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审视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地区婚姻纠纷的调解机制可看到,一方面,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与1953年的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运动并未在民族地区推行,而是实行了变通的稳定政策,保留了民族地区传统的婚姻调解机制;另一方面,在社会动员的背景下,国家元素影响了民族地区固有的婚姻调解机制,从而为迈向现代型的婚姻与法律关系奠定了基础。在此悖论逻辑的背后,透视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地区的治理理念,即在保持民族地区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对民族地区社会进行渐进性的改造。  相似文献   

2.
民族婚姻与民族婚姻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各少数民族都是这统一的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我国的法律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的体现,是代表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的。少数民族婚姻是我国《婚姻法》调整和保护的对象之一,民族自治地方依法制定的关于实施《婚姻法》的变通条例和补充规定,也是我国婚姻法制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必然波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回族婚姻习惯法是阿拉伯伊斯兰婚姻制度与中国传统婚姻制度长期相互适应、吸收与交融的产物,回族婚姻习惯法被回族民众普遍接受并成为其婚姻方面的重要准则。回族婚姻习惯法在保持本身特点的同时也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蔼发生变迁,其与国家制定法发生着冲突,也有一定的共性。正确认识婚姻习惯法在当代法治社会中的作用,有利于促进我国《婚姻法》在回族地区的顺利实施,增进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4.
苗族人口众多,分布在我国西南诸省,由于历史原因,他们有聚居的,也有与其他民族杂居的。生活习惯和语言等差异很大。所以,要想了解所有苗族是比较困难的;不了解,要想叙述整个苗族的各种风俗习惯、民族民间传说等等显然是不可能的。如果以点带面,难免造成张冠李戴,无法为所有的苗族人民所接受。本文只提黔东南施洞地区的苗族的婚姻俗,原习因正在于此。叙述之中,难免有错,请有识之士指  相似文献   

5.
老挝苗民被迫从一个孤独而单调的国土流落到一个风俗、语言都极为陌生的、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化社会里,自然会遇到许多问题。老挝苗民素来以其高度团结的强大的家族而闻名。那么,他们的家族,特别是婚姻风习如何与这些戏剧般的变化相适应?他们在这神奇的异国他乡保留了些什么传统?又放弃了哪些传统呢? 本文将研究美国文化对1975年一部分少数民族难民的婚姻风习所产生的影响,也将回顾他们在老挝生活期间的婚姻习惯,然后以134位老挝苗族成年人的调查研究为依据,说明他们的婚姻关系在美国的适应情况。  相似文献   

6.
当前,关于我国《婚姻法》迫切需要修改,并制订新法,用以规范现代婚姻行为的呼声越来越高,修订《婚姻法》已是大势所趋,并被列入全国人大的立法日程,修订后的《婚姻法》,将以《婚姻家庭法》的面貌出现,这已经是“庐山真面目”了。关于婚姻的概念,历史上各国关于婚...  相似文献   

7.
婚姻,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婚姻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也受社会属性的制约。苗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既同于其他民族,又独具特点的婚姻形式和婚恋价值观。这一切与苗族传统居住方式所形成的民族习俗、文化心理等社会属性有着极大的关系。本文试从黔东南地区出发,就苗族传统居住方式的特点,以及它所产生的社会属性,来探讨它对婚姻的影响。 一、苗族居住方式的特点 历史上由于民族压迫与剥削的原因,形成了今天苗族人民居住在边远山区的状况。这些地方地形切割大,地面崎岖,交通阻隔,形成了与外界相对隔离的状态。这种地理形势,决定了苗族居住方式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可以从其村寨座落和家庭的内部结构两方面具体、明晰地看到苗族的传统居住方式的特征。 苗族村寨一般由一百户左右组成,也有五、六百户甚至上千户的,如雷山县西江镇就有1217户。这些村寨一般选择在山坡上,或者是一个地势较高而且闭塞的坝子上,四面环山、逐级而上。选择这样一些地方居住的原因,是逃避和防御冲突的结果。对此,苗学研究权威凌纯声先生曾在《苗族的地理分布》上有过描绘:苗族居住在平均海拔一千公尺以上的地方,西南  相似文献   

8.
陈世荣 《传承》2007,(7):97-99
云南文山苗族在其长期的经济社会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婚姻道德观,呈现出恋爱自由、同姓不通婚等特点。当代苗族婚姻道德观成为我国道德宝库中不可多得的一笔财富。  相似文献   

