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两党制”或“多党制”的政党制度与议会制、选举制构成了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的三大支柱。当前,持有资产阶级自由化观点的人鼓吹资产阶级民主,认为只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才是真正民主的政党制度,而我国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一党专制;他们要求在我国实行两党制或多党制。  相似文献   

2.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一时间被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少数人吹嘘得神乎其神,似乎可以原封不动搬过来,作为我们的治国妙方。西方的资产阶级也总是把它作为“民主政治”制度的象征,进行自我炫耀。对于缺乏国际知识、不谙世事的人,特别是对于青年人来说,它的确有一定的迷惑性,所以有必要将西方资产阶级的“多党制”(包括“两党制”)剖开来,看一看它内里的货色。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邓小平同志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政党制度上的创造,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多党制,又不同于前苏联的一党制。小平同志讲:“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多党的合作,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 为什么我们不能搞多党制,不仅是因为西方的多党制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是为资产阶级政治  相似文献   

4.
资产阶级政党制度是资产阶级通过其政党掌握国家政权、控制国家政治生活的一种政治制度,其形式归纳起来有两党制、多党制和一党制,以两党制多党制最为典型。所谓两党制,是指由两个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垄断地位的资产阶级政党,通过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或总统选举中获胜的方式,轮流上台执政。如美国,最大的是民主党、共和党,它们通过每四年一次的总统竞  相似文献   

5.
有少数人,在否定共产党的领导,鼓吹资产阶级多党制时曾提出:"经济的多元化要求政治上也多元化,为什么不能搞两党制?"这种说法,是不顾中国的国情,在形式上机械地套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与政治的相互关系的原理,  相似文献   

6.
一政党和政党制度是当今世界政治生活中的普遍现象。人们通常将世界各国政党制度划分为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这仅仅体现了其形式和数量而已。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可将政党制度划分为资产阶级的政党制度和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两大类型。前者基本上是采取两党或多党通过竞选轮流执政的体制,政党中有执政党和在野党之分;后者是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政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联盟。当代中国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根本区别于西方的两党制或多党制。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党制度,是由这  相似文献   

7.
在前几年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的时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曾抓住我们党内存在的某些腐败现象,说"共产党是一党领导,缺少监督机制,不可能避免腐败",并由此得出结论,"中国应实行西方那样的多党制以避免腐败".这种论调曾经一度迷惑了不少真心希望党风好转的人.为了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自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现在很有必要说明,为什么我们坚信共产党能够依靠人民消除腐败.可以先分析以下两方面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8.
民国初年的多党制实践是一次失败的实践。认真回顾这段历史,全面总结其中的深刻教训,对于我们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力图在全面、客观地分析民国初年多党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历史过程的基础上,说明西方多党制不适合中国国情。脱离中国国情,照搬照抄西方的多党制,是民国初年多党制失败的根本原因。一、历史背景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封建传统历史的国家,辛亥革命后,立即仿效西方实行多党制,决非偶然。  相似文献   

9.
当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时,一些人曾提出:中国政治改革的出路,在于实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即一党在台上,一党在台下,相互更迭,轮流坐庄。否定我国实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派合作的政治制度。这使一些不熟悉中国近代历史的同志产生了思想混乱和迷罔。因此有必要回顾近代中国革命历史,了解多党政治的主张、实践及其破产的过程,更加理直气壮地坚持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派合作的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10.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中国,这本来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但近几年来,热衷于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代表人物,却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提出了挑战.他们鼓吹不要指望共产党领导我们建立社会主义,而应“引进”西方的政党制度,在中国实行“两党制”或“多党制”。这种论调在一部分青年中影响很坏,造成了思想混乱。所以,究竟能不能把资本主义的政党制度“引进”到社会主义的中国来,就成了我们必须弄清楚的重大原则问题。  相似文献   

11.
邢贲思最近在回答《光明日报》记者就如何贯彻“双百”方针的提问时,认为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应分为三个层次,他说第一个层次是属于资产阶级自由化范畴的问题,如全盘西化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鼓吹多党制、私有制等,这些思想观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简称多党合作制),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领导中国各民主党派,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发展和确立的。多党合作制作为一种政党制度,是在中国的社会条件下产生,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中国历史发展中经受检验,新中国成立后在长期多党合作关系基础上最后形成的。中国历史说明,我国实行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是中国社会的需要,是中国历史的必然。研究多党合作制在中国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对于我们自觉地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抵制资产阶级两党或多党制的反动影响,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必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取得了很大成绩,形势喜人。我想结合民进的历史和民进的工作,就多党合作问题谈几点认识。一、关于党的领导以共产党的领导为根本政治前提,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政治基础,这是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区别于西资产阶级多党制的根本标志。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14.
一、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反腐败斗争反腐斗争由谁来领导,这是一个政治原则问题。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少数人,散布“共产党不能自己得病、自己治病”,理由是“不良作风和腐败现象发生在共产党内”,鼓吹只有建立“多党制”、实行“多元政治”和“异体监督”,才能根治腐败现象。很明显,这种论调的实质是要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我们认为,在中国,没有一个别的政党或组织能够领导反腐败斗争,只有中国共产党具有这  相似文献   

15.
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与市场经济的形成、发展是同一个历史过程。市场经济的多元化性质、其发展中的竞争机制以及资本的某些本性,反映为以多党制为主要内容的议会民主的基本性质;资本主义民主的阶级性质,使资产阶级民主成为以金钱为后盾的政治,而建立在强大物质力量基础上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越来越表现出它的扩张本性。在批判地研究民主与市场经济、民主与资本之间关系等问题时,应该从中吸取一些有价值的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战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抽象地宣扬所谓的“民主”.即“自由”、“平等”、“人权”,“政治多元化”、“多党制”,等等.以此在社会主义国家,制造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反对无产阶级专政的舆论.这是资产阶级和平夺取政权的舆论武器.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吸取在对待民主问题的沉痛教训  相似文献   

17.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与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相比,我国的上述制度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因此在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过程中必须坚持和完善上述制度,而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和多党制;在保持住我们的优势的同时,还应该大胆借鉴作为人类共同文明成果的西文某些具体的民主形式,这是邓小平通过对中西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比较分析得出的结论。一。“中国不能搞西方三权鼎立那一套”1986年底,邓小平在《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谈话中说:“我…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我国现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制度。实行这样的政党制度,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与现实的必要性。一、历史的必然性所谓历史的必然性,是说历史的发展决定了中国必然(或只能)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换言之,中国不能选择别的政党制度。这里所讲的别的政党制度,指的是西方国家的多党制(两党制)与某些国家的一党制。首先,中国为什么不能选择别的政党制度?因为别的政党制度即前面所提的西方国家的多党制  相似文献   

19.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派在民主革命中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作为民主革命的先驱领导旧民主主义革命─谋求在国共两党之间探索第三条道路─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向新民主主义。这三个阶段的发展是以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派在民主革命中对领导权的谋求─获得─丧失─再谋求─最终丧失这一主线展开的。纵观这一历史脉络,可以看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派立志领导中国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造就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是行不通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完成民主革命、走向社会主义是史所必然。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充分汲取了中国传统民本智慧、和合智慧、包容智慧,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内在优越性,实现了群众根本利益与群体特殊利益的有机统一、实现了政党关系的非对称性和谐、实现了通过政党协商进行科学民主决策、实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从而克服了垄断型一党制和竞争型两党制、多党制的固有弊端。作为和谐型多党制的新型政党制度充分展现了中国智慧,为世界政党制度发展与进步提供了新方向和新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