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压力的增加,灾害风险管理逐步走向世界各国,成为防灾减灾的主要方式和思想,也为我国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启迪和借鉴。全球面临的灾害风险2002-2011年这十年间共发生4130次自然灾害,造成100多万人丧生,经济损失约1.195万亿美元。这是《2012年世界风险报告》提供的灾害损失情况。2012年10月12日,德国发展援助联盟、联合国大学环境与人类安全研  相似文献   

2.
灾害风险管理与灾害保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大,防灾减灾形势越来越严峻。如何加强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管理能力、完善减轻灾害风险措施、建立自然灾害风险转移分担机制等,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世界各国必须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我国《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也将“加强自然灾害风险管理能力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正式明确。本刊特开辟“灾害与风险”专栏,向读者介绍灾害风险、灾害风险管理、灾害保险等方面的知识和国内外先进经验及经典案例分析等内容。推广最前沿的防灾减灾理念。  相似文献   

3.
《中国减灾》2013,(12):1-1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显著增加,区域灾害风险日益加剧,社区综合减灾实践与协作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灾害管理部门和防灾减灾机构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正据2013年10月23日《光明日报》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尽早启动气象灾害防御立法"。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呈增多趋势,各国政府注重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立法工作。气象灾害的防灾减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行为,涉及国家各级政府、团体、企业、个人。因此,国家要有完善的相关法律,才能规范社  相似文献   

5.
《中国减灾》2014,(6):8-13
今年5月12日是第六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城镇化与减灾”。作为“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千5月8日在北京举行..论坛旨在深入研究联合国《2015年后减灾框架》,探讨全面深化改革与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建设,研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灾害风险管理与适应措施。讨论防灾减灾救灾产业发展.加快科技成果在防灾减灾领域的转化应用,为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事业的科学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减灾》2004,(6):4-5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5月19日在中组部、民政部、国家行政学院联合举办的“省部级干部灾害应急管理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强调。要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自然灾害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灾害应急机制,切实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相似文献   

7.
据不完全统计,1998~2002年,保险业为1584.9万个企业和家庭的51.3万亿元的财产提供风险保障,支付赔款509.5亿元;为全社会提供各类责任保险7万亿元,支付赔款62.3亿元;为10亿人提供意外伤害保险,支付赔款133亿元。特别是,承担各类农业风险2686.4亿元,累计赔付19.7亿元,为8696.1万亩农作物和209.7万头牲畜提供了风险保障。发挥保险的防灾减灾功能,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作出贡献认真履行保险职责,大力支持灾区恢复生产建设。过去五年,我国洪水灾害发生频繁,为应对洪灾,保险业积极开展灾前预防工作,力求将损失降至最低。1998年特大洪水造…  相似文献   

8.
灾难是社会自然变迁中惨烈的片段,因其速变,人类脆弱的一面表露无遗;因其震撼,让人心生敬畏并不断反思改进。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在发展和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遭遇各种各样灾难的挑战,承受大大小小风险的考验。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灾害损失日趋严重。但值得欣慰的是,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我们见证了一个民族在灾难中的成长,感受到了一个国家在磨砺中的进  相似文献   

9.
【正】京政发[2012]24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加强城乡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工作,是针对近年国际、国内地质和气象等大灾、巨灾事件频发,适应全球气候变化、减少灾害风险、减轻灾害损失的迫切需要;是积极应对北京位于地震带及地下水位下降造成灾害发生系数增加等实际问题的必要措施;是强化基层应急管理、建...  相似文献   

10.
叶耀先 《中国减灾》1991,1(2):19-22,23
自然灾害,尤其是地震、洪水和暴风,曾经使人类蒙受过巨大的灾难和痛苦,至今仍然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据联合国统计,1900至1976年间,458万人死于自然灾害,3亿3千多万人无家可归。自然灾害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减轻自然灾害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当代防灾水平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使人类对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危害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从而使减轻自然灾害的方法和手段有了显著的进展。一些减轻灾害成功的事例给人以极大的鼓舞。例如,  相似文献   

11.
灾害统计是对灾害发生、发展和变化情况的量化统计,是做好防灾减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实施灾害救助的经常性工作。灾害统计的及时性、准确性、规范性和完整性既是救灾工作的基本标准和要求,也是领导决策和指导救灾的主要依据。扎实有效地抓好灾害统计,能够有效地促进灾情报送的质量和水平,能够充分发挥灾害统计对救灾工作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刻不容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6月份,虽然七大江河干流水势平稳,但湖南、贵州、黑龙江等省局部地区出现强降雨过程,引发了严重的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灾救灾形势骤然紧张。5月31日至6月1日,湖南省雪峰山北麓地区突发山洪,因灾死亡86人,失踪51人;5月31日-6月5日,贵州省贵阳、六盘水、遵义、毕节、铜仁、黔东南、黔南、黔西南等8市(地、州)遭受洪水、风雹、滑坡泥石流灾害,因灾死亡34  相似文献   

13.
2013年6月18日晚,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碧峰峡镇七老村叫花子沟发生一起泥石流灾害,泥石流一次性冲量近1万方,导致该村不少村民房屋和乡村公路受损,但未造成一人伤亡。这不幸中的万幸与雅安的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密不可分。近年来,全球频发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自然灾害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资源、  相似文献   

14.
孙舟  徐娜  杨洁 《中国减灾》2011,(19):46-48
2011年5月,笔者一行赴泰国考察泰国的减灾救灾、灾害风险管理等相关机构的救灾模式和管理体制,了解驻泰国际机构对灾害风险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为我国的灾害风险管理和减灾救灾工作的发展借鉴经验。泰国灾害管理概况泰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洪涝、干旱和热带风暴等自  相似文献   

15.
日本是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因其位置、地形、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一年四季多发气象灾害,主要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大雪、干旱和酷暑、冷夏、浓雾和冰雹等,其中台风、暴雨和暴雪给日本经济社会,尤其是交通、电力以及农业等带来的影响最为严重。饱受气象灾害之苦的日本人非常重视气象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16.
《中国减灾》2013,(12):41-41
定安县位于海南省北部,地处南渡江中下游,自然灾害多发,救灾任务十分繁重。近年,为提高灾害救助应急管理能力,提高救灾工作科学化管理水平,定安县切实加强自然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县、镇(农场)、村(居)委会三级灾害信息员队伍,全县减灾宣传、灾害预警、灾情收集、灾后救助等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7.
5月22-27日,受亚洲备灾中心(ADPC)的邀请,民政部救灾司、国际合作司、国家减灾中心和北京市民政局救灾处一行8人赴泰国进行为期5天的学习考察。代表团成员分别考察了亚洲备灾中  相似文献   

18.
《中国减灾》2013,(9):26-27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面对自然灾害,农业无疑是暴露性最大的承灾体。一般年份,全国平均农作物受灾面积4000多万公顷,成灾2000多万公顷。随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生产规模扩大、社会财富的积累以及气候变化极端事件的频发,重大自然灾害的损失有日益加重的趋势,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我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  相似文献   

19.
《中国减灾》2013,(9):54-55
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极端事件和灾害发生的强度和频率都在增加。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呈现种类繁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在2000亿元以上。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相对于减缓措施,适应气候变化显得更为现实、紧迫。加强灾害风险管理,尽早制定适应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规划,并将灾害风险管理纳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整体战略规划,显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海洋大国,也是世界上海洋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海岸线漫长,风暴潮、海浪、海啸、海冰、赤潮等海洋灾害在给我国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也严重威胁了沿海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海洋灾害成为制约沿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