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年伊始,斯里兰卡和平进程又向前迈出了一步,斯政府与反政府的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猛虎组织)之间的第四轮和谈1月6日至9日在泰国佛统府举行。双方在安置难民及战后重建等问题上取得了进展,但在解除猛虎组织武装的问题上双方的分歧凸显出来,随着和平进程继续向前推进,双方在今后的谈判中将不可避免地进入实质性谈判阶  相似文献   

2.
1994年末,深圳市常住人口已达335.51万人,离2000年400万人口的发展战略目标尚差64.49万人。如按此目标执行,则今后六年内每年必须控制人口增幅在2.97%之内,即将由近年的年增长量35万人控制在年增10万人以内(含四万出生人口),即劳动力投入要压缩在每年仅增加6万人的幅度才能确保这期间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这是一个非常严峻而又相当艰巨的任务。一、十五年来深圳人口发展与作用前十五年深圳的发展表明,占总人口87.8%机械增长的迁移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是显著的。尤其是劳动要素的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据用现代经济理论和投…  相似文献   

3.
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与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均对人类未来的演进提出了悲观的预期。面对今天的形势,我们重新审视这些理论,仍然可以引发一些新的思考,得出一些新的结论。《人口原理》强调的是粮食等生活资料对人口的制约(简称"以粮定口"),而《增长的极限》则拓宽到整个资源与环境对人口的制约,本文则对制约的因素又进一步明确与具体化到"以能定口"。研究认为,在人类能够对自身的经济行为进行适度而合理的控制之下,自然与生态系统不会遭到根本性的破坏,能够保持有序地循环,人类则可以实现永续生存与繁衍,但在能源领域则会有不同的表现。目前为止,人类尚未找出从根本上解决能源危机的技术或办法。当前的能源创新成果一是可再生能源,二是新型不可再生能源(或新型化石能源,如页岩气、可燃冰等)。前者因能源量的有限,不能满足人类对能源的巨大需求,而后者毕竟要被耗竭,目前的创新只是推迟危机的到来。一旦所有化石能源被耗竭,人类只能依赖有限的可再生能源来维持生产与生活,而有限的能源量只能维持有限的工业规模以及运输与服务规模,只能提供有限的粮食等生活资料,养活有限的人口,这就出现能源量决定人口量的问题,即所谓"以能定口"。一旦出现"以能定口",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将发生重大转折或转型,并可能有不同的演化路径。人类社会将如何演进?人类未来是否一定悲观?通过提出和讨论这些问题,对未来进行某种合理规划,未雨绸缪,化消极为积极。  相似文献   

4.
5.
向四化进军的中国人民,背着一个沉重的包袱:人口太多——达到了十亿。可惜,并不是每一个国民都意识到这个包袱的沉重份量,但是,有识之士们却在为这个棘手的问题而焦虑。 七十年代以来,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由一九七○年的千分之二十六下降到一九八○年的千分之十二以下,十年累计少生了六千多万人口,初步扭转了人口无计划生育的局面。 但是,一九八一年却传来了一些令人忧虑的新消  相似文献   

6.
郑众 《瞭望》1989,(13)
不久前,全国政协教育文化委员会和北京市政协高等教育组联合组成的调查组,在首都10所高校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调查。随后,全国政协文化委员会还专门召开一次常委会,就调查到的问题组织了讨论。这次调查和讨论的情况,现已汇集成书面报告送交到政府有关部门。 (一) 教育经费投入与物价上涨不同步以致相对减少,是当前高校出现困窘的普遍原因。 1985年至今,国家教委每年以每生平均拨款指标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对北京市未来人口趋势作充分预测的基础上,采用教育生命表技术估计北京市未来各级教育毛入学率等指标,结合人口预测结果预测未来北京市各级教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瞭望》1989,(8)
中国自70年代初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以来,人口增长得到显著地控制,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注目。然而,到70年代末尤其是进入80年代以后,中国人口增长控制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所以当前应当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清醒而积极地迎接新的挑战,思谋新的对策。 中国人口增长控制在80年代出现的新情况,概括地说就是,自1979年以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改革,既推动了农村经济的振兴,也在客观上强化了  相似文献   

