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律师法》修改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本森 《中国律师》2004,(11):83-88
《律师法》实施已经7年多,7年来关于《律师法》修改的呼声就一直没有停止过。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律师业的不断进步,《律师法》越来越凸显其不能适应律师业发展的新形势,因此律师界和律师管理机构对《律师法》的修改投入了很大的热情,律师界对《律师法》的修改寄予了很大期望。但是到目前为止,《律师法》的修改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按理,律师界法律精英荟萃,不要说修改《律师法》,就是重新搞一部《律师法》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是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相似文献   

2.
涉嫌四罪被公诉 说国企改私"成就"了张海英的亿万富婆梦,一点都不夸张,光检察机关起诉书认定她的犯罪数额就有8700多万元,其中贪污2014万余元,职务侵占4743万余元,挪用资金2005万元,行贿15万元.据此安徽省阜阳市人民检察院指控张海英的犯罪行为涉嫌贪污、职务侵占、挪用资金和行贿四宗罪名.  相似文献   

3.
李彦 《中国律师》2008,(7):45-46
在推进中国的法治进程中,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戴着荆棘的王冠,佩着正义的宝剑,依法辩曲直,仗义论是非.他们就是光荣的中国律师。作为中国律师界唯一的刊物,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主办的《中国律师》汇聚着当代中国律师的睿智与自信,已经成为中国律师界的一面旗帜,引领着这一光荣群体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4.
《中国律师》2009,(1):17-19
汤忠赞(江西金凤凰律师事务所): 1988年《中国律师》创刊之时,正逢中国律师改革的一个关键时刻。经过多年努力,这本杂志得到了律师界的认同,也得到了司法界的认可。我们江西公检法系统的许多单位。甚至一些研究机构都订了这本杂志。《中国律师》杂志创刊20年来会有这样的声誉,我觉得它有以下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5.
《天津律师》2003,(6):47-48
全国首部保障律师执业的地方性法规《珠海市律师执业保障条例》2004年5月1日就要开始实施了,应该说这是全国律师界可喜可贺的事。它首次以地方立法的形式,为改善律师执业环境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为全国律师界起了一个良好的带头作用,对其他省市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律师执业难问题,不仅珠海市存在,而且在全国也是一个一直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客观的说,一个地方法治环境的好坏,很大程度上要看律师作用的发挥程度,看律师参与诉讼、参与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保护律师执业权益,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就是对法治社会建设的促进,就是对司法公正的维护和捍卫。《珠海市律师执业保障条例》的出台多少让我们感到了一些欣慰。真诚地希望不久的将来也能看到天津律师自己的执业保障条例,让困扰了律师界多年的痼疾——执业难问题,得以从根本上消除。让我们翘首以待。  相似文献   

6.
胡淑珠 《中国律师》2006,(10):56-56
虽然离开律师队伍已经10年,虽然已经不再是律师,但是,对于律师界过去的事情总是记忆着,对于律师界现在的事情总是关注着。一百年前,即1906年,因为一部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让国人初识律师制度。但是,前辈非常不幸,陪伴着奄奄一息的腐朽晚清王朝告别舞台,成为历史,他们哀怨惆怅,他们步履蹒跚——  相似文献   

7.
说起当律师,我们这批四十几岁的中年律师自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当年我们当律师时,绝无现在这份光景。不说当时有一种奉献精神,但肯定没有想到当律师还会有出人头地的风光。但即使如此,我们当律师也已经托了老一辈律师的福了。为此,我想起了律师界一些受人尊敬的老人。老律师王工是我国律师中的第一个全国人大代表,他跟我说过,在当时的人大会议上,他四次抢话筒发言,在刑诉法讨论中,要求删去他认为对律师事业发展不利的条款,最后终于被人大会议接受并删去。王工跟我说,我老了,但我为中国律师业尽了自己的力,以后就看你们的了。说…  相似文献   

8.
何阳的一个点子卖了60万,曾是人们广为传颂的一段美谈(虽然他后来涉嫌诈骗,但与最初的点子无关)。但律师一个法律建议,如果我找当事人要6万元,恐怕不会有人接受。多年来我始终搞不懂为什么?直到接到此篇命题,提笔之中,恍然觉醒。何阳的点子为企业直接创造了效益,企业家也就乐得出钱:而律师建议往往通过避免可能的损失来体现,  相似文献   

9.
<正>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数字,全国检察机关2019年和2020年分别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3.9万人和5万人。2021年共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4万人,起诉人数虽有所回落,但是总体仍在高位运行。诈骗者怎样得手在诈骗案屡屡告破和反诈宣传如火如荼的情况下,诈骗者为何还能大行其道?首先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套路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应用了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学控制术——自证控制。它其实并不复杂:骗子开门见山,说自己是警察,或者税务、检察院、法院的工作人员,自然就站在了审判者的角度,因为只有他们才有权力调查犯罪。骗子介绍完身份后,必定会说你涉嫌某个犯罪,强行贴上一个普通人不能接受的标签。他们对你的反驳视而不见或者继续找茬,当你不承认犯罪时,会暗示你是否因为丢过身份证导致身份被冒用,给你发来通缉令,引诱你自证清白,转钱到安全账户或下载木马软件等,对你实现控制。  相似文献   

