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司雪侠 《理论探讨》2012,(4):168-170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倡导服务行政,行政给付正是管理行政向服务行政转变的最好体现.研究行政给付理论和制度在我国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而要全面理解行政给付法律制度在现代国家的社会意义,就要深刻理解行政给付的资源配置功能和本质,只有在资源配置的视角下去理解行政给付才能得到深刻全面的认识.同时,行政给付制度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为确保政府在现代行政理论指导下履行职能,真正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必须加快构建我国行政给付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
国家基于生存权的公共性对失地农民进行保障,是失地农民给付行政制度确立的理论基础。当前失地农民生存权实现过程存在给付行政理念缺失、给付系统非闭合、给付主体错位和缺位、给付过程任意等问题。基于对失地农民给付行政制度构建的理论难题进行探索,应通过确立国家的给付主体地位、整合失地农民行政给付系统和完善失地农民行政给付制度运行保障措施方面构建失地农民给付行政制度。  相似文献   

3.
学术视野中的责任政府研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责相符"是现代政府治理模式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建设责任政府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本文阐述了责任政府研究的理论基础、理论视角、主要内容,指出了我国当前责任政府理论研究的不足,并对其发展趋势给予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推行行政问责制既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责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行政问责的理论尚不成熟,本文在择要介绍各国行政问责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法治发达国家在行政问责方面的基本特点,归纳出西方国家行政问责制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以期对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构建提供理论及立法借鉴。  相似文献   

5.
《行政论坛》2015,(5):64-68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有效的政府治理工具,是由强制行政向给付行政过渡的体现,其实质是公私协力实现公共福利的公法行为。行政担保责任是政府对公共服务的消费者所负的国家间接给付义务,是公私协力的起点。为确保公共利益的实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后应承担如下行政担保责任:挑选合格的服务提供者;给付不中断的监督义务;人权保障义务与国家赔偿责任;最后履行责任。并通过管制、规制、协商和评估等方式实现。  相似文献   

6.
随着行政国家和给付行政的兴起,授益行政行为日益成为行政行为的重要内容,我国行政法学界缺乏对授益行政行为的研究和探讨。所谓授益行政行为是指深入行政主体所作的能够给相对人带来直接利益的所有行政行为,包括行政保障行为、行政许可证行为、助成性行政指导行为、行政奖励行为和部分行政合同行为等。  相似文献   

7.
崔妍 《学理论》2015,(1):51-52
行政审批在国外称为政府管制或政府规制。(为叙述方便,本文统一称作政府规制)西方学者对政府管理理论的研究从经济学角度展开,以政府规制经济学内容为理论支持。本文通过梳理文献,以政府规制概念为切入点,探讨西方政府规制理论演进,有助于系统了解国外政府规制的进展,了解西方国家政府规制的基本概况,对下一步研究发达国家对某一具体行业进行管制的实践有重要而基础的理论铺垫作用。  相似文献   

8.
合作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生存状态,是人的自身需要.合作不仅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政府与公民行政合作是一种新的行政理念,是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行政合作使行政法的模式由政府与私人对抗关系的管制行政法转交为政府与私人合作信任关系的服务行政法.应加强行政合作基础理论、基本原则的研究,并构建行政合作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9.
行政问责作为建构责任政府的重要内容,自2003年以来,我国开始了以“官员问责”为主要内容的行政问责实践,在不同程度上发挥了明确政府责任、改善政府管理、制约政府权力和提高政府执行力的现实作用,但由于我国行政问责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时间还不长,存在诸如法制建设的滞后,制度建设的堕距和机制运行的异化等问题。因此,优化行政问责需要进一步从法制、制度和机制建设等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0.
《行政论坛》2017,(6):30-34
政府是公共服务的安排者,这并不是预示着它事必躬亲生产这些服务。政府可通过市场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并由后者向公众提供服务。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政府不再承担公共服务的履行责任,但要负担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服务的担保责任。而行政规制是实现政府履行责任转向政府担保责任的关键所在。围绕具体化的政府担保责任,需要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规制主体,建立行政规制的公私协力关系,构建普遍服务规制、持续给付规制、相当质量规制以及合同公法义务规制等体现新型内容的行政实体规制机制。  相似文献   

