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取保候审中保证人的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保证人和交纳保证金两种保证方式,即人保和财产保,还规定了违反保证的处罚,以保证取保候审制度的施行。但从近几年取保候审的实施情况看,保证制度存在着严重缺陷,不足以充分有效地发挥该强制措施的制约作用。文章阐述了保证人的义务、义务认定主体、违反义务的责任以及当前刑事诉讼中存在的缺陷,并提出司法建议。  相似文献   

2.
刑事诉讼法对取保候审的保证人规定了新的内容,体现了在保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的同时,对保证人义务的规定更加明确具体。本文对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作为取保候审担保的保证人违反保证义务的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的种类及适用程序问题加以探讨,以求法律的正确适用。  相似文献   

3.
正确适用取保候审对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同时适用保证人和保证金担保;检察院和法院也收取、管理、决定没收或者退还保证金和对保证人进行罚款;检察院甚至要求随案移送保证金,否则拒绝收案;前一机关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尚在法定期限内,案件移送后,后一机...  相似文献   

4.
取保候审和保外就医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在实践中 ,除了制度本身的缺陷外 ,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弊端使其出现了一些问题。要完善我国刑事诉讼的“两保”制度 ,必须严格取保候审的条件和程序限制 ,提高保证人的责任意识 ,完善保证金制度 ,严格对“患有严重疾病”而取保候审或保外就医的审查和监督 ,加强司法队伍建设 ,惩治司法腐败。  相似文献   

5.
谢诚 《公安学刊》2004,(2):53-56
我国立法对于取保候审的规定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在取保候审的适用情形、保证金和保证人罚款的额度、取保候审的期限等方面规定得不明确,易令人产生歧义而导致执法的随意性,如可先行取保候审的却先行刑拘,不需逮捕的却提请批捕,逮捕后可取保候审的不取保候审,可取保候审的非要监视居住.此外,在实践中,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如何处理、取保候审期限届满需续侦怎么办、外地人取保候审难以实行、派出所难以落实取保候审任务等问题的有关规定也不太符合实际.要解决这些缺陷和问题必须从立法上进行补充和修改,作出权威统一的司法解释,对取保候审的审批加强司法监督,等等.  相似文献   

6.
对部分县市取保候审保证金执法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苏部分县市取保候审保证金执法情况调查表明,各地运用取保候审措施打击犯罪,准确适用财产保确保刑事诉讼进行.积累了一些好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表现在取保候审质量不高,保证金的收取、管理不严格,没收保证金操作不规范。公安执法人员要正确理解取保候审保证金制度的法律意义,严格取保候审的法定条件,建立保证金由指定银行收取、专户保管的制度,规范管理,强化监督。  相似文献   

7.
刑事诉讼禁止令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取保候审决定书中对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入选择适用的禁止性规定,其在取保候审制度中具有相对独立的法律地位。适用刑事诉讼禁止令的前提条件为被决定取保候审;适用刑事诉讼禁止令的实质条件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实施特定行为存在着诱发社会危险性及妨害刑事诉讼正常进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取保候审收取保证金后应注意的问题冯治明,薛东生经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53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取保候审可以交纳保证金的规定,解决了...  相似文献   

9.
法律问答     
○能否对保证人处以罚款编辑同志:被取保候审人在取保候审期间,传讯的时候无正当理由拒不到案。除对其依据《刑事诉讼法》第56条的规定予以处理外,对保证人能否按照本法第55条的规定处以罚款?罚款数额应为多少?河南陈克明陈克明同志: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5条...  相似文献   

10.
取保候审,是由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未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供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本文通过对取保候审的适用对象、保证金、保证人的义务和保证期限等问题的论述和探讨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取保候审立法及司法解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取保候审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交纳保证金或提出保证人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起诉或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取保候审制度是建立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交纳的保证金对其本人所形成的约束,保证人的人格信誉,保证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之间的特殊关系的基础之上,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保证人与司法机关之间形成"保证关系"的法律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重要的非羁押措施,取保候审在追诉危险驾驶罪这一多发而轻微的犯罪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实践表明,取保候审在危险驾驶犯罪的具体适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对此,应通过改进保证方式、加强监管措施和制裁措施等诸多方面完善取保候审制度。  相似文献   

