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4 毫秒
1.
加强行政权力的规制和监督是我国实现法治的基本途径,行政问责法制化和规范化是对行政权力进行控制的重要内容。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确立催生了行政执法风险,而现代行政法治的发展加大了行政执法风险。因此,加强对行政执法风险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政府公务员行政执法的人本化是行政文明的重要体现。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WTO的成员,“法治与德治”的治国方略和促进行政改革实践和行政学理论的发展等都要求政府公务员行政执法行为的人本化。对此,国内外学者都有理论阐释,我们主要应从行政理念、行政法规和行政行为等方面着手,推动政府公务员行政执法行为的人本化。  相似文献   

3.
构建法治政府之路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法治政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转变政府职能是构建法治政府的奠基工程,完善行政立法是基础工程,加强行政执法是重点工程,强化行政监督是保障工程。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行政法治实现的保障机制--以孙志刚案件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我国行政法治实现的有效保障机制行政权的宪法规制,是行政法治的宪政保障;行政法律规范的完善,是行政法治的法制保障;行政执法主体的进一步规范,是行政法治实现的组织保障;行政执法观念的现代化转变,是行政法治的理念保障;监督体系的完善,是行政法治不可或缺的配套机制保障;市民社会的健康发展,是行政法治的社会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行政法治理论面临的一个解释困境就是根据西方理论与实践建构的制度在实践中出现了偏差。过渡期理论给这种偏差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框架。它认为中国行政法治需要确立一个过渡期;在过渡阶段,这些偏差是可以包容的。而且在坚持行政法治的基本方向这一前提下,过渡期还可以采取一些"非常规手段"去推进行政法治建设。比如,行政规则的制定从立法协商提前到党的政策协商;行政执法从严格执法走向协商执法;行政诉讼从司法独立转向司法支持。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了"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和"整合执法主体,相对集中行政执法权"的明确要求。这对于实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宏伟目标意义重大。然而,实践中由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复杂性和理论研究的空乏,致使相对集中行政执法权仍面临诸多问题,这就需要在遵循必要性、合法性、适度性、参与性和整体性等原则的基础上推进相对集中行政执法权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法治行政是构建和谐行政的根本保障。当前行政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障碍对构建和谐行政仍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具体表现在:依法行政观念淡薄;行政体制运行中存在诸多缺陷;行政执法实践中还存在诸多矛盾等。因此,在促进依法行政的前提下应实现治理理念与服务理念的和谐;执法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和谐;执法中"情、理、法"的和谐;执法过程与执法结果的和谐以及执法权力与执法责任的和谐。  相似文献   

8.
周向阳 《行政论坛》2011,18(5):77-82
随着近年来城管行政执法过程中各类暴力事件的增加,城管行政执法制度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甚至该制度本身都受到了质疑。从法治的视角来看,城管行政执法机关在其权力来源的依据、权力主体资格、权力内容、权力行使程序和方式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与行政法治精神相违背的地方。由此造成的合法性问题成为该制度的致命性缺陷。要根本解决城管行政执法制度的弊端,首先必须清除城管制度为权力服务的思想,树立法治理念,以法治精神指导其改革,在此基础上,加强立法,完善城管行政执法制度的法律规范,解决其合法性困境,以达到治本清源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行政救济是现代法治社会中国家对公民权利补救的重要制度。构建这一制度的基础有两个 ,一是理论基础 ,包括法治理论和人权理论 ;二是宪法基础 ,宪法确立了依法行政的法治原则 ,明确规定了公民的行政救济权利 ,确立了人民法院的独立审判地位。只有在全面正确地认识行政救济基础之上 ,才能够更好地构建和进一步完善这一制度 ,从而更好地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12)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建设法治政府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保证,也是政府自身建设和反腐败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的法治政府建设,在行政立法、行政执法、政府职能以及执法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突出问题,迫切需要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精细化、强力转变行政管理职能、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等措施加以改进,实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吕尚敏 《行政论坛》2011,18(1):60-63
作为一个理性的行动者,行政执法人员只能在特定的行政结构所提供的环境中去行使权力,因而行政执法行为必然会受到行政结构深刻而持续的影响。具体而言,行政机关的事权运作结构、人员组成结构及财权配置结构均能对行政执法产生导向或抑制作用,并可能消解法律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的适用效力。行政结构的调整必须寻求其与行政法治的契合路径。  相似文献   

