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2004年以来,政府为抑制房地产市场失灵,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但并没有根本性的解决房地产秩序混乱的问题。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不力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本文关注的是政府在进行房地产宏观调控过程中其具体措施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问题,试图在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进行法律评析后得到深层次的启迪和思考,为完善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提供一个法律意义上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2004—2007年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2007年是房地产宏观调控年。在这几年里,国家通过一系列的土地,金融等政策对房地产业进行了调控,这些政策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也有的没有达到一定的效果,本文对这几年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成效及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并对未来的调控重点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3.
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措施不断加强,但无但无论如何,我们始终不应忘掉,政府应依法行政,政府的最终目标是建设法治政府。因此,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也应依法进行,甚至应将经济宏观调控措施和政策纳入法治的轨道,唯有如此,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分析与研究我国房地产业宏观调控政策的效应,及公共政策对我国房地产市场运行的影响,试图为我国房地产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一些理论依据与可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影响房地产供给和需求的角度选择相应的指标对青岛房地产市场发展状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同时结合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实证分析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对青岛市居民买房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宏观调控政策明显的遏制了居民的买房行为,降低了居民对住房的有效需求。在一系列宏观政策的调控下,房价有较快实现回归理性水平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2006年是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出台政策最多和调控力度最大的一年。调控后的房地产业的政策环境、市场情况、价格走势和消费心态等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对这些变化进行深入研究并对我国2007房地产走势进行相关分析,对房地产管理和市场人士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抑制过热的房地产投资活动和稳定房价,国家进行了数轮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接连出台了多项宏观调控措施,涉及投资、信贷、财政、税收等多方面。但是,部分宏观调控措施存在违反现行法律等一系列现象和问题,违反法治理念,直接影响了调控的效果。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关系国计民生意义重大,有必要将其纳入法治轨道,增强宏观调控的正当性与权威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房地产投资过热、市场价格上涨过快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点。房地产市场价格过快上涨甚至出现泡沫化趋势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政府宏观调控的成效取决于政府和政策两方面的可信性。由于市场手段与民众的居住权目标存在天然的矛盾,制度建设必须与宏观调控并行。  相似文献   

9.
房地产宏观调控下,银行业房地产贷款回收面临巨大风险,并波及房地产企业和个人购房者的利益。因政府采取宏观调控措施导致的风险不应认为属于市场风险,市场各方参与主体应公平、合理地分担因调控所导致的损失。政府应检讨房改政策的失误之处,承担政府在住房保障问题上应负的经济和社会责任。应废除商品房预售制度,实行现房销售,改变房地产企业从事房地产开发的资金来源结构,使其承担应负的经营风险。立法、司法应遵循经济运行规律,保持独立性,避免受政策干扰。  相似文献   

10.
中国住房保障问题:社会政策的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住房问题上,社会政策(住房保障政策)与经济政策(房地产政策)的划分很重要。房地产属于经济政策的对象范畴,而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则要靠住房的社会政策,亦即住房保障政策。政府应该管的是住房,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而房地产的发展则是市场的事,政府在其中的职责只在于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1.
日前,美国次贷危机的负面影响波及全球,而造成美国次贷危机的直接原因便是住房信贷的崩溃。由此可见,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是保持房地产市场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从宏观调控法理论和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入手,基于房地产市场上的不同主体存在的利益冲突以及出现的问题,引入博弈分析的方法,提出了调控房地产市场对策的大体方向。重视瓜平与效率的关系,重视社会公共利益,重视发挥社会中间层的作用,以期为房地产市场的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2.
房地产宏观调控效果研究——地方政府行为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政府是房地产市场中的重要参与者,是房地产市场的主体之一.本文通过对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的行为分析,探讨了其对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影响,并构建了地方政府与中央的博弈模型,在对双方博弈行为的阐释中找到地方政府的行为根源,为中央的政策制定实施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学界对房地产市场监管法没有深入研究。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有共性但更有不同的调整范围和手段。房地产市场监管法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和目标,可以从市场监管、危机处置、信息公开和房地产金融监管层面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14.
2006年我国经济金融在加强宏观调控中取得了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如何改善宏观调控、防止流动性过剩、防止房地产泡沫、防止股市风险和金融机构如何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节约资源、防止跨国公司对我国某些产业的绞杀和垄断等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如何看待当前的经济形势,如何认识和理解这一时期来的宏观调控措施,关系到能否正确贯彻落实有关政策要求,关系到究竟能否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防止通货紧缩和遏制通货膨胀都是宏观调控。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经济发展的过程,无论是说它经过了三个周...  相似文献   

16.
新健康地产,是一种更为科学的全新居住状态,是国际地产的发展趋势,房地产行业起步之初,由于几十年积淀下来的商品房供应短缺引发了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市场空前繁荣。其后,随着国家1994-1997年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房地产开发泡沫中诞生的各类房地产开发企业受到了彻底的洗礼。进入21世纪,尽管房地产中比重最大的住宅产业已被列为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上世纪末中国经济“软着陆”后启动内需的重点发展产业,但与十几年前所完全不同的是,随着市场的规范,以及消费者的日益理性和成熟,房地产已不再是一个仅仅靠投机就可以获利的行业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房价持续上涨,房地产市场参与主体的利益博弈格局和博弈程度日趋激烈,市场发展趋势扑朔迷离,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既是国家通过货币政策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执行者和政策传导者,作为市场中的经济利益主体,又是参与市场利益分配的经济人,银行在与政府、开发商和购房者的博弈中,其经济行为关系着自己作为独立经济利益市场主体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着宏观政策的调控实施效果预期。本文运用博弈论和理性预期理论对银行与房地产市场参与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和银行业务模式行为对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摘荽:基于温州市近五年房地产市场的交易数据,进行现状分析,结合中央和地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及其对温州市的影响。研究温州市房地产市场,旨在提供可行性的建议,供地方政府进行房地产调控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当前宏观调控政策困境下的制度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观规制职能的宏观政策化是新一轮经济周期以来宏观调控政策的新特征,但从当前经济运行态势看,其调控效果并不明显,从而使宏观调控陷入新的困境。这表明,无论调控政策与手段如何完善、改进,如果缺乏相应制度的保障,宏观调控不可能切实有效,因此,制度转型亟待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20.
郑州市房地产业发展的总体态势是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实现郑州市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认识,解放思想;不断完善房地产业的相关政策;建立资源节约型的房地产体系;引导人们选择适度的消费模式;控制城市人口适度增长,实现房地产业与人口、资源协调发展;大力加强宏观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