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促进民族关系和谐,是我们党的一贯政策,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与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在我国社会全面进步、民族关系总体和谐的大格局下,影响民族团结和谐的因素仍然存在,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大力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2.
和谐民族关系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巩固和发展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重要任务。探究和谐民族关系的运行机制,有助于推进和谐民族关系的良性发展。和谐民族关系运行机制是由目标、环境、手段共同构成的,和谐民族关系的良性运行有赖于着眼目标,营造环境,运用各种手段对民族关系进行有效调节。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30年里,民族关系也在多个层面、多个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概括,科学地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新型民族关系的本质,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我们要构建、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各民族的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指导思想.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也是我国民族成分最复杂的地区之一.在新疆,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民族关系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构建新疆和谐的民族关系,首先要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大力发展经济,为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要依法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势力,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要提倡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要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宗教信仰政策.  相似文献   

5.
伊犁州是一个有着47个民族的多民族大家庭,民族关系是我们这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在我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巩固和发展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实现社会和谐奠定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6.
民族区域自治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清惠 《实践》2008,(8):20-22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保障国内各民族平等权利,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基本政治制度,也是实现民族关系和谐、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的重要制度保障.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政治制度,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栗献忠 《实践》2009,(2):23-24
影响族际关系和谐发展的四个因素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无论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还是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我国的族际关系在总体上是融洽、和谐、健康有序的.但是,由于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敏感性以及国内和国际、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还有诸多问题和矛盾制约着我国族际关系的和谐发展.概括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促进民族地区科学发展,加强民族法制建设,健全和谐民族交往关系的协调机制,排除影响民族关系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9.
李莹 《实事求是》2008,(4):46-47
新疆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区情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在新疆民族问题将长期存在,和谐的民族关系是新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的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在稳定大局下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在全面发展中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制度框架内巩固和谐的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10.
民族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西部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的集中区域,各族人民的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不仅是西部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关系到全国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民族关系的进程。本文对关乎西部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五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民族关系是指以民族因素为特征的社会关系,是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上的交往联系状态,主要包括民族经济关系、民族政治关系和民族文化关系、民族社会关系等.本文结合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围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相关问题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12.
加强民族团结 构建和谐新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断加强和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构建新疆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也是新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新疆各民族间交往的增多和民族关系的改善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要牢牢把握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加快经济发展,为构建和谐新疆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要提高做好民族工作、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要加大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推进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党际和谐作为我国现阶段重大的社会政治关系,是促进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执政党与参政党必须精诚团结,以民族大业为己任,进一步发展和谐党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民族关系与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的科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各民族和睦相处是边疆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边疆民族地区各民族和谐的民族关系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但是,在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快科学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制定正确的策略,才能加快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15.
柯伟 《兵团党校学报》2007,109(6):51-53
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特征,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准则和基本目标。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新世纪新阶段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和主要任务。新疆是我国主要的多民族、多宗教地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对于新疆具有特殊意义。要努力缩小新疆各民族的发展差距,推进新疆民族文化的现代转型,培植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意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6.
乌小花 《实践》2008,(3):17-18
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需要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银川市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民族特点较为突出,民族关系复杂而典型,对自治区的民族关系有着既浓缩又辐射的重要影响.把握正确方向,立足银川市实际情况,充分认识银川市民族关系的结构、特点,协调和发展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对于构建和谐富裕银川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陆子新 《世纪桥》2013,(10):57-58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构筑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党的正确路线,这就为调整和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奠定了重要基础。我国的民族关系总体上是健康的,但它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动、调整和发展之中。因此,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巩固和发展的重大关系。  相似文献   

19.
张时碧 《世纪桥》2013,(14):57-58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构筑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党的正确路线,这就为调整和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奠定了重要基础。我国的民族关系总体上是健康的,但它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动、调整和发展之中。因此,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巩固和发展的重大关系。  相似文献   

20.
张时碧 《世纪桥》2009,(5):52-5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任务,发展和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家意志和各族人民的意愿,根据中国民族关系的特殊实际,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价值观的指导下,形成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价值取向。民族关系是否和谐,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而且还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稳定、统一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