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现阶段,由于公共危机的特殊性、公共危机决策环境的复杂性和公共危机决策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得我国公共危机决策的复杂性不断上升。在当前公共危机频发的时期,探讨一种更为有效的公共危机决策机制至关重要。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与公共危机决策机制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性,表现为层次性、适应性、共生性、开放性和非线性特征。构建基于CAS理论的公共危机决策机制有利于我们从复杂中寻找平衡。这对于我国政府提升应对危机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前公安危机决策中存在的凭经验决策、临危决断、按部就班决策、信息处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制约着公安危机的妥善处理。根据危机的发生、发展直到结束的规律,为妥善解决公安危机,需建立危机的防范机制、危机的信息发布机制、危机发生时的应对机制,危机结束后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3.
政府危机管理与常规管理不同,它具有紧迫性、风险性和决策非程序性的自身特性。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必须培养正确危机管理意识,建立健全危机管理法律法规体系,构建政府科学的危机决策机制,建立以绩效为基础的危机管理体系,强化危机管理培训教育。  相似文献   

4.
在大国主宰的国际社会里,中等国家的作用始终有限。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随着G20机制跃升为全球治理的首要平台,该机制中的中等强国借机参-9到全球决策进程中,崛起为全球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后危机时代,中等强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提升,但在我国目前的外交布局中没有中等强国的定位,因此我国外交布局需要调整,以适应变化的国际形势。  相似文献   

5.
选择性利用国际危机模式对危机决策进行系统的分析,有助于摆脱单一模式分析的困境,深化对危机决策的理性认知和把握.组织过程决策模式可以对危机潜伏期的决策进行合理的解释.李登辉访美是组织过程决策的结果.但随着危机形势的发展,理性决策、组织过程决策和官僚决策开始综合产生作用.在危机高潮阶段,危机决策成了纯粹的官僚决策的过程.在危机的不同阶段,与危机处理紧密相关的功能性部门在决策中发挥主导性影响.  相似文献   

6.
构建我国的危机决策和应急体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危机决策和应急体制是20世纪80年代以色列的政策学家叶海卡·德洛尔提出的重要思想,文章介绍了危机决策和应急体制的含义,分析了我国建立危机决策和应急体制的必要性,提出了全面构建危机决策的应急体制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论当前我国危机决策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危机管理本质就是危机决策。危机情境下 ,事态不确定、时间紧迫、信息有限、主体盲思、技术支持稀缺等因素制约了危机决策的决策过程及其效用的发挥。从发挥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提高决策者素质、加快信息系统现代化建设、发挥智囊机构的作用、更新决策技术与方法等方面论述了危机决策的优化途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反恐斗争形势的日益复杂、激烈和严峻,作为反恐危机管理的重要组织部分和重要内容,反恐预警越来越受到世界主要反恐国家的重视。反恐危机管理的重心由大规模恐怖袭击的“应急处置”逐渐向“危机预警”转移。与美俄等国相比,我国反恐预警建设方面不仅在整体上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而且与我国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远远不相适应。更为重要的是,不仅反恐预警是危机管理面临的新课题,包括反恐在内的我国综合性危机预警机制建设都需要在理论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上的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9.
危机决策是危机管理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我国建构危机决策系统 ,应侧重于建构科学的危机决策中枢系统、支持系统、信息系统和环境系统  相似文献   