12.
建设法治中国,其核心是建设法治政府。法治政府是有限有为、廉洁透明、诚信负责和亲民服务型政府等各项内在要求的统一。当前,建设中国特色法治政府还面临着诸多障碍,主要表现为:行政执法体制尚未完全理顺,行政执法理念还不统一,政府职权交叉现象较为严重,执法人员的素质还不能普遍适应执法需要。为此,要大力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加快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坚持依法服务行政、转变政府执法理念,切实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完善政府监督机制,以有效破解法治政府建设的障碍,推进依法行政,造就中国特色的法治政府。  相似文献   

13.
法治行政文化建设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推动整个社会的法治化进程,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的法治行政文化建设刚刚起步,还存在着权力失范、法治思想淡薄、监督乏力等种种缺失。深入了解我国法制行政文化建设的内涵与意义,厘清当前法治行政文化建设中的现实困境,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我国法治行政文化,就必须培养法治思维、坚持依法行政、吸收优秀的行政文化成果。  相似文献   

14.
建设法治中国,要求我国行政过程文化的塑造方向是法治行政。法治行政,作为法治文化在行政过程中的体现,包括法律至上、规制政府、尊重公民和重视程序正义等四个构成要素。这些要素综合反映了其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价值。因此,促使法治行政文化的形成是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行政活动中行政文化深刻地影响着行政人员的意识和行为。着眼于对原有行政文化的改进是新时期行政管理科学的目标诉求。承继传统的现行行政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对现行行政文化的解弊、再造是中国实现重塑现代行政文化的必由之路。其主要思路应该是建立一种多层面的行政文化,即构建参与型、法治型和进取型的行政文化。  相似文献   

16.
行政法治原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依法行政,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有资料显示:行政执法难,目前已成为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一大障碍。 行政执法难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三难”:一是调查取证难。当前,违  相似文献   

17.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巨大历史性进步。公安行政执法工作是依法治国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依法治国方略在公安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是推进依法冶国方略正确贯彻实施的保证。公安行政执法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直接相关。在公安行政执法活动中;公安行政执法人员有权在其职权范围内做出具体公安行政行为,如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公安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就会发生公安行政争议,从而引起公安行政诉讼。由杨玉海同志所…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建立法治国家、构建法治型政府需要什么样的法治模式,已成为摆在眼前的关键性问题,成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前提和基本遵循。在行政法的视域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点就在于"治理公权力",使行政执法行为更具规范性和服务性。为此,形式法治和实质法治就必然成为我国法治建设的对比与抉择模式。本文就此问题做出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抉择策略。  相似文献   

19.
行政综合执法是指一个行政机关(或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集中行使有关几个行政机关的行政检查权和行政处罚权的一种行政执法制度。探索行政综合执法制度是改革现行行政执法体制、推进依法治国的需要。实行综合执法能有效地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机构的改革和依法行政。本文试就实行行政综合执法的必要性、可行性等有关理论问题以及行政综合执法在深圳的实践作一粗浅探讨。一、综合执法是改革现行行政执法体制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立法步伐的加快,城市行政管理的门类不断细化和增多,现行的行政执法体制显露…  相似文献   

20.
行政执法权是政府运用行政权实现社会治理目标的核心权力,有效监督行政执法权,保证行政执法权的正确行使,对达到行政管理的预期目的至关重要。人民检察院作为宪法规定的专门法律监督机关,在法律地位上独立于政府,使其能从外部有效监督行政执法权,督促和推进行政执法权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