落的根源。探讨大学精神必先讨论大学理念,要通过牢固树立"全人教育"理念、"学术至上"理念、"民主管理"理念,培育大学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独立与民主精神,提升大学精神建设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学术委员会制度建设是现代大学治理的基础,这不仅源于科学研究自由这一基本权利的社会权属性,还源于学术委员会制度的建立并不必然会保障科学研究自由,所以必须通过不断地加强规范性法律文件和章程建设来推进现代大学治理。学术委员会制度建设经历了雏形阶段、《高等教育法》依法规定和依法修改阶段,推进了现代大学治理。目前我国高校学术权力仍然处于"依附"状态,由此,必须进一步修改和完善《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高校学术委员会章程,建设一个相对独立的学术委员会。  相似文献   

18.
尹方 《青年论坛》2011,27(1):1-3
学报是反映高校教学科研成果的重要窗口,是学术创新、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高地,也是彰显大学精神的一面旗帜。大学是学术的殿堂,办好学报既是不断提升科研能力和学术品位的必要条件,也是塑造现代大学精神的客观需要。一所有追求的大学,需要一份高水平的学报作为主要的学术阵地,来表明学术立场,阐发学术观点,传达学术声音,实现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9.
校训集中体现了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精神,是学校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高度浓缩,也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对校训的研究尚未引起应有的重视,还比较薄弱.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国内高等学校校训的类别、特点和构建原则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为凝练、提升有特色的大学精神,繁荣校园文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大学文化建设与创新是大学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大学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大学文化创新的五创模式可以分为办学理念、大学精神、制度建设、文化内涵、大学形象五方面,从而实现多角度、多维度地创新大学文化,使大学担当起引领社会主义文化的重任,使大学文化创新成为社会文化和谐发展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