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侦查错案是侦查重要的研究领域,尤其在全国打击黑恶势力的新形势下,为了切实改变这一现状,着力解决黑恶势力犯罪,通过引入合成作战机制,来应对黑恶势力犯罪在侦办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通过不同技术、地域、部门的合成作战,解决黑恶势力犯罪侦查收集信息难、直接打击难和源头根除难的三难问题,为侦查错案防治工作提供新思路和技战法。  相似文献   

2.
集中优势警力打歼灭战是当前治安复杂地区“突出重点”,进行“多警种联手作战”工作方法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实践结论,应该成为我们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占主导地位的严打整治观念。其基本原则为确保打胜、打实和巩固,工作重点和目标应明确为创点上的良好治安环境。因此,基层公安机关必须加强对打击整治战术、战法、时间、地域及公安综合保障的研究,切实提高打歼灭战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快速决定性作战"理论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末,并通过美军参加的几次局部战争实践得到一定程度的检验。该理论内容符合信息化时代作战要求,是对美军联合作战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为美军联合部队转型与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整体作战法"是禹州治安防控模式中最为突出的亮点。这一举措强调的是整体联动,又名全警联动。由于在命案侦破中的应用十分有效,摘掉了禹州治安形势严峻的落后帽子,成为全市公安各项工作中的主业与核心战法。运用"协同论"的研究范式,对于"整体作战法"和全警联动中的原理和机制给予关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提出了"协同创新"的新理念,为研究警务创新和治安管控中的"协同-联动"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人类战争出现一种新的作战样式——政治性作战。它是以实现“软杀伤”为主要目标,将各种资源与手段综合运用的一种作战样式。迄今为止,美军是全球唯一一支在信息化条件下进行过完整政治性作战的军队,它凭借信息技术优势,综合运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外交等多种资源和造势、威慑、诱降、离闽、瓦解、制裁等多种手段对敌展开综合进攻,收到了极大的“软杀伤”效果。信息化条件下的政治性作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应有针对性的加强研究,知己知彼,寻找对策,有备无患。  相似文献   

6.
公安武警边防部队的作战对象大部分是违法犯罪分子,近些年来,这些人为达到犯罪目的,在行动中采用各种手段隐蔽自己的企图.公安武警边防部队是一支执法的部队,战斗中能否将犯罪分子捕获,决定着边防战斗的胜败.伏击战法是捕获犯罪分子、实现最佳战果的理想战法.该战法有利于实现最佳作战目的,有效地打击犯罪分子.  相似文献   

7.
军事斗争中实施法律战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新军事变革的大环境下,法律战作为军事斗争的作战样式之一,在军事斗争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作用。法律战重在实施,其实施要符合作战活动规律,其作战形式有进攻型、防御型、适用型和保障型,其用兵方略有集中优势兵力、发动群众、知己知彼等,其战法多种多样,主要有先声夺人、先发制人、重点打击、驱利避害等。  相似文献   

8.
打好"信息战",就是要充分利用各类信息资源,探索网上作战的战法,提高信息化条件下预防和打击犯罪的水平,迎接刑事犯罪新挑战,满足法治建设对公安工作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  相似文献   

9.
一、未来战争将首先在“网络战场”展开 ,必须树立网络优先观在未来敌对双方的军事行动中 ,由于军事系统的指挥、控制、精确打击等各个环节无一不与网络紧紧相联 ,网络系统也将成为双方整个社会的神经系统 ,只要破坏敌方的网络系统 ,则对方将陷入瘫痪状态。因此 ,网络系统将成为未来战争军事打击的新重心。要取得未来战争的主动权 ,赢得战争的自主权 ,必须树立网络优先观。一是平时军事训练要把网络作战训练放在优先位置。首先 ,是要加大网络建设的投资力度 ,加强军队网络作战的硬件建设。从目前情况看 ,虽然计算机已经基本发到了每个连队。…  相似文献   

10.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是现代联合作战的主要形态,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一体化作战既是发挥政治工作直接作战功能的主要途径,更是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的必然要求。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一体化战作,不仅是战法的一体化,更是战略、战役、战术上的一体化,必须构建"三战一体化"作战指挥体制,建立通联高效的政治工作作战平台,加强"三战一体化"力量建设,研制装备一批适应"三战一体化"作战要求的装备,提升政治作战的整体效能。  相似文献   

11.
"三定侦查合成技战法"是郑州市公安局在警务机制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对"整体作战法"的又一破题之解。该战法以公安部科技成果推广项目——"三定侦查法"为理论基础,以"三定侦查现场信息挖掘分析系统"、"警务综合信息系统"、"大情报信息平台"、"GFT(SIS)超级情报分析系统"、"Y-STR家系排查分析系统"等自主研发的新型科技手段为依托,在科学、有序整合刑事侦查、刑事技术、行动技术、网络技术、情报信息技术等多业务职能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服务于侦查破案实战需要的合成技战法。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的运用为美军心理作战提供了新的平台和载体,开辟了心理作战的新领域;以互联网为平台和工具所开发的心理作战信息系统,提升了心理作战的效能;针对新媒体交互性特点,改进心理作战的策略和方式。  相似文献   

