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增长方式改变了,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作为与经济密切相关的反垄断法也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反垄断法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对垄断管制的进一步放宽;(2)反垄断法案件的复杂性增加;(3)违法确认原则的重新平衡。1998年5月开始的“美国诉微软公司”一案正说明这种正在发生的变化。这一切都对反垄断法形成强烈的冲击,推动反垄断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赋予反垄断法以域外效力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我国反垄断法规定域外效力原则有利于遏制和预防国际垄断行为对中国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反垄断法域外效力原则在立法实践中有多种形式,其核心在于反垄断法域外效力原则的定位.正确定位我国反垄断法域外效力原则对于我国在国际经济交往中避免争议和选择性司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自2008年我国实施《反垄断法》以来,对各行业产生了深刻影响,也面临诸多问题.在Ⅸ反垄断法》对垄断行业的规范中,存在着“合理”与“不合理”的垄断区分问题,与行业法规的重叠问题,管制与反垄断的冲突等问题。对于“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之行政垄断,《反垄断法》虽专章对其具体表现形式作了较为详尽的禁止性规定,但行政垄断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根治;  相似文献   

4.
现行的各国反垄断法的基础制度是工业经济时代的反映,其内容已不完全适应今天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综观各国反垄断法的制度基础,大多采用或倾向采用结构主义反垄断法,本文从知识经济的特点出发,论述在知识经济时代因企业发展和竞争方式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的企业发展和竞争方式,故知识经济时代反垄断法不应再规范企业的市场份额,而应以规范由市场份额导致的市场支配力的滥用为主要内容,也即在知识经济时代应采用行为主义的反垄断法。  相似文献   

5.
麻元青  李高俊 《工会论坛》2006,12(3):98-100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市场机制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益最大化成为众商家的生存法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技术垄断的问题随之产生。我国尚未制定反垄断法,因而政府在对市场秩序进行管理过程中存在漏洞。我国已初步具备制定反垄断法的前提和基础,制定反垄断法有利于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改善国家的财政和宏观调控。为有效地解决技术垄断问题,完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我们应该立足于民法上的基本原则,综合运用竞争法和知识产权法规来实现对技术垄断的法律规制,填补立法的空白。  相似文献   

6.
我国反垄断立法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国家,反垄断法被称为“市场经济的宪章”,长期居于经济法体系的核心地位。随着市场经济体系在我国的确立,市场竞争的开展,相应地,垄断现象也逐渐出现,这不仅限制了竞争的充分展开,窒息了市场活力,也损害了其他竞争者的合法权益。为了维护公平竞争机制,反垄断法的制定已成为一项紧迫的工作。本文试就我国反垄断立法中的几个问题作一探讨。一、发展规模经济与反垄断有人认为,垄断尤其是经济垄断还未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普遍现象,也未对我国经济构成明显的损害,如果制定反垄断法对垄断进行规制,会影响和损害市场集中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行政垄断不仅仅是对竞争的扭曲,更是对市场经济制度本身的否定,在中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作为一部国际特征较为明显的法律,我国的反垄断立法既要反对行政垄断,更要反对经济垄断;反行政垄断是我国反垄断法的重要任务,但反经济垄断仍是核心。  相似文献   

8.
由于垄断是十分复杂的经济现象,而且经济的发展、变化很快,单纯地依靠判例或经验并不能有效地防止或限制垄断,因此,在垄断问题上,普通法国家采用的是制定法与普通法相结合的方法,制定法的地位和作用要大于判例法.在英国,竞争法几乎全是成文法.由于反垄断的复杂性,以及在反垄断法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反垄断法在普通法国家具有下列的特点:制定法在反垄断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反垄断法规则仍存在有不确定性;合理原则作为确定协议或行为违法的标准而被大量地运用.  相似文献   

9.
反垄断法中垄断的经济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垄断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复杂的法律问题。文章通过阐述经济学在反垄断法中的作用,进而运用经济理论分析了反垄断法中的垄断适度与否的问题,指出垄断与有效竞争相容时就是垄断适度,其观点对我国反垄断立法具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与反垄断法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垄断法与经济关系十分密切.在现代,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与之密切相关的反垄断法也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包括对垄断管制的进一步放宽,反垄断法案件的复杂性增加以及违法确认原则的重新平衡.新的形势带来新的问题,本文从美国诉微软公司一案入手,对此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