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当代世界》2013,(4):68-69
一、中国“两会”胜利召开.中国梦开始起航3月3~17日,中国“两会”在北京正式召开。此次“两会”具有两个特殊意义,一是完成了国家领导人的换届选举;二是进行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大会选举习近平为国家主席,中国又一次完成了政权交接的平稳过渡,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政权的稳定性和政策的延续性。2013年“两会”还进行了新一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即大部制改革,这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行的第七次大规模机构改革。  相似文献   

2.
2006年是中国的“俄罗斯年”,2007年将是俄罗斯的“中国年”。中俄两国元首共同决定连续两年互办“国家年”活动,是两国关系发展史上的一项创举。这项活动充分体现了两国合作健康、快速发展的主旋律,一方面展示了两国的发展成就,同时也将两国的合作推上新的台阶。应胡锦涛主席邀请,普京总统于2006年3月21日至22日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在北京举行正式会谈,并共  相似文献   

3.
《南风窗》2006,(11)
中国高调打击经济犯罪“经济斗争已日益演变为政治斗争,经济安全问题在国家安全中的比重越来越大。”5月23日,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副局长高峰在公安部、审计署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痛斥经济犯罪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危害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过去一年,公安部门重拳出击,“坚持严打  相似文献   

4.
法国是西方国家中最早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在希拉克总统执政的12年里,法中关系走上了一个新高峰。萨科齐曾于1992年、1995年和2004年三次访华,萨科齐称中国“是一个重要的国家”,甚至是“极其重要的国家”。由于中法之间没有什么利益冲突,这就决定了萨科齐上台后中法关系的大方向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5.
一支几百人的中国建筑工程队,在短短的几年中远征欧洲,走向世界。他们的旗帜飘扬在法国巴黎街头、某国总统别墅上空和友好的第三世界国家土地上。“第二”赢了“第一” 1976年12月,巴黎市长为令人瞩目的“中国城”建筑工程开标。“中国城”是一座大型的、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旅游综合性服务建筑物,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工程包括一座形似珠海九洲城的门楼;一间4000平方米的超级商场;一条2000平方米的双层“食街”,一幢11层的豪华宾馆,一艘3层的船舫餐厅,三所中国园林式庭院和一个8000平方米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闻中国宪法修正草案引进“紧急状态”条文中新社消息,2003年12月22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始听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条文修正草案的说明,这次修宪增加了“紧急状态”规定。据悉,有关“紧急状态”新增条文列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家主席决定、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的内容。草案建议将第八十条“中国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及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发布戒严令,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修改为“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  相似文献   

7.
对西方媒体散布“中国威胁论”的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新闻媒体及部分政客、文人,大肆炮制、鼓吹“中国威胁论”,不时掀起阵阵反华舆论浪潮。自1992年至1999年秋,他们先后抛出几百篇鼓吹“中国军事威胁论”、“中国经济威胁论”、“中国文化威胁论”等文章、评论和讲话,把中国诬蔑为“新的邪恶帝国”,是具有“好斗行为、正在崛起而且容易激动的  相似文献   

8.
《南风窗》2006,(19)
2004年春,中共中央党校前副校长郑必坚提出了“和平崛起”的理论,2005年郑又在美国颇具影响的《外交》杂志9/10月号上发表了《中国在大国地位上和平崛起》一文,论证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这是对部分西方学者和政治制度者秉承的“中国威胁论”的回应,中国希望能借此提升自己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9.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由“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中国向建成载人空间站目标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国太空发展事业的一个重大里程碑事件。进军太空对中国和平利用外太空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南风窗》2006,(2)
2020年:中国要建成创新型国家1月9日,在第四次全国科技大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表达了未来15年中国“科技强国”之梦——把中国建成创新型国家。按照执政党的战略部署,到2020年,中国不仅是一个中等发达国家,而且是一个科技创新生机勃勃的国家。那个时候,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一、亚洲太平洋的国家和“地区”形成 1993年8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会见《朝日新闻》社长中江利忠时谈到今后如何确立亚洲太平洋的安全机制问题,他说:“中国认为,可以从本地区多样化的实际出发,进行双边和区域性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安全对话,就有关问题进行磋商,加强沟通和信任。为此,中国愿意同包括日本在内的亚太国家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磋商。”(新华社北京8月6日发《中国通讯》)  相似文献   

