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政策:学科定位和概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政策研究在中国才刚刚起步 ,有关公共政策的学科定位和自身概念在学界存在一些模糊认识 ,对此予以澄清 ,这对公共政策学科在中国的健康发展不无裨益。一、公共政策的学科定位宏观上看 ,政府工作包括了三个主要的方面 :(一)决策工作 :主要指国家的决策 ,即立法 ;政府的决策 ,即政策制定 ;还有领导者面对各种情境、场合 ,特别是执行过程中(行政过程)为处理各种问题而进行的个人决策。其中 ,立法与政策制定是最为主要的部分。(二)行政工作 :行政就是决策的执行 ,就是实施法律、执行政策过程中的政府活动。行政是促使观念形态的决策方…  相似文献   

2.
第三方评估在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中具有评价、引导、激励、预防等作用。由于起步较晚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实施第三方评估存在种种障碍:慈善组织行政化增加了第三方评估的难度;第三方机构力量弱小;慈善信息不公开;评估的权威性不足;设置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比较困难;相关制度不健全。破除第三方评估的障碍,应从推进去行政化改革、做好慈善信息公开工作、培育第三方机构、维护第三方机构的独立性、构建第三方法评估与政府评估的互动关系、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通过自己的行为得到社会公众信任和认可的能力.如何提高政府公信力,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提高政府公信力,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任务.当前,提高政府执行力需要重点抓好: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推进攻务公开,增强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推进政务公开,增强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加强行政问贲制,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加强行政人员的行政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4.
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政府能力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政府能力有多种视角,而公共政策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在公共政策视角下探讨政府能力建设问题,可以从政府能力与公共政策的相关性出发,分析政府能力的涵义、政府能力的来源,以及政府能力提升途径等问题。政府能力与公共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公共政策角度看,政府能力主要包括政策问题认定能力、政策方案规划和选择能力、政策执行能力、政策评估能力以及适时的政策调整能力。政府能力主要来源于公共政策动态运行过程的各环节之中。因此,提升政府能力的途径主要有:完善政策问题搜寻系统;建立决策者责任追究制度和决策参与制度;采用适当的政策执行组织形式,完善政策执行监督体制;促进独立性政策评估组织的发展;最后是建立政策信息管理制度和提高政府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5,(24)
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具有中介性、独立性、专业性等特点,其结论更具公正性、客观性和真实性。第三方评估要发挥促进教育质量的作用,教育界引入评价机制和政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是前提保障,第三方评估组织机构保持以自身特点开展教育评价活动是基础,而评价诊断结论能否得到政府、学校和社会公众的认可、重视和应用是动力源泉。对政府和高校而言,有效利用第三方评估结论,建立相应的应用机制,能够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开始了以"第三方评估"来矫治原有政府绩效评估模式诱致的各种问题。然而,从全国的实践来看,我国尚未把握绩效评估中使用"第三方评估"的规律。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先行国家约一个世纪的政府绩效评估经验来看,其规律性主要在于:有效把握公共受托责任是"第三方评估"的"物质性基础";由权力机关及其所属机构推行绩效评估需要纳入"第三方"智慧;"自控"性绩效评估中"第三方评估"并非必要环节;为了增强绩效评估客体对评估结果的接受性,"内控"性绩效评估可以采用利益相关者参与的"第三方评估";任一项绩效评估都有着"第三方"因素,但纯粹的"第三方评估"只是一种研究视角。未来我国推进"第三方评估"需要基于这些规律展开。  相似文献   

7.
从公共政策视角探讨政治信任,对于提升政治信任具有重要意义。在公共政策视角下,政治信任主要包括政策问题建构信任、政策规划信任、政策执行信任、政策评估信任以及政策终结信任五个方面。政治信任主要来源于公共政策动态运行的各个环节中。提升政治信任的途径主要有:建立和完善政策利益诉求表达回应机制;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政策决策机制;厘清府际关系和完善执行监督机制;培育和发展第三方评估等。  相似文献   

8.
在精准扶贫中少数地方政府存在造假行为。从博弈论视角分析这些地方政府造假成功的原因,首先是由于中央政府许诺贫困地区脱贫后,原来扶贫政策措施不改变,导致这些地区地方政府造假时能取得当地贫困农户的配合;其次是因为第三方评估机构作为中央政府委托代理人,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出现了逆向选择,接受了地方政府的收买,容忍和接受了地方政府的造假行为。治理建议主要有:从有利于反腐败的角度看,贫困地区脱贫时中央政府应取消这些地区原来的扶贫政策和措施;对贫困户实行权利和机会的扶贫;实行低保和贫困标准"两线"统一,以免给地方政府造假留下制度空间,同时,建立系统全面、分类的救助制度;要采用市场、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对一些贫困地区地方政府和第三方评估机构之间的交易行为进行治理;要加大力度建设透明政府。  相似文献   

