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央企业进一步战略性重组,事关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涉及各主体的利益调整,需要国家制定和执行相关的政策措施来推动。本文从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理顺民间资本参与中央企业重组的途径、妥善安置职工、运用财税政策和有效促进债务重组等方面论述了中央企业重组的支持机制;从颁布实施《反垄断法》、产业安全规制、国有资产交易规则和运用产业政策规范资源重组等方面阐述了中央企业重组的规制机制。  相似文献   

2.
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提升区域工业化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投资者是拥有资金、技术、管理、市场和人才优势的大企业、大集团,引进战略投资者有利于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园区经济等,从而提升区域工业化水平。当前,应当从创新招商引资思路、优化经济环境、完善服务体系等方面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促进区域工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远远落后于传统汽车强国,将针对这方面的研究以及产业升级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明确汽车产业升级的概念,从产业集群成长阶段理论和全球商品链两个方面介绍汽车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总结汽车产业升级的不同方式,并从本地化和全球化两个方面分析汽车产业的升级路径,得出汽车产业升级研究的结论与启示。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群升级与传统意义上的产业升级二者概念与内涵并不等同,产业集群的升级或提升应被看作产业升级的一种形式。影响产业集群升级的内部因素主要是企业能力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是集群环境因素。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看,辽宁装备制造业集群被锁定在整条价值链的中低端,迫切需要通过产业集群升级来提高经济效率和效益。辽宁省装备制造业集群升级中应选择集群式创新、推进集群资本运行、发展集群学习实现集群技术能力升级、利用集群外向关联实现集群外向关联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挖掘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海洋产业对国民经济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发展海洋经济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本文从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作用、海洋产业升级的影响以及海洋开发的区域联动效应三个方面分析海洋经济增长绩效,从调整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海洋经济发展模式、提高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如何突出创新型企业主体地位,构建新型政府与企业关系的角度,阐述对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要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产业转型升级总体规划;必须实行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政府行政服务体系,要求政府必须简政放权,给经济松绑,给市场宽松的环境;有配套完善的政策服务保障体系;树立创新型企业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主体意识;加快营造国际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7.
目前,泉州正处在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其建设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总体趋势较好。但是存在着制造业产业结构偏轻、产业层次偏低、融资体制市场化改革滞后、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企业分工机制尚未形成和产业集群关联效应弱等诸多问题。需要从加强闽台两岸产业对接及区域合作、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优化制造业发展环境、构建海西先进制造业金融支持体系、促进制造业的有序整合与空间集聚等几方面入手加快推进。  相似文献   

8.
产业升级涉及到模式比较与理性选择。产业升级有两种基本方式,即存量升级和增量升级。存量升级主要指一国现有企业通过技术进步、管理改善、机制优化,使生产经营能级增强并在产业链上升过程中不断走向高端。增量升级则是通过招商引资,使国家或区域内新企业进入并优化产业结构,导致产业发展总体水平上升,既可以提高产业链层次,也可以在"代工"中增加技术含量,产生价值链提升的效果。增量升级有其符合规律的绩效路径,存量升级则具有相适应的结构组合。政府促进产业升级的方式或策略也应处于阶段性演变之中。这种演变主要包含着"三个转变":从重点促进增量升级向存量升级转变;从重点推动结构性产业增长向产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转变;从重点培育关键项目向优化产业体系生成环境转变。  相似文献   

9.
正世界经济史是一个新生力量演变史。近几十年来,新兴经济体企业扮演了重要的动力作用。适应全球化下自身需要,新兴经济体企业从加工贸易方式起步,从低端嵌入全球价值链。这与其初始自主能力不强有关,如国内产业基础薄弱、自有能力不足等。经过"干中学",财富积累和自生能力增强,它们提出突破传统局限的要求,转型升级。但发达经济体跨国公司长期主导着世界产业分工,控制着价值链中高端,使它们在价值链上升级困难重重,处于转型升级瓶颈期;理论体系上,现有的全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传统产业高端化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产业仍然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传统产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升级换代,从低端走向产业高端。传统产业高端化的路径是分层次的。在企业层面,传统产业高端化的路径有四:通过工艺升级实现高端化;通过产品升级实现高端化;通过功能升级实现高端化和通过产业链升级实现高端化。区域产业高端化可以通过三种途径实现:本土企业高端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引进域外企业。  相似文献   

