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迫切要求建立和完善司法鉴定制度。针对司法鉴定管理与使用相分离的情况,要研究建立司法鉴定使用与管理相衔接的运行机制,以便司法鉴定制度能够在促进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防止冤假错案、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以司法鉴定"运行机制"的有关实践为基础,研究在建立统一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进程中的问题,就进一步改革完善司法鉴定制度和加强改进司法鉴定工作提出相应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司法鉴定制度改革与完善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重点。科学合理的司法鉴定制度有利于认定案件事实,保障法律正确适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问题的决定》(以下称《决定》)实施以来,司法鉴定制度改革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在司法鉴定与诉讼制度、证据制度的衔接、相关制度的健全、传统观念的转变等方面仍需完善。本文就完善司法鉴定启动程序、司法鉴定权威性、鉴定人执业制度、执业监管制度的完善作了重点论述。  相似文献   

3.
司法鉴定对于诉讼中涉及到的专门性问题的认定至为重要。本文从比较法的角度对司法鉴定权的归属、司法鉴定人的诉讼地位和司法鉴定人的法律责任等三个方面对司法鉴定制度进行了论述,明确提出在我国进行司法鉴定制度改革时应将司法鉴定权授予人民法院行使,对司法鉴定人适用交叉询问规则以及完善司法鉴定人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司法鉴定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基础上,就深化司法鉴定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健全完善司法鉴定行政部门与司法鉴定行业协会相结合管理机制、司法鉴定管理与使用衔接运行机制,就建立完善司法鉴定人管理制度、司法鉴定执业责任制度、鉴定意见评价机制和争议解决机制,就推动司法鉴定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新思路、新办法。  相似文献   

5.
司法鉴定亟待专门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中对涉及专门性问题聘请有关专家进行检验和评断的活动。随着我国审判制度的改革,司法鉴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现有的有关司法鉴定的规定尚不完善,影响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司法鉴定制度存在的种种弊病,并建议建立适合我国国情,适应诉讼结构改革需要的完善的司法鉴定制度。  相似文献   

6.
《决定》的得失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决定》已经实施五周年了。在此之际,对《决定》五年来的施行情况进行回顾,总结《决定》对我国司法鉴定体制及相关问题所做改革的得失.为今后明确司法鉴定体制改革的方向、完善司法鉴定活动管理中的有关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潘广俊 《法治研究》2012,(2):126-131
司法鉴定制度是我国司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属性是合法性、中立性、客观性。我国的司法鉴定管理经历了职能部门管理、混合管理到司法行政部门统一管理三个阶段,目前已取得长足进展,但仍存在统一管理并未真正实现、准入淘汰机制不够完善、缺乏政策扶持等问题。本文还结合浙江省的实践.提供了可供借鉴的五大司法鉴定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司法鉴定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基础上,就深化司法鉴定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健全完善司法鉴定行政部门与司法鉴定行业协会相结合管理机制、司法鉴定管理与使用衔接运行机制,就建立完善司法鉴定人管理制度、司法鉴定执业责任制度、鉴定意见评价机制和争议解决机制,就推动司法鉴定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新思路、新办法.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司法鉴定工作提出"健全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完善鉴定人出庭制度"等改革任务。随着依法治国方略深入推进,司法鉴定行业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继续深化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严格落实各项司法鉴定改革制度,不断创新是当今司法行政机关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任务。结合司法鉴定管理工作实践,剖析当前司法鉴定管理工作存在问题,提出新时期进一步推进司法鉴定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栏 目 期数 (总期数)专家论坛鉴定机构的中立性与制度改革陈光中1 4制度改革论我国司法鉴定立法应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张玉镶 宫万路14公正:司法鉴定制度改革与完善的最高追求樊崇义 陈永生14论科学证据的采纳与采信何家弘 刘晓丹14论“司法鉴定”的名称及其适用邹明理14论司法鉴定机构的设置常林 王宁敏14关于司法鉴定制度改革发展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刘亚 霍宪丹25构建我国司法鉴定程序制度初探沈敏25司法鉴定的概念及本质属性研究孙业群25加强司法鉴定队伍管理,推进司法鉴定体制改革王雪梅36论司法鉴定人资格常林36中立抑或对立…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中外法医鉴定制度的比较和分析,剖析出我国法院法医鉴定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现状之成因进一步探析.全文从法医鉴定结论之证据属性及现状成因二个方面来论述我国法院去医鉴定制度必需重构的理由,并对鉴定制度中鉴定机构、鉴定人制度、鉴定结论采信方面提出了重构的模式及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学从业人员加入到法医学鉴定的队伍中来。在这种大趋势下,一个极易形成的误区就是把医学鉴定与法医学鉴定混淆起来。事实上,两者虽然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但毕竞有本质的不同。医学鉴定重视的是损伤本身,而法医学鉴定则是在医学鉴定基础之上,从法律规定的角度为损伤定性。因此,要求我们的法医学鉴定人既要重视医学知识的培训和提高,也要学习法律知识和法医学知识,才能更好地完成司法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13.
诉讼模式的改革使得产生于强职权模式下的传统司法鉴定体制与新庭审方式的矛盾日益突出,司法实践中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我国司法鉴定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司法鉴定也亟需立法。近年来,有关引入英美法系专家证人制度的改革构想成为我国司法鉴定制度改革中的热门话题.但在我国不宜引入专家证人制度。  相似文献   