9.
浅谈我国无效婚姻宣告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效婚姻,即违反婚姻成立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而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婚姻。无效婚姻制度,是规定无效婚姻的构成原因、认定、宣告程序及法律后果,调整无效婚姻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制度,是一个国家婚姻家庭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1980年婚姻法虽然规定了结婚的必备条件、禁止条件和结婚应履行的法定程序等,但却未设立无效婚姻的宣告制度。2001年4月28日在《婚姻法》的修正案中,对无效婚姻宣告制度有所涉及。笔者就在司法实践中经常见到的无效婚姻的问题,对无效婚姻宣告制度谈一些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一、建国后婚姻管理工作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消灭了剥削制度,在政治、经济和法律等方面铲除了封建婚姻制度的残余,建立并逐步完善了与现代化社会相适应的新的婚姻家庭制度,促进了包括婚姻立法、婚姻登记机关建设、婚俗改革等在内的婚姻管理工作,在中国婚姻史上书写了新的一页。l、婚姻立法还出坚实步伐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中国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共8章刀条。这部《婚姻法》的基本原则,一是强调废除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二是禁止重婚、纳妾、买卖婚姻、干涉寡妇婚姻自由宽对结婚登记夫妻间的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11.
苗族婚姻,也和其他兄弟民族、以至欧美等民族一样,由远古的蒙昧时期演变发展而来。根据我所掌握的民间文学资料,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结合历史唯物主义,进行粗浅的探索。 恩格斯说:“摩尔根是第一个具有专门知识而想给人类的史前建立一个确定的系统的人;他所提出的分期法,在没有大量增加的资料认为需要改变以前,无疑依旧是有效的。” 摩尔根的分期法即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从这一观念出发,试探苗族婚姻的起源、演变和发展,在苗族民间资料中,是有证可考的。  相似文献   

12.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学。近几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民间文学的发掘、搜集、整理、出版,以及研究工作,皆取得了新的成绩,开拓了新的局面。现在,我们又欣喜地读到贵州民族研究所编印的《开亲歌》。这部《开亲歌》,篇幅浩大,全书长达万余行,内容极其丰富,既有苗族原始社会前期的婚姻形态的反映,又系统地唱述了苗族进入氏族社会后婚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对于历史学、民族  相似文献   

13.
婚姻管理是指国家机关通过制定和执行有关婚姻法律,对整个社会的婚姻生活进行指导、调节、监督和处理,以建立符合社会需要的婚姻制度和婚姻秩序。现阶段中国的婚姻制度主要由 1980年全国人大通过并在2001年4月 28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正的《婚姻法》和1994年国务院批准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来调整。然而现行中国的婚姻管理制度在立法执行和婚姻管理过程中均存在疏漏和失控。在此,我们愿从法律角度探讨其不足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抛砖引玉。 现行婚姻管理制度的不足 (一)、婚姻登记员自由裁量权过大 《婚姻法》第八条…  相似文献   

14.
赵莲 《中国民政》2011,(6):43-44
边民事实婚姻是指居住在边境一线地区的两国边民,男女之间缔结婚姻时不按照国家《婚姻法》和《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是按照本民族的嫁娶习俗,摆酒席请客之后就结为夫妻、组成家庭的婚姻。这类婚姻在云南边境一线地区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15.
苗族妇女服装在苗族社会生活中关系最密切、影响最大,是苗族的婚姻标志。本文将分别讨论苗族妇女服装在苗族婚姻三个阶段中的作用,以及这种作用所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有苗族48万人,其中,主要分布在富宁、广南、丘北、砚山、西畴、麻栗坡等县的白苗支系占总人口的60%以上。在对苗族白苗支系婚姻状况进行观察、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与上世纪末相比,他们的婚姻关系既有值得赞许、褒扬的积极变化,但也不同程度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需要引起关注和思考。包办婚姻被根除。由于受历史和自然等因素的影响,至上世纪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  相似文献   

17.
无效婚姻是2001年修订《婚姻法》新增设的一项制度。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们对以下问题常常弄不清楚,在此,我把它们陈列出来,作一个分析,便于学生掌握,也可供教师备课时作参考。一、什么是无效婚姻无效婚姻是指建立婚姻关系的双方当事人违反婚姻法的有关规定,不履行法定的结婚登记程序而建立的婚姻关系。这种婚姻关系是不受法律保护的无效婚姻。二、无效婚姻包括哪几种依据婚姻法和婚姻登记办法关于结婚的条件和程序的规定,可以把无效婚姻分为下列类型:1.包办及买卖婚姻,就是违反婚姻自主原则的无效婚姻。2.早婚,就是男女双方或一方…  相似文献   

18.
盘仙妹 《当代广西》2007,(17):53-53
婚姻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所以任何一份履历表上都会有婚姻状况一栏。婚姻是家庭的核心,家庭是婚姻的纽带。认识《婚姻法》,遵从《婚姻法》,依靠《婚姻法》,就成为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9.
婚姻习俗,是研究一个民族的社会历史、经济状况和家庭关系不可缺少的资料。拉法格说过:“在各族人民中,婚姻曾经产生了为数甚多的民歌,同时也形成了稀奇的礼俗,博古的学者搜集了这些材料,而历史学家却很少利用这些材料来追叙往昔人民的风俗”。 的确,在各民族的民间诗歌中,以反映婚姻家庭为主要内容的不少,苗族《开亲歌》就是其中之一部。  相似文献   

20.
刘余香 《求索》2011,(4):154-156
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制度是我国新《婚姻法》增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其在范围设置、宣告无效或请求撤销的程序以及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等方面存在缺陷,影响了该制度的贯彻实施。建议缩小无效婚姻的种类,扩大可撤销婚姻的范围;调整婚姻无效或撤销的请求权人,将宣告婚姻无效或撤销的机关限定为人民法院,并进一步明确适用程序;尊重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既成事实,加强对其子女利益的保护,增设婚姻无效责任主体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