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涉警群体性事件是指公安机关直接成为冲击目标或者直接由公安机关行为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其发生的深层原因在于民众对警察的不满和不信任.这是由于公安机关打击犯罪不力,群众缺乏安全感,警察执法不公,引起群众心理失衡,地方政府滥用警力,造成警民对立而造成的.对涉警群体性事件,公安机关需要转变思路,从被动处置转为积极预防;公正文明执法,保障社会安全稳定;面对现实,制定群体性事件预案;加强信息收集和分析,及时发现群体性事件苗头;做好信息公开,引导舆情走向;处置时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慎用强制性措施.  相似文献   

2.
刘瑜 《民主与法制》2011,(11):28-30
2011年1月9日,长期代理征地拆迁诉讼并从事相关研究的北京才良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才亮发布了《2010中国拆迁年度报告》,其中列举了2010年拆迁纠纷妥善处理十大典型事件。“典型”的发布旨在“谴”恶扬善,鼓励地方政府在面对拆迁征地事件时多与人为善。妥善化解矛盾;2011年1月21日。我国的“新拆迁条例”面向社会公布,很多条款也有了更加“温和”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郑显华 《人民论坛》2012,(20):140-141
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需要进行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而旧城改造需要拆迁使用期限已到的房屋,而预防拆迁纠纷的最好办法是建立一套政府、企业(开发商)和个人三力合一的协力机制,以保证在城市改造与房屋拆迁的过程中能赋予城市完美的体貌,满足城市化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关于当前四川省征地拆迁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安研究》2004,(1):73-7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因征地拆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越来越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了四川省征地拆迁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及原因,提出了公安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与相关部门配合,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严之尧 《新东方》2008,(5):30-34
改变“城中村”拆迁方式,由全体居民组建股份公司成为拆迁主体,原住居民自行享有财产的处置权,享受旧城拆迁改造带来的利益,进而共享改革成果。海南省三亚市月川村的这种新型“和谐拆迁模式”在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引起国内网民的热议,并得到国家建设部的重视。2008年3月底,国家建设部专题调研组在三亚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调研。  相似文献   

6.
1993年以来,我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在迅速增加,呈现为规模不断扩大、主体日益多元、突发性增强、暴力对抗突出等特点。基于当前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基本特征及产生的原因,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提高危机处理能力,重点要建立和完善“五项机制”,即民意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预警顸案机制、应急处置机制、责任追究机制。  相似文献   

7.
关于做好涉警舆情应对工作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安舆论引导是党的舆论引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机关做好新形势下涉警舆情引导工作,对于树立公安机关良好形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做好涉警舆情应对工作,要围绕“转变观念、及时应对、讲究策略、把握主动”的工作思路,做到转变观念,提高应对涉警舆情复杂性和艰巨性的认识;及时应对,加快建立和完善涉警舆情应对工作机制;讲究策略,不断提升涉警舆情处置水平。  相似文献   

8.
9.
卢俊林 《传承》2011,(27):52-53
2010年国庆前后,网络红人小月月横空出世,给网民带来了一场国庆狂欢盛宴。那么,小月月热的背后是什么?面对热,我们必须进行冷静的思考,以求找到规律性的东西。通过从小月月事件体现网民何种心理,小月月事件是否意味着网络社会审丑时代的到来,面对下一个小月月网民何去何从等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0.
作为全国第二大的涉藏地区,四川省以“飞地园区”建设为抓手,创新地把经济工作与促进融合相结合,致力于推动涉藏地区民族融合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本文从涉藏“飞地园区”的提出与发展切入,分析建设的现状和意义,论及面临的挑战,并从涉藏“飞地园区”建设促进民族融合发展的角度,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关于建立健全群体性事件应对机制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研究》2010,(1):23-27,37
当前,我国仍处于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对敌斗争复杂、刑事犯罪高发时期,各类社会矛盾叠加,群体性事件出现数量上升、对抗程度加剧、处置难度加大的态势,主要特点表现在:非直接利益者大量参与,行为方式日趋激烈;组织化倾向越来越明显,组织结构日趋严密;绝大多数具有上访请愿性质,个别的表现出较强的反复性。公安机关要从情报信息研判预警、多元化调解、现场处置和新闻发布舆论引导等方面入手,建立健全可操作性强的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12.
社会行为是网络舆情的最终落脚点。公安机关对涉警网络舆情的监督管理,是为防止消极舆情对公安机关形成负面影响,妨碍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现实社会中正常的执法工作。当前由于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我国公安机关在治理涉警网络舆情时仍存在诸多问题。应当明确的是,树立良好的责任意识是公安机关引导舆情向积极方向发展的关键所在。公安机关要提高治理涉警网络舆情的主动性,探究有效的治理对策,为更好地平衡网络空间秩序与现实社会秩序服务。  相似文献   