11.
佛山市南海区在产业较发达的镇(街)探索发展都市型"产业社区",将产业升级与城市升级、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同推进,产业社区与生活社区融合发展。在创新土地使用方式方法、产城人融合、助推新型城镇化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2.
针对创业氛围低迷的现状,政府应出台创业催化政策,放宽限制,拓宽市场准入领域。针对产业升级需求的现状,强力扶持优势产业链。完善公共技术服务体系,立足产业集群发展实际,加快推进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为民营企业提供综合服务。通过培训、引导、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等手段,一方面帮助企业突破国际贸易壁垒,另一方面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并创造良好的自主创新环境,帮助企业抢先制订行业标准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3.
服务外包是在全球产业升级和服务转移过程中产生发展的一个"阳光产业"。金融危机使得全球服务外包产业面临重新组合,给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遇。辽宁省大力扶持服务外包业,将其作为产业升级、培育新的经济点、扩大就业的重要战略来实施。辽宁省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沈阳和大连等省市,其中大连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20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之一。尽管辽宁服务外包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介绍了辽宁的服务外包业的发展现状和优势,指出了辽宁服务外包业在人才培训、企业规模、服务层次、市场对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培养引进人才、开拓欧美市场和作强做大品牌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自动化生产为主要内容的制造业转型升级是我国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包括产业与工人的"双重升级"。被称为"世界工厂"的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企业正在经历着快速的生产自动化升级。从生产体制视角出发,通过对珠三角汽配企业自动化升级过程的实证分析发现,升级过程呈现"渐进但不平衡"的基本特征,即企业通过生产管理制度可以消解自动化生产对工人的就业冲击,但工人升级进展缓慢;自动化升级并未带来企业生产体制的转变,转型升级主要聚焦于经济升级。加强产业升级和工人升级之间的平衡机制建设,实现两者协调发展,是"世界工厂"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产业结构需要从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方面加快转型升级,"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恰好提供这样一个机遇,推动河南省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促进产业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各项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加快整个"基础设施产业链"、交通运输产业体系、油气进口的管道建设、新能源产业、通信基础设施产业、旅游产业得到转型升级,依托郑州航空港、中原国际陆港、海关特殊监管区等,通过对外贸易投资、要素资源的双向流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政策沟通机制,推动河南省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自2008年以来,厦门经济特区经济发展率先进入新常态。面对新常态,厦门坚持将经济工作的重心放在加快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上,取得了较好成效。本文分析了厦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产业演进的特点和趋势,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指出了目前厦门产业升级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学习贯彻云南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推进云南产业转型升级,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供给与需求、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力度、构建对外开放机制、完善人才保障、加强政策支撑等措施,推进云南产业转型升级,努力闯出一条产业跨越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实体经济升级的重要途径,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可以借鉴重庆市渝中区、南岸区在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先进经验做法,强化创新驱动,加快产业转型,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新旧动能转换内生动力,在产业升级、新旧动能转换机制等方面寻求新突破,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9.
装备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我国装备制造业近年来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应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和新一轮国内外产业调整升级的机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推动装备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1)重视自主创新和原发创新;(2)组建大企业、大集团;(3)打造产业集群,发挥中小企业作用;(4)实现装备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与促进。  相似文献   

20.
回顾了辽宁对韩招商引资的成就。分析了辽宁对韩招商引资中存在的韩商投资结构不合理、韩资企业在辽宁面临激烈竞争、效益不理想和辽宁投资环境有待改善等突出问题。提出了引导韩国企业对辽宁投资从互补型向战略型升级、提高对韩招商引资质量、加强与韩国产业合作、进一步改善辽宁投资环境等调整辽宁对韩招商引资战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