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我国企业劳资纠纷频发,劳资争议案件数量大幅度上升,呈现"井喷"之势。如"富士康N连跳"、"本田南海工厂罢工"等等,一桩桩劳动纠纷引发的员工群体性事件牵动着人们敏感的神经,群体性劳资冲突因其普遍性和频发性已然成为中国社会矛盾的主要焦点之一。当前劳资矛盾表现为"群体的突发性、维权的激烈性、法外的权益性、诉求的威胁性、解决的困难性"五大特点,如何化解群体性劳资矛盾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金桥开发区工会联合会知难而上,与时俱进,对此作了积极有效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2.
利益、心态与身份地位:群体性事件动因的一个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性事件参与者行为的动因问题受到学界高度关注.在考察相关理论基础上,依据一些重要案例,文章认为,除了经济利益和不公心态这两个重要动因,身份地位下降也是利益受损群体参与事件的重要影响因素.利益受损、不公心态和身份地位下降三个因素共同构成了一个认识和理解群体性事件的分析框架,其政策意义在于,以此为参考将有助于政府预防和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俞益民 《理论导刊》2007,1(8):27-30
利益矛盾及其引发的社会心理冲突影响着社会和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国家的自主性作用,克服市场经济的内在缺陷,化解利益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7,(5)
纵览社会学研究的诸多焦点性议题,群体性事件研究始终受到众多社会学者的青睐和眷顾。随着全球化浪潮的不断冲击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已进入社会结构重组、利益结构分化、社会矛盾迭出的转型期,由于社会阶层结构断裂、利益表达机制缺位、政府调控方式不足、社会群体心态失衡等原因,致使群体性事件接连发生。作为我国当前社会冲突的主要形式,接连不断的群体性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影响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重要症结。本研究以近年来政府、学界和社会所普遍关注的群体性事件为研究对象,力图运用社会学相关理论对群体性事件的特征及成因进行相应的分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5.
由于传统观念、现实国情、政策导向等方面原因,现有的社会治理模式未能准确、充分地回应现时代社会要求,导致社会矛盾加剧与社会秩序恶化,催生了群体性事件.而对于已经产生的群体性事件,现有社会治理模式的处置效果也并不理想.通过树立科学合理的社会治理理念,构建公正有序的社会治理模式,能够实现对群体性事件的有效化解.社会治理模式优化,关键在于权力必须将支撑社会治理运行的核心地位让渡给法治,由此构建以法治为主导,权力、社会自治有机协调配合的社会治理模式,最终实现良好的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6.
失地型群体性事件近几年来呈多发的趋势,预防或解决群体性事件的关键在于建立和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保障农民的利益诉求。因此,有必要加强失地农民的权利保障,限制地方政府权力;完善利益表达和协调机制;建立和完善社会矛盾监测预警和调查处理机制;提升农民法律意识和社会参与水平。  相似文献   

7.
协商民主作为多元社会治理的积极回应,对预防和化解转型期多元社会矛盾外显体现的群体性事件意义重大,有助于完善公共决策机制、利益协调体制和治理民主制度,从而有助于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群体性事件。但是,协商民主也因面临平等基础与公共责任匮乏、低效率以及维稳压力等现实困境而可能引发更大不公、损害公共利益、导致民众情绪失控以及民粹主义行为滋长等激化群体性事件的风险。为此,将协商民主与依法治理有机结合起来,依据矛盾形成发展阶段与群体性事件的性质、类型,选择恰当的治理方式是预防和化解群体性事件的必然出路。  相似文献   

8.
群体性事件频发背景下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群体性事件频发凸显了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推进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建设,就要从弱势群体的主体化意识和组织化及制度化等方面努力,这是当前减少和阻止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范式作为中国社会不稳定的重要诱因,各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不但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维稳”成为其重要工作之一,同时也引起了学术界的长期关注。作者通过中国知网,以1999至2011年为时问条件,采用模糊比配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范式作为中国社会不稳定的重要诱因,各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不但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维稳成为其重要工作之一,同时也引起了学术界的长期关注.作者通过中国知网,以1999至2011年为时间条件,采用模糊比配的方式,用群体性事件作为篇名进行搜索,搜索结果显示各类关于群体性事件的文献为2009篇.  相似文献   