12.
“法理台独”的“国际法形态”是台湾当局借助“条约”和具有“准条约”性质的“非官方协定”等规范形式,为其破坏一个中国原则的国际法效力,臆造“台湾国家形象”的各类活动的总称。“国际法形态”的发展历程可分为1949年至20世纪90年代前的前导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2008年的起始阶段和2008年至今的发展阶段。在前导阶段,台湾当局形成的“正式外交关系”和“实质关系”的并行模式为后续“国际法形态”的起步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生存策略”和“政治印象”;在起始阶段,台湾当局放弃一中原则,在相关规范中不再反对“双重承认”,转而谋求凸显台湾的“国家属性”;在发展阶段,面临新的国际和两岸形势,台湾当局推动“国际法形态”的重点转向树立“台湾国家形象”、深化“实质关系”、以“域内法”弥补“国际法”不足等方面。总结其变化趋势可知,围绕“存在证成”这一逻辑主轴,台湾当局先后采取“中国代表权”“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三种博弈策略。可以预计,台湾当局未来可能采取“以实补名”“超越主权”“以小博大”等策略,继续推进“国际法形态”发展。  相似文献   

13.
品牌,是一种宝贵的无形资产。民族工业的品牌,是一个国家自立于世界之林的标志。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曾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名牌是要受欺负的。”然而,近年来随着引进外资的热潮,世界级的国际名牌“航空母舰”,纷纷在中国抢滩登陆,以合资、控股、联署品牌等方式,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名牌阵营进行分化、蚕食、兼并,企图赶在中国“复关”之前瓜分中国大陆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4.
《南风窗》2007,(5):82-84
开放社会的形成,是避免一个国家“盲目崛起”及“一崛不振”的不二之途。国外有学者研究中国问题时,总疑虑重重,要么替中国担心,要么担心中国。  相似文献   

15.
媒体     
《南风窗》2006,(9)
[看中国]美中关系的演变对许多中国人眼里,美国代表着财富、进步和现代化。在另一方面,美国又是一个“仗势欺人”的国家,许多中国人认为美国有意阻止中国的发展。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中国项目主任裴敏欣说:“中国人对美国的看法极具矛盾性,混合了憎恨和赞赏、害怕和尊重以及羡慕和试图效仿的渴望。”2005年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2/3的受访者认为美中关系比上一年有所改善,有3/4的受访者表示喜欢美国文化。不过,美国也被列为对中国不友好的国家,约56%的人认为美国人不尊重中国。或许值得警惕的是,这种情绪有可能激变为愤怒。美中关系负载着沉…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中国在春秋战国之后最终走向“大一统”的普世帝国,而欧洲在罗马帝国覆亡之后就一直保持多国均衡的分裂局面?为什么中国长期以来国家权力保持着一种“超稳定结构”,而“公民社会”则始终无法孕育,而欧洲国家却能够发育出公民社会和宪政民主?美籍华裔学者、美国圣母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许田波(Hui,Victoria Tin-bor)的《战争与国家形成:古代中国与近代早期欧洲之比较》(以下简称《战争与国家形成》)一书试图通过构建世界政治的动态理论来解释这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1956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国务院下设中国旅游事业管理局和中国国际旅行总社,一班人马两块牌子(人们通常称为旅游局)。开展旅游事业的目的是,在政治上“扩大政治影响,宣传建设成就”,在经济上可以收一笔可观的“自由外汇”。旅游工作开始是学习苏联,接待的旅行者也多半来自苏联和东欧国家,后来发展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到1965年文革前十年,旅游局共接待了38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共约1.9万多人(有组织的旅行团),收入美元745,837,贸易卢布2,219,589。  相似文献   

18.
“律师是可以赚钱吃饭的,不能都靠国家来养。”这是6年前陈丕显在上海等地听取政法部门汇报时讲的一句话。6年后,广东的一批“靠自己赚钱吃钣”的新型律师们,挂出了一块“合作所”的招牌。 6年来风风雨雨,民办所开了又关。然而今天,它们终于走上了坦途。国家给饭为何不吃? 细说起来,新中国在50年代初就开始有了辩护律师。“文革”期间,律师制度被废除,直到1979年才重新恢复。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管理暂行条例》规定: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国人地区文化重建的几点看法——“江八条”发表一周年探索走向21世纪的中华文化黄枝连一年以前,即1995年1月30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了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的八点主张。其中,江泽民说,中华文化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  相似文献   

20.
“教育公平改革”风雷隐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2005年春,中国教育事业的地平线上,隐隐有风雷滚动。这是“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被废除的第100个年头。许多人不约而同地提出一个令人颇感苦涩的问题:“中国古代科举尚且能大致体现社会公平,而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国家还做不到吗?”早一年,联合国主管教育权利事务的特别调查员来华考察,离开时,她抛下一句把所有闻者当场噎住的评价:“在保证教育权利方面,贵国连非洲的乌干达都不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