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88年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历史经验,阐明了中国共产党选择并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历史必然性。通过对中国共产党88年光辉历史的回顾,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的前面,正确选择并始终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就是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2.
马拥军 《共产党人》2005,(24):17-18
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讲思想统一 1.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不同于普通群众以及国内其他政党的党员。中国共产党是政治严格、组织严密、思想严肃、作风严谨的政治组织,尤其在政治上、思想上对党员有严格的要求。中国共产党的价值目标和自身定位就决定了作为共产党员只能以《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作为自己的政治思想选择,入党就意味着接受了这个选择而放弃了其他选择。所以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党内思想的统一性和排他性。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的“四个选择”思想。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是因为党代表中国革命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是因为只有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从根本上为解决中国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支持;历史和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因为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历史和人民选择了改革开放,因为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选择和人民选择的结果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中国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历史使命决定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5.
金一南 《学习导报》2012,(19):25-25
一个民族,没有苦难,就没有坚忍、没有积聚。一个民族,没有胜利,就没有激情、没有尊严。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太多的挫折、太多的失败,最缺乏的就是胜利。而为中华民族带来胜利的正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6.
金一南 《新湘评论》2012,(19):25-25
一个民族,没有苦难,就没有坚忍、没有积聚。一个民族,没有胜利,就没有激情、没有尊严。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太多的挫折、太多的失败,最缺乏的就是胜利。而为中华民族带来胜利的正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7.
那贵玲  王景昆 《奋斗》2011,(12):46-47
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在深刻总结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和党的历史的基础上,得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结论.这就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道路选择,关系全局。从革命到建设、改革,选择什么道路,坚持什么道路,从来都是党的事业成败得失的决定性因素。中国道路的选择紧紧抓住了发展这一主题,在九十年的风雨之路上,中国共产党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凌志 《世纪桥》2008,(7):35-36
中国共产党是在共产国际的协助下建立的,在组织完善和经济支持方面给予了巨大的帮助,但其把中国共产党当成一个支部,插手中共斗争路线制定、领导人选择等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给中国革命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在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领导人正确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逐渐摆脱了共产国际的控削,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1921年7月,全国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汇集上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从此,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0.
薛庆超 《湘潮》2008,(6):4-8
遵义会议后,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担任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长达41年。在此期间,为了中国革命的顺利发展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治久安,苦心孤诣,反复思考,多次选择接班人。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既有丰富的经验,也有沉重的教训。毛泽东选择接班人的实践,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革命史、中国现代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留下了诸多发人深省、引人反思的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11.
夏学花 《世纪桥》2011,(16):26-28
201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其90周岁的生日。中国共产党的90年,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社会和谐发展的90年。90年的风雨历程,可以概括为两个短语十个字,即“历史的选择”与“选择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遵义会议后,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担任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长达41年。在此期间,为了中国革命的顺利发展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治久安,苦心孤诣,反复思考,多次选择接班人。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既有丰富的经验,也有沉重的教训。毛泽东选择接班人的实践,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革命史、中国现代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  相似文献   

13.
何祖健 《求是》2012,(16):62
犹如骏马选择草原,雄鹰选择天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近代中国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选择的必然结果。电影《湘江北去》讲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湖湘热血青年上下求索、寻求救国之路的故事,用独特的视角再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前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艺术地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1918年前后,中华大地军阀割据,乱象丛生。毛泽东、萧  相似文献   

1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于无产阶级政权建设进行了艰苦的探索,最终选择了人民民主专政的道路。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无产阶级政权建设道路上也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其间,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经历曲折的深刻教训。总结这段历史,对于今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9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并紧紧依靠人民实现了三次伟大的历史性转变。在第一次历史性转变中,中国人民看到了民族解放和复兴的希望,坚定地选择共产党领路指航。在第二次历史性转变中,人民期盼走社会主义道路,必然要选择能担当起历史重任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个党就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三次历史性转变中,人民看到改革开放改变了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更加坚定了对党的信任之情。  相似文献   

16.
胡绳在《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中曾这样阐述说:“中国革命为什么能胜利?一个当然是靠武装斗争,再一个就是靠统一战线。大批中间的力量参加过来,政治力量的对比就变了。这就是人心向背起了决定作用。”的确,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抗战胜利后的短短几年时间里,迅速取得解放战争的根本胜利,根本原因是其代表了人民和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人心所向。而中共在这一时期所采取的争取中问势力的方针、政策和实际行动,也使得这股力量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新民主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7.
五四运动以来,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顺应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潮流,深受人民欢迎;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办大事,得到了历史和人民的充分肯定;中国共产党建树了一系列丰功伟绩,得到历史的充分肯定;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世界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方向,顺民心、得民意。  相似文献   

18.
李芬 《世纪桥》2009,(1):28-29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一元化领导体制下从以党代政到党政分开执政方式的转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并在探索中实际选择了以党代政的执政方式。这种选择是多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辟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切合中国实际的伟大道路。在中国,除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没有任何其他道路能够更适合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田文清 《新长征》2011,(12):20-21
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讲话,全面客观地叙述了中国共产党90年来所走过的光辉历程。讲话用“三件大事”清晰准确地回顾和总结了历史,字里行间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客观历史选择。讲话用五次“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作为引语,深刻地指出了我党今后工作的重点。走社会主义道路,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重视这五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共产党得到更好的发展,使中国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