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西方法治主义传统的借鉴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人类政治文明宏观视角,突破阶级本位和民族本位思维路径,以人类本位为基本思路分析论述西方法治主义传统的形成条件、进程及可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政治思想中权威主义以祖先崇拜、圣人崇拜为主要特征,其目的就是要圣化专制王权的统治者,维护并巩固封建统治;人文主义则是着眼于民众,其目的是臣化民众,造就一种依附性的人格,一种封建统治下的顺民。  相似文献   

3.
思考二十一世纪的新亚洲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毅 《外交评论》2006,(3):6-10
早期亚洲主义源于亚洲国家的政治和学术精英对由西方列强入侵而引发的民族危亡和亚洲前途命运的思考,这种思潮在日本逐渐异化为侵略和独占亚洲的借口和工具。冷战时期是亚洲主义的过渡期,万隆会议使亚洲主义得以复苏,但冷战大环境、亚洲国家间的分歧等因素很快使刚刚复苏的亚洲主义陷入停顿。受欧洲一体化成就的刺激,亚洲主义在上世纪80年代有所发展。冷战后,在亚洲区域合作进程中培育的亚洲意识已经成为21世纪亚洲主义的先声;与此同时,新亚洲主义也具备一些经济、安全、文化、区域化等层面上的基础。新亚洲主义应是合作、开放、和谐的亚洲主义。  相似文献   

4.
从天下主义到和谐世界:中国外交哲学选择及其实践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下主义立论重点不完全切合当前中国外交的现实需要。在文化本原上,天下主义始于《易》,成于老庄,行于春秋,汉儒的天下主义只是在制度和形式上一统了天下。近代中国天下主义与西方民族主义相遇是败在社会文明形态落后上,而不是中华文化特质上。现代中华思想已由多种元素构成。中国社会伦理道德正快速走向现代化、多元化、复合化。诸如现代性和主体性及主体间性给现代国际社会带来的种种问题,一定会在发展中得到解决。中国在基本完成塑造现代政治民族的任务后,反过头来重新认识和肯定自己固有的文化,向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复归,将缩小中国与国际社会在政治上的差异,促进中国与现行国际体系主导国战略合作关系的发展,加强中美两国在维护世界、地区和平与稳定方面的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5.
社群主义是一种坚信人的社会性、毫美性的学说,这一学说坚持社群优先于自我和个人。围绕权利与德性的关系,社群主义对新自由主义倡导的“权利优先于德性”做出了批判,并提出了“德性优先于规范”的主张。在道德运行的机制和目标上说。新自由主义权利伦理与社群主义伦理具有各自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全球主义与区域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冷战后同时发展的重要的国际关系现象,学术界对两者关系主要有"冲突论"、"兼容论"、"过渡论"三种看法.出现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区域主义的理论发展滞后于实践.区域主义的初始内涵是民族主义的体现和放大,经过旧区域主义和新区域主义,封闭性的区域主义和开放的区域主义等不同阶段对区域主义内涵的改造,其当代内涵与全球主义日益接近.新帝国主义披着全球主义外衣为殖民主义张目,对区域主义造成一定冲击,我们在推进区域主义和全球主义的同时,应坚决反对新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学、政治学和行政学的相关研究中,"制度"一直是相对时髦的词汇之一。在某种程度上,"制度"就是一些依靠各种禁止不可预见行为和机会主义的规则。从制度研究的角度出发,很容易想到与之相关的旧制度主义、行为主义和新制度主义理论。作为当前国际社会政治科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新制度主义这一新的研究范式,既是对旧制度主义理论的跨越,又是对行为主义范式的批判。我们知道,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下,政府进行公共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公民社会的发展。本文意在从制度界定出发,分析新制度主义的由来及理论派别,并以此为视角介绍当前我国政府决策存在问题的思考,最后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8.
新康德主义对人本心理学方法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心理学界将现象学和存在主义作为现代人本心理学的主要哲学基础,很少注意到新康德主义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新康德主义的基本哲学观点,阐明它对现代人本心理学方法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信息革命极大地推进了虚拟经济的发展.从广义上讲,虚拟经济是创造和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经济,具有的是信息本质而非物质本质.虚拟经济中的金融活动在当代日益呈现出信息主义的特征,财富的飞速增长不再取决于实体经济而是取决于金融信息活动,体现出一种信息比实物更重要的新的经济哲学.但金融危机和经济泡沫的出现又最终表明,虚拟经济不可能脱离实体经济,经济活动的过度虚拟化不利于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了伯恩施坦主义思潮,以卢森堡为代表的左派革命家同其展开了斗争.在论战中,卢森堡揭示了伯恩施坦主义的思想渊源,实质、社会阶级基础和思想内容,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但由于多种原因,卢森堡的理论也有些局限,不过这些局限被列宁所克服.研究卢森堡同伯恩施坦主义的斗争及其列宁的相关论述,对于总结第二国际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教训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政府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试论社群主义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群主义从社群整体的角度出发,尖锐批判新自由主义的个人至上价值观、普遍主义正义观、机会平等观、中立的国家观。社群主义的复兴进一步促进了西方政治哲学的繁荣。然而,在充满利益纷争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德性社群带有很大的虚幻性。社群主义只不过是由于不满自由主义而引发的理论憧憬。它不是替代而是对自由主义片面性的补充。  相似文献   