11.
建设和谐社会背景下多元利益关系的整合与矛盾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要处理好社会多元利益关系,必须充分发挥党的利益整合功能,运用法律控手段,不断调整和完善各项相关政策,只有这样社会和谐程度才会不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群体性事件是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正确应对群体性事件,要坚持现场第一原则,坚持信息公开,不断拓展沟通渠道,慎用警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从根本上预防和应对群体性事件,应建立健全包括诉求表达、利益协调、矛盾调处机制在内的化解社会矛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国群体性事件的主体正在由事项利益群体转向身份利益群体。身份意识在结构上可细分为身份认同意识、身份利益意识、身份排斥意识和身份抗争意识,它们会对身份利益群体在群体性事件中的行为方式产生重要影响,并对冲突管理提出新的挑战。管理身份利益型冲突的目标、原则、策略和方式有别于事项利益型冲突,其管理目标应当定位于利益相关的各种身份群体间关系,促进各身份群体间的利益平衡;政府的角色应当居于中立地位,不偏不倚;管理机制和策略是设计公平和公开的身份群体间协商程序,并使协商过程和解决方案保持一定的透明度,以便形成能够在各身份群体间达致广泛共识的冲突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群体性事件心理动因和心理机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人类行为发生的内在机理看,群体性事件是参与民众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出现心理失衡后,在群体心理作用下转化为群体行为的结果.现阶段中国底层民众中弥漫着的相对剥夺感、社会不公感、信任缺失感、弱势认同感、社会焦虑感等相互叠加,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社会心理动因;而特定或不特定群体中的情绪感染、去个性化、群体极化、冒险转移、心理暗示等交互作用,则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群体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面对我国转型期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的状况,旧有的人治维稳模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只有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努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才能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在立法方面,要建构和完善公平正义的制度规则,从源头入手预防社会冲突;在执法方面,要克服堵塞群众诉求表达的弊政,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在司法方面,要以程序合法保障结果合法,坚决扫除司法腐败;在普法方面,要立足自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方式,营造以法律方式解决纠纷的文化心理氛围;在守法方面,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党纪国法、接受社会监督,广大公民要自觉培养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以理性、正当的合法渠道化解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地方政府对环境群体性事件普遍存在"重应对,轻预防"的倾向,公众参与难以真正实现,环境群体性事件此起彼伏。在对环境群体性事件根源分析与发展趋势研判的基础上,强调各主体协商参与环境群体性事件的预防治理,可以构建"政府+公众+第三方组织"的协商沟通平台,推动政府单向度环境整治转向"多元主体协商治理",力求促成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环境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7.
相对剥夺与相对满意:群体性事件的动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群体性事件——部分群众与行政当局或强势社会集团的对抗性冲突,是一种典型的集群行为。2004年发生的重庆万州事件,可看作群体性事件的里程碑:原本普通的民事或治安纠纷,行政执法人员一介入处理,冲突矛头立刻转向行政当局,众多与诱发事件无关的旁观者卷入冲突;提出宽泛而模糊的政治诉求。这些新特征表明,群众普遍积蓄着不满情绪。在整个社会生活水平提高的今天,这种社会不满情绪只能用相对剥夺来解释。相对剥夺指与参照群体相比,个体对自身所处的不利地位的一种感知;相对满意是其反面,即与参照群体相比,个体对自身所处的有利地位的一种感知。相对剥夺一满意则整合了上述两个概念。本研究通过模拟实验模拟群体性事件中的冲突矛头转向,考察相对剥夺与相对满意对集群行为的影响。实验为单因素被试间设计,招募大学在校男生60名。研究发现:相对剥夺的个体比相对满意的个体更有可能参与集群行为;群体相对剥夺一满意部分中介了个体相对剥夺一满意与集群行为的关系;集群认同对相对剥夺一满意与集群行为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微信作为一种新型即时通讯工具以其私密性、便捷性、互动性等特点加快了网络舆情传播速度,缩短了群体性事件由线上发布到线下集群的时空进程,给管理者带来了极大的治理难度。因此分析微信平台中群体性事件生成特点、种类以及治理难点与路径等,有助于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建立科学高效、系统理性的群体性事件网络平台处理机制,实现政府与公众、国家与社会、技术与法律协同的社会治理创新。  相似文献   

19.
20.
《科学社会主义》2021,(4):75-82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性,并在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中互相推进,但历史与逻辑的进程并不完全一致,主体也不完全相同,性质也不一样。因此,不能只从广义上把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看作是一体的,或者说成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也不能割裂开来,而应把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关系看作是一对文化矛盾并努力化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