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台湾地方的开发,岛上经济重心的转移,许多研究台湾史的学者,包括台湾学者,多有论述。王长云同志在《台湾研究集刊》1986年第2期上发表了《从台米产销看台湾经济重心之北移》一文(以下简称王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认为米谷的生产及贩销在清代台湾经济巾具有重要地位,“产稻中心与台米贩销中心的北移,便在很大程度上意示着台湾经济重心的北移”。作者还具体指出这一“经济重心之北移当始于乾  相似文献   

2.
台湾南部地区作为岛内最早得以开发的地区,—度是台湾社会经济文化的重心所在,也是与大陆渊源关系最为密切的地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两岸经贸交流解禁,台湾南部中小企业纷纷赴大陆投资,为推进了两岸经贸交流做出了贡献。但近年来,受制于岛内“北蓝南绿”的政治格局,台湾南部地区受民进党影响很深。  相似文献   

3.
一、为什么研究台湾? 为什么研究台湾呢?为什么要汇编一本台湾研究文献目录呢?中国和外国政治领导人系统地阐述台湾政策已达四世纪之久,而学者只是到最近才开始对该岛表现出类似的关心,认识到它对研究中国和交叉文化比较研究所提供的丰富研究资源。本文首先综述台湾对国外  相似文献   

4.
1683年清朝水师渡海统一台湾,这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历来引起许多人的兴趣。然而,这一事件笼罩着诸多迷雾,例如是谁促成清廷下决心统一台湾?施琅是怎样出山的?施琅被封为"靖海侯"之后,为何福建总督姚启圣不服气?施姚二人在事后争讼不已,甚至连史学家也分成两派,至今仍可看到这种争议在延续。笔者研究原始资料后,发现争议在于学者不了解清廷的原始密件与决策过程。将这些内幕揭橥于众,是非便一清二楚了。  相似文献   

5.
《台声》2005,(1):74-75
台湾到底有多少客家人?分布在哪些地方,他们的地位怎样?祖籍地在哪里?其祖先是何时迁台的?现在台湾的客家人与原乡大陆的客家人有哪些异同点?这些可能都是海内外学者关心的问题。也是我1998 年 3 月台湾之行考察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清代早期台湾中部北部平地的乡村经济和业户经济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清代台湾移垦社会的重建工作是台湾史研究的一个热门。特别是乾隆中期以前中,北部平地的移垦史,更因集中了汉番关系,大小租制分类械斗。农民起义等清代台湾史上的重大课题而引人注目。但是,这个时期的乡村社会往往被重建成以“垦首制”开发模式为中心的移垦社会。笔者认为这种重建是错误的,并将对许多重大历史问题的研究产生误导,因此必须予以纠正。由于乡村经济是乡村社会的核心,因此笔者的重建工作将从乡村经济开始。在开始清代台湾中,北部平地乡村经济的重建工作以前,我们先来看看所谓的“垦首制”开  相似文献   

7.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台湾农村形成了一种以小土地私有为前提的小规模家庭农场经营体制。这种经营方式曾经在5O年代促进了小自耕农经济的迅速发展。60年代,为了提高农业的经营效率,台湾陆续着手进行了多种形式的企业化经营方式。这些经营方式在推行的过程中收到了多大的效果,碰到了一些什么困难,未来是否会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发展?本文拟在对台湾农业经营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和中国大陆长期处于隔离状态,这就使得台湾的历史发展呈现出它的特殊性。许多研究台湾问题的学者都指出,要正确地认识今日台湾,就必须正确地估计台湾历史的特殊性;只有正确地理解台  相似文献   

9.
黄宪华 《两岸关系》2011,(12):67-67
用诗话体的叙述方式和编年体的结构来写台湾通史,以前还没有过。捧读《台湾台湾》,让人感觉眼前一亮。首先,该书在结构上很有特点。台湾的历史有些特别,主要是明朝中后期以前,中国史书上有关台湾的记载不多,因此在台湾,史前界中许多人特别是持"台独"思想的史家学者认为,台湾的纪年历史是从明朝后期开始。  相似文献   