9.
到本世纪末,必须力争把我国人口控制在十二亿以内。完成十二大提出的这个人口控制目标,是实现“两番”的重要保证。到一九八二年七月一日,我国大陆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人口和现役军人已达十亿零八百一十七万多人,比一九四九年底的五亿四千一百六十七万多人增加了四亿六千六百五十万人,平均每年增加一千四百三十五万人。三十二年半全国人口增长了百分之八十六,  相似文献   

10.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努力提高人口素质,这是我们党和政府为解决我国人口问题而提出的一项基本国策。这是由我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在人口问题上,我国的具体国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口多。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989年4月14  相似文献   

11.
商冬玲 《理论导刊》2000,(11):36-37
人口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如何正确认识人口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我们存在很多的困惑和疑问,最切身的感受就是中国人口太多而在一些西方国家,人们又会感叹:他们的人口太少了 !像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及欧洲一些国家有鼓励移民、鼓励生育的政策。那么,到底一个国家人口是多了好 ?还是少了好 ?这个问题,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历史发展条件,不能脱离一定国家的特定国情。   一、人口与社会发展   我们考察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时,必须把握三个基本点:   其一,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要实现计划生育目标,必须有一套得力的人口控制机制。所谓人口控制机制,这有宏观微观之分。从微观来讲,主要是指在以家和户组成的村庄为基本单位的层面上使直接的人口生育在经济、社会各个关系之间形成有效的直接控制。它包括家庭经济发展和家庭生活的需要在家庭小环境中能自觉地控制人口,农村形成了良性运行的控制人口的微观机制。微观机制,在农村人口控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人口生育首先是在家庭中进行的,主要地直接地表现为由夫妻双方组成的家庭而产生的一种生育行为。家庭夫妻的生育行为既要受到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更重要的是由家庭小环境的直接制约和支配,是由家庭所处的经济社会环境而形成的生育观念所决定  相似文献   

13.
面对我国人口生育的第三次高峰,我想着重谈谈人口增长与劳动力就业之间的关系。 从人口这一端说来,15—59岁或15—64岁人口一般称生产年龄人口。在数量上它比15岁以下少年人、6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都多,所占比例最大;在地位上,只  相似文献   

14.
生产资料公有制本身并不能使人口发展从盲目的状态过渡到有计划的状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制定一系列人口有计划发展的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等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马安 《瞭望》1982,(12)
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发表以后,一位驻华外交官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们对控制人口增长是否有信心? 我们说,从这次人口普查手工汇总的主要数字可以看出,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且清楚地显示出一些特点。我们将这次普查同一九六四年第二次人口普查的主要数字加以对比,就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经过加倍努力,是可以力争在本世纪末把人口控制在十二亿以内的。 一九八一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从一九六三年的千分之三十三点五,降低到千分之十四点五五。也就是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从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6.
再有十九年,人类社会就要进入科学家早已作过无数美好预言的年代:二十一世纪。在即将敲叩新世纪大门的时刻,人们可以欣喜地发现:现代文明已经使人类过去的许多幻想变成了现实。但是,人们也不得不忧虑地注意到,人类未来的居住环境,正面临着很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7.
陈晓 《民主》2002,(11)
多年来,徐州市小海燕记者团以素质教育为主题,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利用寒暑假、星期天,走向社会,奔向大自然,到祖国的边远地区,吃苦锻炼。目前徐州市小海燕记者团已成功举办了“走进大西南”、“西部万里行”、“情系北京”、“党在我心中”、“新世纪科技之梦”、“挺进大别山”、“寻找抗日  相似文献   

18.
《理论视野》2010,(1):63-64
《华商报》2009年12月28日刊登马九器的文章指出,近期有两个调查惊心动魄:一是武汉大学一学生团队对武汉市300多名即将毕业的初三年级农民工子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初中毕业后,选择继续上高中的同学只有18%,而上技校和职高的占72%,  相似文献   

19.
《瞭望》1990,(51)
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兼新闻司司长李肇星,日前就一年来中国的外交活动和中国对当前重大国际问题的政策答本刊记者问,全文如下: 问:90年代第一年即将过去。你对一年来我国外交工作的成就有什么话要说? 答:1990年,我国的外交工作十分活跃,对外关系取得了新的发展和突破,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我们严格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断改  相似文献   

20.
郭文婧 《民主》2014,(1):59-59
<正>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在2013年12月23日召开的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上,市长王安顺、市委书记郭金龙都表示要坚决遏制人口无序过快增长,要切实把北京常住人口增速降下来。人口必须与城市发展相适应,人口过于庞大,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