13.
边境联合反空袭作战力量多元 ,突发性强 ,斗争复杂 ,具有战略决战性强、整体协同难、节奏转换快、残酷程度高等特点。政治工作必须从全局上思考和谋划 ,保证中央军委的战略方针、作战原则和命令、指示的全面贯彻落实 ;必须强化联合制胜的观念 ,充分发挥诸军兵种整体作战的威力 ;必须大胆改革创新 ,践墨随敌 ,快速高效。  相似文献   

14.
加强最小作战单元建设,是适应首都公安发展形势的迫切需要,是一种全新的警务理念,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通过拓展最小作战单元建设,真正地与"整体防控、精确指导、精确打击"有机统一起来,并逐渐渗透到公安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细节,实现全方位全时空的扁平化指挥,进而将"四张网"建设向纵深推进,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基于"冷战"是现代大国战争新样式,其本质是通过外力压迫和内力搅动制造内乱,兵不血刃推翻当权政府,组建新政权新政府的认识,剖析美军2011利比亚战法,在警察的眼皮底下只用了一个"内乱"的标签,就顺利完成了特工渗透、组建反政府武装、煽动民众暴动等战前作战任务,把战争导入了战中作战的第二阶段。应保卫国家安全发展需要,反内乱式作战已成为我国警察和警察培训面临的重大攻关课题。培训的目标设置,是技术活,也是政治活;教材创编,要把培养政治洞察力和政治敏感性等内容纳入其中;教学创新,要把握提高思想政治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两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16.
文化反恐战法的种类和变化可用"海量"表述,但万变不离其宗。立足于战场的作战主体,不管是网络、舆论、游戏战法,不管是哪种哪类或多少种多少类战法,都可由1个人的单兵战法、1群人的团队战法、1个1群或几个几群人和1个1群或几个几群人联手协作的联合战法以及所有人一起战的整体战法等演化而来。因此,单兵、团队、联合和整体四种战法具有"母体"功能。她能根据需要"孕育"不同战法,也会由于"健康"而影响"孕育"的战法水平和质量。战法适用和变化,具有显著的条件制约特征。  相似文献   

17.
"整体作战法"是"禹州经验"的核心,而这个核心的核心在于"整体"二字。"平安禹州"作为基层单位能够运用整体论、系统化思想解决实际问题,并形成一个整体工作思路和行动纲领,这是"禹州经验"的突出特点和可贵之处。禹州"整体作战法"的结构层次大体有四:整体谋划、整体部署、整体作战、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18.
现代和未来战争及军事行动的内容、本质与定义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研究者在确定现代和未来战争本质之后提出了“非接触”战争和军事行动的说法,然而,有关现在和未来战争及军事行动的本质与定义问题仍然存在着不同意见。战争概念的主要元素是斗争、对抗和暴力。各种战争都是复杂的社会政治现象,它包含了各种斗争类型的总和,显然,参战双方都必然要有某种接触。这种接触是通过自然、信息和其他领域的远距离作用手段实现的。因此,关于战争或各领域内各种暴力的定义中使用“非接触”这一术语并不恰当,甚至对于信息战争亦是如此。表达作战主体之间没有直接接触可以使用“远距离”这一术语。按照空间范围,军事行动可分为几个层面:战术层面、灵活战术层面、战役层面、战略战役层面和战略层面的远距离军事行动。根据从军事行动发起地点到同受影响对象通过影响手段发生直接接触的地点之间的距离,建议将远距离军事行动分为:战术距离、灵活战术距离、作战距离、战略作战距离和战略距离的远距离军事行动。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战争中使用计算机可以追溯到几十年以前,从动员人力物力投入作战区域到检索情报数据、增进武器的精确打击能力,计算机曾发挥过多种作用。然而在最近的冲突中,我们发现计算机逐渐变为一种“作战手段”(武器),现代部队正忙于发展信息技术,即“作战手段”。本文着重论述了国际人道法中最具深远意义的问题,即在21世纪的冲突中,逐渐形成的以网络为中心、四维的作战形式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的问题。[1]  相似文献   

20.
界定信息潜力"科学内涵"是提升政治作战功能的理论支撑;发挥信息潜力"全维优势"是提升政治作战功能的核心任务;启动信息潜力"三化建设"是提升政治作战功能的主要途径;完成信息潜力"组织配置"是提升政治作战功能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