10.
清初统一台湾,是继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在台湾这块土地上发生的又一重大历史事件。在这一历史事件过程中,施琅与姚启圣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这已有许多学者进行过论述。而李光地作为当时康熙皇帝身旁的谋臣,也曾积极参与此事。李光地与施琅、姚启圣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对他们二人的作为也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本文拟简要论述他们三人在统一台湾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以及各自所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十九世纪下半期台湾海关税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十九世纪下半期台湾贸易的发展及台湾社会经济的变化,中外学者,尤其是台湾学者研究的颇多,但是,与这时期台湾贸易及社会经济变化密切相关的关税问题,迄今却无专文论述。本文试图根据海关报告、档案资料等对这一时期台湾海关的税收作一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战后,台湾的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从总体结构方面考察,颇有显著的特征。因此,海外有些学者将战后台湾经济发展的成就归结为“台湾经济模式”。笔者倾向于这种提法。但对此论题的探讨时有争论,其焦点在于:第一,“台湾经济模式”是如何产生的?第二,这种模式取得成功的原因何在?它提供了哪些值得人们深思的经验?第三,这种模式是否存在弊病?其未来的前景如何?目前,海外有些学者,或者缘于意识形态的偏颇,或者基于成王败寇的传统观点,有意无意地把“台湾经济模式”捧得过高。有鉴于此,笔者拟围绕上述三点,对“台湾经济模式”作一透视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台湾经济边缘化问题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谈论台湾经济最热门的话题是台湾经济的边缘化问题,这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后讨论台湾经济空心化或产业空洞化后的又一个热点问题。日前,韩国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后,再度引发关于台湾经济边缘化问题的讨论。然而,何谓经济的边缘化?台湾经济边缘化有何表现?什么原因造成台湾经济的边缘化?边缘化是否意味着台湾经济的衰落?台湾能不能扭转边缘化趋势,再造台湾经济发展的新辉煌?对这些问题却未有明确,完整的讨论。这里虽不可能就这些问题进行——回答,却可谈谈笔者对这些问题的观察与看法。  相似文献   

14.
世界经济复苏是台湾经济复苏的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对于台湾经济复苏,必须考虑其他更重要的原因: 一、台湾投资环境是否有所改善? 首先检视台湾投资环境是否有所改善?看看业者所疑虑的水电供应是否已无问题?核四的复建是否已在积极进行?南台湾的水源是否  相似文献   

15.
由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办的“台湾经济、历史、文学和文化国际讨论会”,1988年6月29日至7月2日在香港大学举行。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美国、日本、西德、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30多位教授、专家和学者参加了讨论会。向这次会议提交的论文共25篇。经济方面论文9篇,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台湾经济的发展及其属性、海峡两岸经济的互动与互补关系、跨国公司在台湾的投资。台湾的外汇储备和政府的政策、台湾小型企业的管理结构及劳工招募方法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许多的见解。社会方面论文6篇,这些论文,着重于分析台湾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环境保护、台湾社会的亲属结构、台湾意识、台湾的长老教会等方面的问题。历史方面论文3篇,分别对清代台湾社会的发展模式、禁止偷渡和携眷政策  相似文献   

16.
近数年来,随着台湾加工出口经济的发展,人们提出了愈来愈多的问题。例如,台湾社会经济究竟是什么性质的?外国在台资本有些什么新的特点?台湾经济是不是象当局和西方某些报刊所吹嘘和渲染的那样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楷模”?以下试图就这些问题作初步的探讨。一、关于台湾社会经济的性质关于台湾社会经济的性质问题,包括台湾、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大体上有三种看法:(一) 殖民地性质的,(二) 资本主义性质的,(三) 带浓厚殖民地色彩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台湾问题的逐步升温,台湾意识再度引起两岸人民的高度关注,某些台湾的政要或学者可谓言必称“台湾意识”,使它成为岛内一些政治势力获取选民支持和政治资源的宣传符号,成为“台独”分子推行“台独意识”的思想基础。但台湾意识并非“台独意识”,正确理解和对待台湾人民由于特殊的历史因素形成的台湾意识,是争取台湾民心归向祖国,实现统一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8.
何笑梅 《台声》2000,(9):10-10
祖国大陆最早成立的从事台湾研究的学术机构———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 ,最近迎来了建所20周年纪念日。2000年7月17日 ,厦大台湾研究所建所20周年庆典在厦门大学克立楼隆重举行。全国台联副会长苏民生及国务院台办、全国台湾研究会等方面的领导代表出席了庆典会。参加庆祝活动的有厦门大学校领导和来自海峡两岸文化学术界的专家、学者100多人。庆祝会上 ,厦大台湾研究所所长范希周介绍了该所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厦大台湾研究所坚持以“历史地、全面地、实事求是地认识台湾”为指导思想 ,致力于台湾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  相似文献   

19.
事物发展变化的周期性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台湾经济发展也存在着周期惯势波动规律,呈现出一个波浪式的演进过程。探讨这一周期性波动,对于认识战后台湾经济增长的历史积累过程,把握其发展轨迹与发展趋势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一、台湾经济波动的型态与特征经济波动是指经济发展过程中有规则地连续反复地出现上升和下降的循环运动。进一步描述,就是经济运动不断经历高涨、衰退、低潮、回升、高涨这样的循环过程。经济发展的循环波动,在理论上又被概括为经济周期。一个经济周期是由一个扩张期和接下来的一个收缩期所构成。例如,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就包含着由高涨、危机、萧条、复苏再至高涨的循  相似文献   

20.
2011年国庆期间,因私去了趟台湾,从北到南走了一圈,对台湾有了初步的认识。算是走马观花看了一回台湾。台湾的交通:台湾岛内的交通相当方便,仅有3.6万平方公里的台湾岛有捷运(地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