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傅白水 《今日浙江》2009,(22):26-27
在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和强有力的政府调控下,中国经济反转态势基本确立。面对中国经济的新一轮周期,曾创造了中国经济奇迹的浙江有可能、也有能力继续走在前列。  相似文献   

2.
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环境呈现出“三上三下”现象。其对浙江经济的发展已造成重大影响,尤其是对浙江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影响逐渐加剧。  相似文献   

3.
内忧外患下的浙江经济为何反应最剧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全球经济走弱甚至可能衰退的趋势,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的压力,作为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民营经济大省浙江经济出现困难并减速自在情理之中。然而,比较同为长三角两翼的浙江、江苏以及山东三省,就可发现浙江反应最为剧烈,这多少让人不解。  相似文献   

4.
谁都知道,温州模式、义乌模式、浙江改革成果经验……,是中国改革的一个缩影,也是浙江对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首创。全国都在议论,从经济上看,浙江的改革,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相似文献   

5.
上半年浙江经济出现高贷款、低增长格局是因为浙江以前赖以高成长的路径被金融危机阻断,后危机时代,浙江如果希望继续成为中国经济的领头雁与风向标,则必须选择、确立新的增长引擎与路径。  相似文献   

6.
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显著特征和突出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成为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生力军,成为扩大就业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最大来源,成为浙江由资源小省发展为经济大省的主体力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浙江改革开放的发展史,就是浙江人民的创业创新史,就是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史。  相似文献   

7.
夏宝龙 《今日浙江》2013,(21):10-11
浙商是浙江发展的生力军,是浙江的“金字招牌”。浙商兴,则浙江兴;浙商强,则浙江强。浙商敢为人先、勇立潮头,在浙江改革开放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华章。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经高度评价浙商:“浙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实践者,是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开拓者,是人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贡献者,是浙江人民的骄傲和自豪。”实践证明,浙商是我们浙江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是我们浙江今后发展最为倚重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潘海平 《半月谈》2004,(24):32-33
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性字眼.“浙江经济”是全国关注的焦点。然而。伴随着逐步显山露水的“成长的烦恼”。“浙江人经济”这个乍看大同小异的概念浮出水面.而它受关注的程度绝不亚于“浙江经济”。“浙江经济”概念的立足点在地域。是指在陆域10余万平方公里和海域26余万平方公里的浙江省范围内.浙江人和非浙江人创造的经济总量:而“浙江人经济”概念的立足点在“人”.是近4700万浙江人在浙江以及浙江以外任何地方创造的经济总量。  相似文献   

9.
近日,在杭州召开的2007浙商大会上,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浙江经济的本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浙江经济的突出特色是民办、民营、民有、民享的民本经济。浙商作为民本经济的重要主体,是浙江发展的活力所在,也是浙江经济的竞争力所系。他强调,当前,浙江省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在新的形势下,浙商面临的机遇十分难得,肩负的责任十分艰巨。希望广大浙商继续弘扬浙江精神,  相似文献   

10.
2009年浙江经济出现了很大的震荡,经济走势呈明显的“V”型,2008年四季度起明显下滑,至2009年二季度初探底,然后迅速回升。从改革开放到现在30多年,经济有三次大起,浙江也是一样,但是同前两次相比,浙江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震荡的幅度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现这么大的起伏是绝无仅有的。  相似文献   

11.
吕建楚 《今日浙江》2009,(12):54-55
文化产业具有高附加值、高创意、高流通特点,是一个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经济系统。浙江是资源小省,推动浙江经济义好又快发展,需要不断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发展义化产业实现经济新的增长,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已经成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江东论坛》2002,(3):5-8
4月8日至13日,我市第21期县处级干部进修班学员在马鞍山市委党校的精心组织下,到浙江宁波、绍兴两市对开放型经济、公有制经济、个私经济、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考察。我们认真听取了宁波、绍兴两地经济发展情况的介绍,实地参观了绍兴的袍江工业区、柯桥纺织城、浙江纵横轻纺集团、中国中药震元股份公司;宁波的雅戈尔集团、北仑港、藤头村。我们总体感觉是:两市思想观念新,发展步子大,改革有深度,开放有力度,经济建设、市政建设、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相似文献   

13.
按照学术界的观点,所谓“浙江模式”是指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人们对浙江经济发展模式的概括。一般地说来,”浙江模式”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经济市场化程度高、民营经济发达,专业市场量大面广,块状经济密集,县域经济强等等。“浙江模式”的发展方式和运行机制具有许多优势和特点,是促进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和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大》2009,(11):27-27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兵临城下”并开始冲击实体经济的重压,来自中国民营经济大省的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即使没有金融危机,浙江终须要跨过“三道坎”。“第一道坎,是资源环境制约。这也是中国的一道坎,浙江更甚。第二道坎,是竞争优势弱化。浙江相当一部分企业靠的是以量取胜、以价取胜,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国资委 《今日浙江》2008,(16):I0002-I0006
一、浙江国有经济在竞争中发展壮大 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变化,经济问题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全国第14位跃升到现在的第4位。在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同时,省委、省政府着力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在浙江营造和形成了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6.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经济新常态9个方面的趋势性变化,工业是经济转型发展的主战场,也是经济新常态表现最为集中和突出的领域。随着中国经济迈入新常态,作为中国市场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的浙江,工业经济较早进入新常态,既让浙江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也锻炼提高了浙江应对新常态的能力,我们有信心在新常态下重塑浙江工业发展新优势。  相似文献   

17.
舟山是个好地方,可以搞物流、旅游、航运,还可以搞战略储备中心。最近,国务院研究了浙江沿海和海岛综合开发战略,这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能够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浙江要充分发挥陆海统筹、协调发展的优势,努力建设富有特色的海洋经济强省。  相似文献   

18.
<正>浙江乡镇是民营中小企业的集聚地,浙江经济中一半以上的工业产值来自于块状经济,而乡镇是块状经济或产业集聚的所在地。同时,乡镇政权组织是中国农村的最基层政权组织,是党和政府在农村各项工作的落脚点。毫不夸张地说,浙江乡镇的是工业化、现代化与城市化  相似文献   

19.
夏宝龙 《今日浙江》2009,(23):10-11
浙江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先发地区,也是非公有制经济大省。浙江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部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如果说浙江3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是一幕波澜壮阔的长剧,那么非公有制经济无疑是其中一位重要的主角。在党和目家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我省非公有制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相似文献   

20.
/夏燕 《今日浙江》2013,(24):32-33
浙江商品市场的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中国商品市场的发展史。过往几十年,浙江市场在中国市场发展史上已经写下了浓墨莺彩的一笔。如今.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之一,追兵渐近。浙江商品市场该怎样审视自己,呼应改革号角,更好地实现提升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