13.
新《刑事诉讼法》的实施,虽然对取保候审制度进行了较大完善,但仍存在诸多实践难题亟待解决,主要包括取保标准不够具体、保证金标准不够细化、三项“禁止令”执行困难、惩罚措施有而不用、监管执行不力、保而不侦现象犹存等六大方面的问题。对此,公安机关应从明确取保候审标准、明确保证方式适用标准、监管措施落实到位、聚合资源形成合力、放大威慑效应五个层面提出解决之策。  相似文献   

14.
建构公务员财产公开制度,在确定公开主体时,要以职级为基本考虑要素,职务为特殊衡量要素,同时要兼顾制度的终极价值和整个国家法律体系的和谐。公开的财产范围宜采用概括式规定和列举式规定相结合的方式确定,财产申报受理机关可以考虑归属“国家公务员管理局”条口,审查机关比较可取的是在人大系统中设置一个专门委员会,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法律责任应以人们无所谓避重就轻为原则设置。  相似文献   

15.
建立取保候审保证金制度丁真全,陈剑目前,司法实践中,针对取保候审的被告人逃跑、隐匿、拒不到案受审的情况,有些地方司法机关在办理取保候审时,已试行了向被告人收取保证金的做法。由于没有具体统一的法律规定,试行过程中比较混乱,有的是象征性的收取数额很少的保...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 我与妻子在同一单位工作.单位效益很好。不久前我们生了个女儿,全家人都非常高兴。不料妻子在孩子满月后就背着我,故意去伤害与她旱有私怨的杨某,造成那人轻伤害,结果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我挺难过,孩子的喂养也成了问题。一位见多识广的朋友告诉我说,我可以做妻子的保证人,为妻子申请取保候审,把妻子从看守所保出来。请问,法律有这方面的规定吗?她若真能被取保候审,我作为保证人该承担哪些责任? 读者黎民  相似文献   

17.
<正>更重要的是,应当像新西兰这样,通过强化立法与执法方式严把建筑质量关,通过健全权力制约机制、完善监管制度、加大惩处力度等措施,真正将相关建筑质量法律法规规定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8.
夫妻财产制是有关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财产所有权的制度。我国《婚姻法》采用的以法定财产制为主、约定财产制为补充的夫妻财产制度,进一步充实了夫妻财产内容,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要求。但在约定财产制度的规定和实施、夫妻债务清偿、法定财产制排除的非常情形、共同财产规定等方面存在缺陷,在今后的婚姻法实施细则及相关司法解释和民法相关篇中应对上述缺陷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9.
取保候审的法律适用、缺陷及立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现行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取保候审的适用范围和条件是明确的,但从金华市公安局金东区分局的实践看,刑事诉讼法有关取保候审的条款存在着法律适用范围弹性过大、不易把握和操作,法定条件与法律内涵不明确、不具备客观性,法律适用过程中司法机关的自由裁量权过大、不利于保护刑事诉讼当事人取保候审的权利等缺陷.为此,从立法角度看,一是要进一步明确取保候审的法定范围和条件,以便司法机关准确把握和具体操作;二是要明确规定社会危险性的内涵,规范度量有关社会危险性大小的具体标准;三是要明确界定和限制司法机关在适用取保候审措施特别是在办理取保候审手续时所拥有的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20.
实行取保候审保证金制度有利于刑事诉讼的正常进行,发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规劝、保证作用,有效地防止错拘、错捕的现象发生和减轻监管工作的负担。确定保证金的数额标准,应考虑犯罪性质和情节轻重、人身危险性的大小、被取保候审人的经济状况如何、涉嫌犯罪数额多少等因素。执行这一制度时,要坚持罚收分离原则,没收保证金应当严格依法进行,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不得以任何方式侵吞保证金,取保候审保证金应统一由公安机关执行。这既符合立法本意和诉讼经济原则,也有利于强化检察执法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