10.
说张海英是个亿万富婆一点都不夸张,光检察机关起诉书认定的犯罪数额累计就有8700多万,其中贪污2014万多元,职务侵占4743万多元,挪用资金2005万元,行贿15万元。据此阜阳市检察院指控张海英的犯罪行为涉嫌贪污、职务侵占、挪用资金和行贿四宗罪名。  相似文献   

11.
高姣姣 《法制与社会》2012,(34):250-251
从李庄案再到广西北海的四名律师涉嫌伪证罪被抓案,使《刑法》第三百零六条的存废问题,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刑事辩护是律师界最有价值的业务,因为它与人的自由和生命相关。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律师因身陷囹圄,刑辩率也随之降低,已伤及司法公正与基本人权。对于这一被称为"悬在刑辩律师头上的一把利剑"的刑法条款,国内律师界和法学界要求废除该条的呼声日渐高涨,但也有观点认为,其有存在的必要。本文从正反两方面对该条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理论研究,针对该条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司法体制以及诉讼程序来对这种现象进行完善,从而使我国刑辩律师的合法权利得到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青年律师生存状况的艰难,已经成为了律师界有目共睹的现实。作为一名执业近10年的律师,笔者结合自己所走过的路,粗浅地谈谈青年律师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心得。希望对广大的青年律师有所启发。 一、青年律师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没有固定客户,没有独立的案源。  相似文献   

13.
庞标 《天津律师》2004,(3):22-23
回顾津、港两地律师界的合作历史。1、津、港两地的律师界已经建立起了亲密友好的合作关系,2、天津是内地最早派遣律师到香港.与香港律师进行合作与交流的城市。  相似文献   

14.
律师“刑辩难”的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赓 《中国律师》2003,(1):63-64
律师“刑辩难”的问题由来已久。只是现行《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这个问题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受关注。律师界一些仁人志士不惜牺牲自己的人身自由和执业权利而与“刑辩难”苦苦抗争;一些同仁则采取了“现实主义”的态度,要么远离刑事辩护,要么得过且过,甚至采取麻木不仁的消极态度。可以预见,律师在刑事辩护中会见难、阅卷难、调查取证难等各种各样的问题,现在困扰着而且还将在今后一定时期继续困扰律师开展刑事辩护业务。“律师刑事辩护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窄?”疑问的提出,迫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刑辩难”的出路何在?一、解决律…  相似文献   

15.
加强对外交流——为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服务1982年,我跟随邹瑜部长到了司法部,可以说我接触律师工作比较早。当时中国律师制度刚恢复,律师的业务就是些传统业务。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当时的广东律师界已经酝酿律师怎样为改革开放、为经济建设服务。那时跟邹部长去广东调研,专门在广州召开了一个律师座谈会,重点谈到律师怎样从只做传统业务向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转型。钟惠华,时任全国律协副会长,是新中国首批律师之一,他在当时做非诉业务是比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律师行业“朝野”各界对大力发展和培育律师文化达成了高度共识。司法部2006年中国律师业发展政策报告提出“要把建设先进的律师文化作为推进律师工作发展的重大举措。”新一届全国律协会长于宁、秘书长邓甲明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大力发展和培育律师文化,为律师队伍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许多律师也纷纷撰文甚至著书立说论述律师文化之重要。但在“律师文化是什么”上却是众说纷纭,难以形成一个让律师界大多数人接受的概念,就像一千个读者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律师文化是什么”也有N个定义,但还没有一个约定俗成,让律师界普遍接受。  相似文献   

17.
近日,多家媒体同时披露,又一家美国知名企业因为涉嫌在中国行贿而陷入"行贿门".在中国建设银行原行长张恩照受贿案的法庭文件中,出现了计算机服务企业IBM的名字.据报道,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在判决书中提到,IBM曾向一个协助行贿张恩照的销售代理支付了22.5万美元.判决书中还提到了日本电子企业日立公司的香港子公司.……  相似文献   

18.
从2006年至今,"全国维护职工权益杰出律师"评选表彰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共评选出了40位维护职工权益杰出律师。这40位律师是全国律师界的优秀分子,大家活跃在维护职工权益的第一线,为协调劳动关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  相似文献   

19.
某律师因涉嫌向法官行贿被北京市司法局吊销律师执业证书引起了律师业的广泛关注①,现在该律师已经就该案件提起了行政诉讼②,案件的最终处理结果我们将拭目以待,但是这一案件也暴露出了我国在律师管理制度上存在的某些深层次的问题。律师作为对国家的法制建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王芳 《中国律师》2005,(10):63-63
我已经前前后后举办过十多次的律师助理招聘会,每次面试时,我总是要问应聘人员两个问题:“你认为什么样的律师才是一名成功的律师?”另一个问题是:“你认为做一名合格的律师,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在所谈过的上百名法律专业的面试者中,大部分人的回答是:有名气、收入高、办过大案要案是成功律师的标志。而合格律师最重要的素质,要么说是专业理论知识、要么说是雄辩的口才、要么是社交能力等等。坦率地说,大部分应试者的回答都不能让我满意,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失望。但也有极少数人说出了与我心中一样的理念,那就是:我认为一名成功律师的标志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