11.
整体政府理论是一种新型的政府治理范式理论基础。发挥整体政府理论对政府成本控制的应用价值,建设整体政府是降低我国政府行政成本的新思路新途径。整体政府理论视角下我国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有:政府职能"碎片化"、公共服务主体"碎片化"、政务信息"碎片化"、公共行政价值"碎片化"。建议通过推进大部制改革,推进多元主体协同供给服务,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构建合作型府际关系,重塑公共行政价值观念等途径降低我国行政成本。  相似文献   

12.
建构官员问责制,是我国塑造责任政府、推进问贵新政的重要前提,是推进政治现代化和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政府管理制度创新的重要途径。本文认为,这一制度建构缘于责任政府的本质要求。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成果,人民主权学说、社会契约论、委托一代理理论等民主政治思想构成了政府官员问贵制的基本理论基础,同时,建构政府官员问责制还呼应了来自于法治、善治、积极政府、行政伦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市县分等是行政区划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又是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中的薄弱方面。在现阶段它是推进我国行政机构改革,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通过市县分等可确定不同市、县可设机构的范围,治理地方自设机构的膨胀,为政府机构人员编制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明确的量化标准。此外,实现分等有助高层政府及时了解基层县市的基本状况,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市县分等必须综合考虑人口、面积、经济规模、区位及政治地位等因素。  相似文献   

14.
流程再造不仅是20世纪中后期企业再造战略的重要内容,而且也被西方国家引入到政府管理中,成为新公共管理运动中"政府再造战略"的核心内容。近年来,我国部分地方政府在探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实践中也开始将流程再造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政府过程管理,但在实践中也面临诸多困难与障碍,由此而引发了公共管理学界对政府服务流程再造问题的关注与探讨,尤其是对缘起于企业管理的流程再造,引入我国政府管理后能否适应新的行政生态环境,是否符合公共需要,是否具备可行性尚存疑虑。本文将以我国政府流程再造的行政生态环境分析为基础,对我国政府流程再造的公共需求与现实可行性进行基本的分析与阐释。  相似文献   

15.
苏曦凌 《行政论坛》2011,18(2):58-62
行政决策非理性维度研究的思想背景包括理性观的进化、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和公共行政学范式的转换三个方面。行政决策的非理性维度研究的学术价值集中体现为这一研究是对行政决策的理性维度研究的重要补充。综览现有研究成果,需要在人性假设、致思取向、研究思路等方面予以改进。建立在对其思想背景、学术价值、理论基础的分析、梳理和概括的基础上,从宏观层面提出了行政决策非理性维度研究框架的构想,主要包括:行政政策的非理性维度研究的逻辑起点,行政政策的非理性研究的理论假说,行政决策的非理性维度研究的基本内容,等。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目前的理论研究中,当论及行政指示时人们只是将其作为一种公务文书,一般只是研究行政指示作为一种公务文书的适用范围、基本结构、语言要求和写作技巧等问题。从公务文书的角度研究和认识行政指示,只是停留在行政指示的表面上和形式上,不能从法律上认识行政指示的实质内容和法律效力,对行政指示的认识必然是肤浅的。在本文中,论者从行政法的角度对行政指示进行初步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社会的加速转型,我国政府改革将步入深水区,能否在十一五期间加速政府转型,破解中国改革中的深层次矛盾,决定着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现代西方行政生态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我国政治改革的种种现实问题昭示:在中国未来的政治发展中,只有加快改造我国的行政生态,从行政的基础、模式等方面实现制度化控制,确立现代行政伦理,我们才能实现行政体制的重大创新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6,(7)
"廉价政府"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行政成本最小化、行政效率高、减轻人民负担、体现人民主权的特征。作为我国节约型政府的思想理论来源,"廉价政府"在转变政府职能、深化体制改革、提升公职人员素质、转变社会观念方面对节约型政府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政府发展     
政府发展理论是当代政治学与行政学的一个基本理论。政府发展是政府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以改革和创新作为基本手段,通过科学方法和先进技术的使用,推动行政系统不断优化,行政活动方式和行政关系不断改善,政府活力和政府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政府发展是由外部动因和内部动因共同推动的。政府发展目标的选择具有具体性和历史性,我国政府发展的目标选择是“效率优先,兼顾民主”。  相似文献   

20.
30年来我国政府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目标确定、路径选择、改革方法等方面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模式".从政治和行政两个层面,我国逐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政治行政体制.政治上的民主和行政上的转变政府职能是改革的两个基本路径,改革目标是通过民主和法制的手段制约公共权力,建立一个服务型政府.它给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和进一步深化政治行政体制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