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志愿精神的培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高校可以通过有意识的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将潜在的志愿精神转化为志愿行动,从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承担社会责任。当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在组织主导模式、运行管理方式、活动物质保障及志愿者自身能力建设等方面有不完善之处,本文在梳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群体是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主体,正确认识志愿精神的新时代意蕴,是高校引导广大青年学子自觉培育志愿精神、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的必要前提。新时代大学生志愿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大学生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转化为大学生进步性社会意识和公益性社交活动的具体体现,体现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根同源,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向同行,体现了坚定的文化自信;志愿精神的利他性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要求高度一致,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高度一致,与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高度一致,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情怀。  相似文献   

3.
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大公无私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江泽民同志指出:“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他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先进文化的表征。志愿服务的精神概括起来就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要遵循改进与加强的实践逻辑,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道德建设的现实实践以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牢牢把握时代适应性;要遵循内化与外化的基本规律,遵循灌输论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适度疏导以辩证认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坚持知行合一付诸实践行动,切实激发大学生主观能动性;要完善保障制度,搭建组织平台,强化激励机制增强客观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时代,由于大学精神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的"实然"缺位,使得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未能有效实现。因此,我们提出,建构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双内核"精神,即志愿精神与大学精神并举,缺一不可"。双内核"精神意味着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既要关切志愿精神的体悟与内化,又要展现大学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与"创新驱动、独立思辨、人文关怀"的大学精神充分契合,指导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开展,实现立德树人。  相似文献   

6.
张文倩 《世纪桥》2024,(1):115-117
随着志愿服务的蓬勃发展,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关注志愿服务及志愿服务精神领域的研究,这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进一步丰富思政教育内容,也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有效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因此,将研究视野聚焦志愿服务精神,阐述志愿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意义,调查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现状,在实践层面对志愿服务精神及培育进行研究,深入分析影响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诸多不足和原因,最终提出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理论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7.
志愿精神是指一种自愿的、不计报酬的为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类自身全面发展而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精神。自从上海世博会开幕以来,我们欣喜地看到,无论在世博园区,还是在申城的大街小巷、车站码头,众多的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小白菜”的志愿者们,用微笑迎接八方来宾,用细致周到的行动服务四海游人,在参观者最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使志愿精神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途径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大学生群体社会公德状况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当前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现象主要表现为:"个性自私化,漠视公共和他人利益","个性自由化,公德意识淡漠","集体意识谈薄,缺乏社会责任意识"等.因此,公德教育开展的途径要求:"内容上要把握‘循序渐进'的原则","形式上要由'灌输教育'向'养成教育'转变","方法上要把‘言教'与‘身教'结合起来","过程中要适当引入‘同辈教育'".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是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为目的的系统工程,需要来自社会、学校、个人多方面的协力合作。而社会公德教育因为其教育对象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的差异,因而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教育方法必然具有差异性。面对存在差异性的教育对象,社会公德教育模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达到社会公德教育目的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0.
志愿精神与志愿服务密切相关,是现代公民社会的核心精神,推动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传统向善文化面临挑战、志愿精神教育薄弱、志愿组织及制度保障不完善等外部因素和大学生自身的条件局限,是大学生志愿精神缺失、志愿态度保守和志愿服务俗化的症结所在。科学运用社会学习德育理论,积极从社会环境、大学生和志愿组织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能切实提高培育志愿精神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志愿服务与就业结合是实现志愿服务长效化的保障,在志愿服务领域实现就业是拓宽大学生就业的有效路径。政府、学校和社会要三方联动,给力志愿服务,着力为大学生就业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2.
志愿服务与就业结合是实现志愿服务长效化的保障,在志愿服务领域实现就业是拓宽大学生就业的有效路径。政府、学校和社会要三方联动,给力志愿服务,着力为大学生就业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志愿精神培育是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国战略的需要,是青少年了解社会、承担责任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精神力量。我国青少年志愿精神培育在战略规划、制度建设及与教育体系的融合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推进我国青少年志愿精神培育需要走"内化+外化"的路径,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等手段将志愿精神内化为青少年的精神追求,通过实践和制度保障将志愿精神外化为青少年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4.
志愿精神作为人类宝贵的思想资源,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因此,中国公民整体志愿精神的培育具有时代意义。志愿精神有其特定的现代性背景,而现代性的生成与启蒙理性相关。现代性作为一种理性化的运行机制和运行规则,包含着相互关联的多重维度。从现代性的多重维度来理解中国志愿精神的现状,发现以下几点:志愿者的主体意识大多处于自发状态、志愿者的公共精神有待培育、传统观念的作用根深蒂固、经济运行的理性化程度不够、志愿组织管理水平不高、志愿组织的自律化水平较低、公共权力的民主化和契约化程度有待提高等。因此,深化现代性启蒙是培育中国志愿精神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团体社会工作让大学生在一个人性化的环境中接受和内化社会公德,是一种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可行形式。借鉴团体社会工作的尊重原则、互惠互助原则、个别化原则,可以丰富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价值体系。借鉴团体社会工作的社会目标模式、互惠模式和发展模式,可以增加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志愿精神是一种利他主义和慈善主义的精神,是个人或团体,依其自由意志与兴趣,本着协助他人改善社会的宗旨,不求私利与报酬的社会理念,基于这种理念,人们无偿地为他人、为社会奉献自己的财富和时间.志愿精神具有公益性、慈善性、非强制性、高尚性的特点,是社会和谐发展和政府良性治理的润滑剂,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志愿精神是相当缺乏的.因此培育志愿精神对转变我国政府职能促进政府善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社会公德与精神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同志号召我们:“抓精神文明建设,抓党风、社会风气好转,必须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件抓起.”我认为这其中的具体事件就是要着眼于现实,着眼于社会的每一件事,对社会,对个人,要求从起码的为人之道做起,遵守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建设只有从社会公德抓起,才易于着手,才有措施、有方向.一、社会公德的范畴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  相似文献   

18.
陈磊 《世纪桥》2014,(5):79-80
随着奥运会、世博会的召开,我国的志愿事业蓬勃发展,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志愿活动的先锋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我国志愿服务事业仍处起步阶段,政策法规、激励管理等尚不完善,文章在分析大学生志愿活动激励管理的现状与面临困境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从内外两个方面提出完善大学生志愿者激励管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执著电求,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的主动作为对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具有重要价值。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开展不但有助于实现社会的分配正义和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助于引领整个社会普遍认同社会公平正义、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深刻影响中国发展进程的重要观念,志愿活动是助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卓越的“社会设计”。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开展,关键是要解决机制问题.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发生需要道德理想和组织推动两种力量共同作用,要使这两种力量源源不断地生发并具有有效性,应结合我国国情建立"校团委指导、志愿组织发动、社会力量支持"的组织运作机制和资金、法律与培训等多方面协调一致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