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瑞 《山西青年》2022,(4):127-130
2014年9月夏季,在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地高职院校纷纷加快"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双创"教育课程改革.作者以创新创业基础课程为立足点,从课程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出发,以沉浸理论结合项目驱动教学法,对课程改革进行了探索,将创业理论融入学生实践环节,引导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2.
孟利华 《山西青年》2024,(3):105-107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类专业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设计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前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校企合作,依托企业实际开发项目,采用“教、仿、做”三步骤及项目驱动教学方法,结合“U+新工科智慧云平台”信息化管理展开教学,对课程设计教学评价进行深入研究与改革。该教学模式巩固学生课程理论知识,规范项目开发流程,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及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实践教学作为一种课程形态,需要构建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构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要凸显"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强调以人为本"、"以具体项目为载体,强调目标明确"、"以考核评价为导标,强调知行统一"三原则,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项目、部署计划周详的实施步骤、制定系统科学的考核制度稳步推进,力求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吸引力与实效性,实现知行合一,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与法律素养。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计算机专业下开设的项目式学习课程在传统教学评价中存在的不足,同时为了切实满足项目式学习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驱动的教学方式,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为例,提出了一种项目式学习课程的多元化教学评价方式,该评价方式分别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以及评价方法上进行了多元化的实现,既能够体现项目式学习课程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特点,又可进一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医科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中存在针对性不强、实效性欠缺、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缺位、考核模式陈旧等问题。加强医科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可以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实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生明确自身专业上的学习方向和成才定位。本文对医科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课型、实践教学目标、组织活动方式、教学时数、考核标准、考察方式等具体模式进行了创新型设计。  相似文献   

6.
薛瑗 《山西青年》2022,(3):165-167
在新时代,高职艺术设计类课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专业能力。高职艺术设计实践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计划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实践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对高职教育进行改革,是时代的大势所趋。全国各地的高职院校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在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上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高职院校并未重视艺术设计实践课程线上教学评价方面的创新和改革。本文主要就高职艺术设计实践课程线上教学评价模式进行研究,以期促进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7.
多元智能理论为职业指导课程开启了一扇创新的窗口,启发教师在教学态度、育人目标、师生关系、考核评价的发散思考。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职业指导课程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并积极采用"团队合作""多维切入""项目活动"等方式,创新实践,使学生在参与课堂自主体验中促进职业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教育部发起,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行业和地方共同举办的一项年度全国性职业教育学生竞赛活动。与国赛对接,职业院校定期举办行业标准技能大赛,这将对高职学校各专业教学改革起到深刻引领作用。新时代高职教育更需要制度创新来适应各行各业的发展,本文以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技能课程为例,通过分析当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技能大赛为主要实践技能教学项目,将其贯穿整个实践教学中,根据调配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改善评价方式,来探索技能大赛给艺术设计实践课程教学改革带来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信号处理是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在本科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这门课程的特点是理论内容多,概念抽象、公式多,对学生的数学基本功要求较高,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我校以信号处理课程教学改革为立项项目,结合多年来信号处理课程教学经验,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探索,改善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训方式。实践效果验证了教改的可行性、有效性,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课程模块化教学是对课程的内容的重组,引入企业项目案例资源,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模式.本文以高职Java Web应用开发课程为例,分析了课程教学目标,介绍了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概念、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Java Web应用开发课程内容模块化教学设计、教师模块化设计、分工协作模块化教学设计、应用信息...  相似文献   

11.
韩宇楠  邢婧 《山西青年》2022,(18):49-51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关键环节,在应用型人才紧缺的背景下,实践课程教学改革已是大势所趋。本文以安全工程专业的核心实践课程《安全评价综合实践》为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重新搭建实践课程,融入真实项目,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针对工科专业概论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困难,考虑到新生特点,探讨了反转课堂在概论类课程中的教学设计思路。该研究基于反转化的认知方法,让学生先感知再探索,将开放的课程资源与双师型的教师配置相结合。教学模式上采用小组化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按照个人和小组进行课程设计,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践表明该教学设计方法和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杨帆 《山西青年》2024,(5):45-47
课程群建设理顺了课程内容的关系,促进了课程结构的优化。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真实项目为抓手,对智能电子产品开发和设计进行课程群项目化改革,注重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保证教学项目与企业真实项目的关联性,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诊改,从而实现双高建设中的课程改革任务。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转变,高校专业课程必须实施相应的变革。本文对现阶段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引入项目训练法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的运用与实践进行了深入研究,为课程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世纪桥》2016,(4)
"教育学原理"是师范教育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教师教育类课程体系中最基础、最概括的理论课程。因为其理论性强,又是学生教育学类课程打基础的课程,所以,长期以来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纷争从未停止过,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结合大庆师范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对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实践的反思,形成了"灵活式讲授、观摩式见习、思考式自学、创造式作业、多元化评价"的课程教学模式。为教育学原理的课程改革提供了一种可操作、可持续性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计算机专业下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在传统教学评价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根据教育部所提出的从根本上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要求,由此以《数据结构》课程为例分析其在传统单一化教学评价方式上的弊端,通过改进的多元化教学评价方式重新对学生所学课程进行评价,教学效果表明该评价方式既增强了学生的自觉性和使命感,又能够对学生和教师起到双方面的激励和反馈,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物联网、移动电子商务、大数据等新技术的高速发展,迫切需要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与之匹配,这给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技能拓展,是目前许多高等院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案例教学法可以突出和强化学生的实践思维,为满足社会和学生的双重需求,高校应在现有基础上创新学生智力开发与能力培养并重的现代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案例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唐睿 《世纪桥》2012,(9):76-77
《政治学原理》课程在教学中往往会遇到学生对课程的概念和理论在理解上的困难,依据教学创新的实践与对学生的评价的调查,对该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可采用多元互动课堂、引导式讨论、多层次案例库、经典原著导读和设立本科生导师等方式,并按照教学资源将其合理组合运用。  相似文献   

19.
商务礼仪课程是高职院校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关于商务礼仪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在OBE教育理念的背景下,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高职人才能力的培养,需要进行一定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本文首先针对OBE教育理念进行一定的阐述,然后分析OBE教育理念在商务礼仪课程中应用的重要性,最后分析OBE教育理念下的商务礼仪课程教学与实践,包括教学定位、目标设计、构建翻转课堂、课堂情景模拟以及课堂考核与评价。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的学位课程,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实效,应在科学设计教学体系的基础上,按照"读讲解诵写行"六位一体的模式组织教学,同时注重反馈和评价在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