10.
外国军事审判机制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两大法系国家以及俄罗斯的军事审判机制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在英美法系国家,军队指挥官在军事审判机制的运行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军事审判决策机制中决策组织的非常设性和军事化、通过军事审判程序机制实现军事审判监督;在大陆法系国家,军事审判机制实行平战分制、军事审判决策机制中决策主体的专业化、军事审判机制突出维护军人权益且兼顾军队秩序。而俄罗斯具有高效的军事审判机制、独立的军事审判决策机制、军地混合的军事审判程序机制以及完善军人权益保障机制。吸收外国军事审判机制的有益经验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我国的军事审判机制:培育法治理念是军事审判机制优化的基础、建立合理的军事审判体制是军事审判机制优化的关键、着眼本国军队实际是军事审判机制优化的立足点、设立先进的军事审判制度是军事审判机制优化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建立系统和完善的社会突发事件预警机制是现阶段我国构建应对社会突发事件政府危机管理机制的前提和基础。政府危机管理预警机制建设要注重采取增强人们的危机意识,加强法制宣传,制定应急管理预案以及充分的物质保障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突发公共事件严重威胁公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现代政府必须全面增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当危机爆发时尽量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我国政府在长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须从预警、决策、社会力量动员等九个方面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公共决策体制下,各种形式的专家论证实践如火如荼地展开,关于专家论证的各类规范性文件也相继出台。然而繁华场景的背后却隐藏着危机。所谓的“专家失灵”问题日益突出,一种新型的垄断性结构产生并得到巩固——“知识和权力”的垄断。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的交互性、即时性、海量性、社群性特征使得民意的传递渠道和方式、政府与民众的沟通方式、政府的工作行为方式在新媒体时代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而对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政府信息的透明度与公开度、政府形象的塑造带来挑战。面对新媒体的挑战,地方政府必须转变观念,提高对新媒体的重视程度;创新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提高对新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加强对新媒体舆情的监测和危机预警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5.
危机决策是危机管理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不断提高政府的危机决策能力,对于有效应对危机、提升政府危机管理的能力及增强政府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设并分析“危机事件危害周期示意图”,可以看出危机事件包括预警、应急与善后三个阶段,应从事前顸警、事中应急、事后善后这三方面入手采取措施,以提高我国政府的危机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16.
网络不仅能够及时的收集和快速传播危机信息,也可以急速扩大危机的影响,扩大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和规模。但是,在危机信息的传播与管理上,存在着地方政府的认识误区、信息传播机构的技术误区以及民众的选择误区等问题,使得在危机信息的传播中出现了诸如否定、漠视、反映迟缓等问题,阻碍了危机信息的传播与管理。因此,树立正确的危机传播理念,健全相应的危机信息机构和制度,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和引导以及培育公民的危机意识,对于网络环境下及时准确的传播危机信息,管理应对危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进而巩固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表面上看,欧盟主权债务危机和中国地方债危机是货币政策失控和财政政策失效的产物,两者都存在整体平衡掩盖了局部危机的特征,在法律治理上均存在刚性约束不足的问题。但中央(欧盟)与地方(成员国)的关系的非制度化,才是中欧爆发债务危机的共同根源。只有通过高级法确立中央(欧盟)与地方(成员国)的财政关系,才能根本上实现对债务危机的有效法律治理。  相似文献   

18.
政府公关危机在新的媒体环境下显示出多元的新特点。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兴起,政府的危机管理模式和公共关系受到新媒体环境的剧烈冲击。用三重危机源说结合社会燃烧理论可以将社会危机事件分解为形成、发酵和爆发三个阶段,网络媒体在每一阶段都起着加速传播和扩大影响的作用。因此,对三重危机源与新网络媒体环境并存这一背景的分析是探究新时期政府公关危机形成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政府公关危机研究的新视角所在。  相似文献   

19.
由于警察职业具有高强度、多应激、多风险等压力密集的特点,使民警个体可能较多地经历一些工作生活的创伤事件。民警暂时失去应对能力和心理失衡的心理危机状态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出现四种结果。为及时有效地为民警的心理危机状态提供组织支持,文章认为各地应在建立民警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的同时,确立心理危机干预的组织保障机构,形成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施预案,在民警深感孤独、痛苦和内心无助的特殊时期,及时给予心理疏导与组织关爱。  相似文献   

20.
公共危机事件共有突发性、紧急性、高度不确定性和极大危害性,这些事件不仅给政府管理敲响了警钟,也逐渐使人们认识到,维护社会公共安全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重庆家乐福踩踏事件说明了我们政府危机管理体系的现状及缺陷,应该建构一套有中国特色的政府危机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