13.
拉萨"3·14"事件引发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持续的舆论冲突。这种冲突根源于文明的误解、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历史观的差异,并被国家利益分歧和西方新闻媒体的炒作所激化,以新闻舆论和社会舆论交锋的多种途径和渠道释放出来。现阶段,要深刻认识到西方媒体对华歪曲报道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明确西方国际新闻舆论在西藏问题上的危害性和牵制性,并为随时化解国际舆论危机做好思想准备。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升温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中村、棚户区等旧城改造工作已成为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发展中遇到的一个严峻课题,成为创建和谐社会的焦点问题之一。在拆迁改造中,由于利益分配不均、部分地区重视不够、政  相似文献   

15.
全国监狱工作会议提出以政治改造为统领,统筹推进政治改造、监管改造、教育改造、文化改造、劳动改造的"五大改造"新格局,科学指明了监狱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道路选择,理性回答了监狱工作理念、模式和方法的改革方向,无不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系统观和全面观的丰富内涵。正确认识五大改造之间的关系是构建监狱工作新格局的逻辑起点,对这一问题进行理性追问与哲学思辨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关于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新时期群体性事件的对策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黑龙江省近年来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和趋势、应对办法和经验、处置中的难点和问题;提出了公安机关进一步做好群体性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的对策;强调了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应处理好的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17.
徐健 《公安教育》2009,(6):44-47
警务报道既是警务公开的一项内容,也是现代民主的需要,更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进步的体现。由于具有特殊的新鲜、刺激、悬念和惊险等因素,警务工作已逐渐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尽管警务报道对公安机关起到了外部监督的积极作用,但我们同时也应看到,警务报道中负面事件报道和新闻炒作,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公安机关的执法权威和警察形象,严重挫伤了广大民警的感情和工作积极性。比如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  相似文献   

18.
美国的"弗格森"事件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同时再一次引起人们对两个刑法问题的思考:刑事司法如何应对民意;刑法如何应对群体性事件。民意不能直接干涉司法,司法民主是有界限和禁忌的,民意影响司法只能通过立法机关和陪审制度来实现。刑法目前对群体性事件的应对是不足的,把严重的暴力性群体性事件亚恐怖主义化是一条不同的、有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王江然 《前沿》2012,(8):102-103
建国初期,全国城乡卫生条件极差,全国城乡诸多传染病流行,严重威胁到广大民众的生命健康,成为共和国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党和政府从容应对,采取果断措施,建立了疫情监管机制、政治动员机制、组织保障机制和媒介宣传机制,迅速消除了"四害"威胁,并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对此后新中国卫生防疫事业和社会进步事业提供了宝贵借鉴。  相似文献   

20.
南京"8.30"劫持人质事件已经结束,警方开枪致1名人质重伤,劫犯虽被抓获,但事件产生的负面效应和教训值得我们深思。本文从保障生命安全、把握作战时机、有效控制作战节奏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处置劫持人质事件应把握的细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