12.
人本主义与神本主义的基本出发点有着本质不同,而两者区别于彼此的差异也是各自合理性和局限性的由来。笔者之意不在论述世界本原问题,而是通过两者立场与价值观的比照。拟在法哲学的语境下为其回溯历史并为其在司法领域的前路做出一些基本的判断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法律以诸法合体,以刑为主为体系构架,重刑主义是贯穿我国刑法史的显著的法律特征,我国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和重农抑商的经济传统使得这一特征有着深厚的基础。重刑主义的推行虽然有利于维护当时的统治秩序,但并不符合法律的本质,违背了刑法的目的,应克服重刑主义对我国刑法的不良影响,在严而不厉的刑事政策的指导下,倡导法律健全发展及轻刑化。  相似文献   

14.
文化普遍主义和文化特殊主义的对立 ,是它们各自所代表的社会文化思潮及其所反映的特定的个人利益和民族国家利益的对立 ,因而具有物质和精神方面的侵犯性和自卫性。从文化个体生成论的角度来看 ,不同的文化都是处于不同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之上的现实的人 ,在其历史文化传统和具体社会实践基础上进行各种建构过程的产物 ,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彼此对立的你死我活的静止关系 ,而是前后递进、不断相互吸收和取长补短的生成发展关系。这种对于文化发展的辩证运动的理论视角 ,有利于我们扬弃文化普遍主义和文化特殊主义的对立 ,为全球化环境下的文化沟通和文化对话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转型时期,西方传入的物质主义和中国传统价值观并存且冲突,它们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以云南四所高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物质主义与传统价值观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发现物质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负面影响,而“传统价值观”对其有着正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西方实质主义司法的兴起,有其社会背景和文化原因,它是司法客观性危机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实质主义司法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实现路径,其解决纠纷的机理在于利于社会心理的宣泄、和谐秩序的构建、利益冲突、心理诉求的平等关注、对弱者利益的关怀。  相似文献   

17.
新宪政主义视野下的信访制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访制度的形式悖论及其存废之争,使信访制度的变革正处于一个紧要关口。新宪政主义具有宪政主义的一般价值,而且相对于传统宪政主义更具有实用性,应该将信访制度置身于新宪政主义的大视野中,理顺信访思维,设计出符合新宪政主义精神的信访制度。  相似文献   

18.
联邦制是美国的政治传统和现实 ,但联邦与州及地方的权限关系 ,则随着美国政治、经济的形势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执政 ,在联邦与州两者之间的权力划分上都主张实行联邦主义 ,即必须在中央和地方进行分权。不过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是以中央集权抑或中央放权为价值取向 ,象驴两党的政治哲学却存在着明显分歧。尼克松主张要改变罗斯福“新政”以来所形成的中央集权的倾向和态势 ,还权于州、还权于民 ,并实行税收分享 ,是为“新联邦主义”。本文拟对“新联邦主义”的提出及发展过程、实质和影响进行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对复印件主义公诉方式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复印件主义公诉方式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尚未根除法官的预断与偏见 ;侵害被告方全面获悉被控证据权 ;滋生“埋伏审判”等弊端。建构科学的符合诉讼规律和公正价值的公诉程序势在必行。为阻断侦查与审判的承继关系 ,强化审判中心地位和辩方的防御能力 ,需要改造公诉方式 ,确立起诉书一本主义和证据展示制度。  相似文献   

20.
关于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之所以在中国学术界长期处于被批判的地位,其根本原因在于错误地解读和引申了科尔施、梅劳·庞蒂、佩里·安德森等人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论述。在理论研究中,应当联系西方的社会运动、西方的哲学运动,科学地评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性质,并给予正确的理论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