9.
公共政策评估是政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进政策系统和提升政策执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而政策评估主体作为政策评估活动的核心,对评估结果具有主导作用.当前我国公共政策评估主体体系存在着主体单一、独立性不足及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要坚持评估主体的多元性和独立性原则,建立多元立体的政策评估主体体系,拓宽政策评估主体参与的渠道,不断提升我国公共政策评估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美国政府在公共政策制定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制定一项制度时,必须重视整体设计和可持续发展;必须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确保制度的相对稳定;可交由第三方完成,使制度设计更加科学、更加专业,更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应广泛吸收公众意见,尊重民意、体现民意,增强民意基础;以法律形式予以确认,运用立体方式整体推进,对于已经制定的公共政策,政府辅以相关保障和激励措施,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促使公共政策落到实处,实现社会管理方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浅析利益因素对公共政策主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政策是现代国家管理社会的一项重要手段。政府和公务员在公共政策过程中起着主导地位。由于受公共利益和自身利益的影响,政府和公务员在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等环节中都会有相应的表现,因此必须建立合适的制度以保证公共利益得以实现,同时也能够照顾到政府和公务员的自身利益。  相似文献   

12.
《行政论坛》2016,(1):89-92
公共政策诚信所体现的主体道德选择和履约能力是政策公信力的核心性决定因素。公共政策作为一种非主体化的存在,其诚信问题体现于三个维度:诚信之德、诚信之范和诚信之正。现实中的"自利性"政策制定思维、"科层制"政策执行架构弊端和"非独立化"政策监督机制是存在于这三个维度中的政策诚信问题。构建"德性—规范—监督"三维一体的公共政策诚信之道,即诚信之德的基石:坚守"公共性"的政策价值基准,诚信之范的践行:树立"责任制"的政策执行原则,诚信之正的维护:构建"独立化"的政策监督机制,等等,是解决政策诚信问题的应对之道。  相似文献   

13.
影响公共政策失效的因素及其矫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政策评估是公共行政研究的重要内容,但在中国尚属起步阶段.中国公共政策研究更多着眼于政策构建、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等领域,政策评估研究相对滞后.公共政策失效是公共政策评估的衍生概念,也是公共政策评估所要解决的问题.增加政策效度,减少或降低政策失效的比例,对于节省资源,降低成本,造福公众,维护政府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孙玉仁  周然 《理论探索》2012,(5):113-115
我国在推进行政问责方面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问责效果。推进行政问责,必须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推进政府绩效评估科学化,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完善问责官员复出机制,提高问责官员复出的社会认同度;做好政府回应工作,提高政府应对公众众诉求的回应力。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地方政府公共行政成本支出存在着行政成本过高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地方政府规模太膨胀、公共政策制定缺乏科学化和民主化、地方政府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等方面。要取得政府工作的长期效益,必须降低政府工作的社会成本。实施职务消费货币化、整合监督体系、改革薪酬制度、合理设置行政层次、硬化预算编制执行、规范政策制定体系等等,是降低政府工作社会成本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要保证政府绩效评估过程的公正性、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需要将自上而下的评估模式和自下而上的评估模式结合起来,引入360度绩效评估.必须加快第三方评估组织的发展,构建一个第三方评估组织主导的、公众广泛深度参与的、政府内部评估等配合的多元评估体系,建构公众满意导向的指标体系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国家治理结构的转型,促进了公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催生了以维护公民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为己任,有别于政府和企业的“第三部门”组织,其产生将对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带来影响。本文就此从我国政策制定主体——政府、政策制定、政策客体和政策执行四个方面分析了“第三部门”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并对其负面影响和改进措施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论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公民政治参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公民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的基本内涵 ,是公民享有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权利体现 ,是公共政策执行民主化的必然要求。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公民政治参与要求公民参与政策执行计划、沟通、监督、评估等基本过程之中 ,以人事行政参与、行政合同参与、社区自治参与和政务公开参与为实现途径 ,确保公共政策执行民主化的真正实现和公民政治参与的具体落实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虚拟社会在各领域不断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政府、社会和公民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机遇。政府以此为契机不断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求,促进国家治理水平的提升,而这些有赖于在公共行政领域运用互联网技术的公务员——屏幕官僚,他们决定着互联网虚拟社会中公共政策的执行,体现着政府的现代化特点和形象。分析屏幕官僚的行为属性和行为逻辑,提出法律制度的控制、伦理的约束与激励、行政文化的引导和教育培训固化等路径,有助于其更好地在虚拟社会中服务实践国家治理和"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论政策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超 《理论探讨》2004,(4):96-97
当前,我国政府正面临着角色的转型,在角色转型的过程中,负责任的政府观念已成为人们普遍的共识。政府实现其角色的最主要方式是通过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来实现的,因此,对政府政策责任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广义的政策责任,是指政策主体在制定或执行政策过程中,所应履行的全部社会义务的总称。狭义的政策责任,是指政策主体在政策制定或政策执行过程中,没有履行好应尽的政策义务,所应受到的谴责和制裁。政策责任具体表现为四种形式:道义责任、政治责任、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政策责任的实现有赖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确定公共政策伦理;明确政策责任主体;培养政策责任能力;提高政策透明度,鼓励公众参与;完善政策绩效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