14.
2007年是司法行政机关全面履行司法鉴定管理职责,加强管理工作,规范执业活动的管理年。建设年,也是实现司法鉴定体制改革要求的关键一年。各级司法行政机关把司法鉴定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抓管理、打基础、促发展”上。为促进法医类、物证类和声像资料类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的规范和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本文对“三大类”司法鉴定情况作了统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遴选国家级鉴定机构是进一步深化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也是完善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的一项严肃的工作。遴选应当坚持依法进行、中立公认和合理布局原则。遴选委员会在坚持遴选基础性条件和确认标准的前提下,应当经过推荐、考评、确认和公告等程序进行,旨在使被遴选的国家级司法鉴定机构具有权威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司法鉴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司法鉴定机构的中立性要求引发了司法鉴定机构的大批产生。高等学校在成立司法鉴定机构的过程中有其天然优势。同时成立司法鉴定中心对于高等学校来说不仅存在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对于学科发展和教学活动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刑事技术、刑事技术鉴定与司法鉴定作为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和阶段的产物,因其自身技术手段应用的结果被理论与实践模糊与混用而衍生弊害,影响了"侦查的科学化"、制约了"审判的科学化",甚至阻碍了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深化。对其模糊而混用的成因与流变进行追溯、考察发现,对它们在技术涉及的范围、可靠程度及其结果的功能上的差距,应当予以区分。在深化司法鉴定制度改革过程中,除应对刑事技术、刑事技术鉴定与司法鉴定在理论上作出初步界分外,还需要建立司法鉴定技术准入制度及淘汰制度、刑事技术鉴定向司法鉴定的转化机制以与之调适。  相似文献   

18.
The medicolegal system relies on the ability of experts and non-experts alike to make judgments about expertise and use those judgments to reach consequential decisions. Given the lack of standard criteria, mandatory certification, or licensure for establishing expertise required to practice forensic anthropology and testify as an expert witness, we sought to understand how individuals assess and identify expertise in forensic anthropology by using a social science tool called the Imitation Game. This tool assesses immersion in a specific area of study via discourse, with the premise that some individuals lacking expertise themselves imitate or attempt to pass as experts. For this project we recruited volunteers with varying expertise in forensic anthropology to participate in interviews which asked questions about the practice and structure of the discipline. Those interviews were transcribed, anonymized, and evaluated by other recruited individuals with varying expertise in forensic anthropology. Results found that judges who were experts in forensic anthropology performed better than non-expert judges in determining who was not an expert in forensic anthropology based on their anonymized responses; however, nearly half of the non-experts were still able to pass as experts in forensic anthropology. The difficulties in assessing expertise based on discourse interactions demonstrates the value and need for well-defined credentials and mandatory certification to practice forensic anthropology.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accurately identifying expertise in forensic anthropology may be challenging for both experts and non-experts, especially when relying solely on interactional expertise rather than formal assessments of competency which directly elucidate contributory expertise.  相似文献   

19.
司法鉴定改革已经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十余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实施以来。司法鉴定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本文就司杀鉴定改革的社会价值与发展方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展示了司法鉴定改革对其他社会改革的启迪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