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丁 《台声》2014,(2):100-103
文化——民族之根,思想之髓,生息之脉,国运之气象。安徽萧县,历史悠久,古誉“文献之邦”,今称“中国书画艺术之乡”。那里的山山水水孕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大师,全县擅长丹青者2万余众,更有刘开渠、朱德群、王肇民等著名艺术大师由此走出。1955年,李景祥就诞生在人杰地灵、艺术土壤厚重的安徽萧县。幼承家训的小景祥,尤爱书画且天资灵动聪慧,年少即学有所成。1973年,中央办公厅将李景祥调入北京。  相似文献   

2.
田柯 《前进论坛》2009,(9):56-57
家庭熏陶,给他遗传了艺术的天分;下乡插队,为他提供了艺术锻炼的天地;招工进厂,让他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聆教名家,使他学到了书画艺术的真谛;壁画研究,他在艺术创作的领域独树一帜;创办研究院,他用毕生的心血在探寻民族文化精髓的道路上默默地前行。他,就是著名书画家袁方。  相似文献   

3.
王鸿钧,1946年12月生于天津,现任中国戏曲学院成人教育部副主任,长期从事戏曲教育管理工作,喜爱书画艺术。书法主要选临颜真卿(多宝塔)字帖,尤其喜爱楷、隶与行草,国画主攻花鸟大写意,包括鱼、虾、蟹、鸡、鹰等。作品被海内外名人收藏。现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北京书画艺术研究会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印坛中,徐谷甫先生的成就可谓有目共睹。作为西冷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他曾先后师从篆刻名家徐璞生、叶潞渊、钱君訇、韩天衡,并在继承赵叔儒一派的印风中多有创获。徐谷甫尤其擅长圆朱文、汉铸印和鸟虫篆,篆法方圆合度,章法谨严精到,用刀干净利落,充分展现出作品的工稳细腻、湍庄浑朴之美。此外,他还致力于著述,编著出版了《鸟虫篆大鉴》、《鸟虫篆全书》、《徐谷甫刻心经》、  相似文献   

5.
姜志雄  姜青辰 《前进论坛》2012,(6):48-49,66
初识植绒壁画创始人倪继周先生,是在23年前,在继周先生的香山画馆里,看先生在黑色的植绒布上作画……倪继周先生不是“科班”出身,但他生于一个美术世家,从小就受到艺术熏陶。他爱画画写写,书画让他废寝忘食。有时,睡梦中也常常梦见画画,梦醒了半夜三更爬起来,开灯作画到天明。  相似文献   

6.
欣生 《黄埔》2010,(5):28-30
1986年,工人日报以《他拥有脚下一片土地》为题,报道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方知今先生执着追求文学创作,终于成为知名作家的坎坷历程。  相似文献   

7.
战火纷飞,兵荒马乱,乡村小女孩偷偷读书学文化,并迷上了看小说。一部巴金的小说《家》令她如痴如醉,被国民党兵撕碎时,她咬牙切齿:“你撕了,我写!”从此她便迷上了文学创作。退休后,她边做厨娘边写作,已发表文学作品127万字——  相似文献   

8.
苑阳  张群 《小康》2006,(12):80-81
藏家有云: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圆霖的观音菩萨。可见圆霖大师善画观世音大士,又可知藏家是如何喜爱圆霖大师的书画。圆霖大师俗姓杜,名振山,笔名大雄山人,别号山僧。1916年生于安徽,至今已有90高寿。虽近期颐之年,但老人耳聪目明,齿龈坚固,思路敏捷,幽默风趣之天性仍在。大师少时早慧,并亲近佛门,尤为喜爱书画,闻名乡里。20岁时拜民间画师刘启唐习画,22岁时结交皖北名宿梅雪峰,并参加宿县书画社,曾作《慧可断臂图》,初显慧根。后只身游走名山大川,结交贤达之士。其间出皖豫、过川鄂,又在洛阳师从李荔贤、刘桂林两位画家,画艺益精。后至沪…  相似文献   

9.
初见纪金锋,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无法将眼前这个拥有着一副瘦小的身躯和农民般朴素打扮的人,与我们所理解的"艺术家"、"企业家"这两个词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有人问美术史论家、书画家刘曦林以何为业?答曰:“糟蹋纸,周一至周五糟蹋稿纸,周六、周日糟蹋宣纸,仅此而已。”一句笑谈却概括了他一生的艺术求索之路。  相似文献   

11.
王文江 《协商论坛》2007,(11):40-40
干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对于书画艺术矢志不渝努力探索,对待他人充满诚心和爱心。这是大家对洛阳市西工区政协委员、区政协文史委主任、中国当代书画家联谊会理事、洛阳书画院副秘书长党振成共同的评价。众多的头衔和荣誉环绕着党振成,已步入不惑之年的他谈吐文雅,朴实  相似文献   

12.
何明 《台声》2006,(6):58-61
树高百尺犹有根,水流千里终有源。为了加强两岸文化交流,深入展现重庆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及直辖市风貌。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华艺出版社和重庆市台湾同胞联谊会联合举办的“海峡两岸作家西部采风活动”,于2006年4月18日-25日在美丽的山城重庆举行。来自两岸的知名作家、台湾记者和相关人员三十多人参加了这次活动。4月18日,台湾作家爱亚、师琼瑜、颜艾琳等跨过海峡,飞抵重庆,开始采风之旅。感受巴渝文化4月19日,活动正式拉开了序幕。在重庆中天大酒店会议厅举行了“两岸作家西部采风活动”欢迎会,欢迎会由重庆市台联会长吴凯琦主持。…  相似文献   

13.
"淡泊名利"是古今中外许多名人雅士所推崇的生活理念,也是古今许多高寿者谈论的长寿秘诀之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真正一生从理念上行动中能始终做到"淡泊名利"者确是为数不多。在纪念著名书画家顾莲邨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我深切体会到顾老是一位志向高远、诚心待人、好学刻苦、不计名利、任劳任怨、为人师表的好师长,我深深感怀到"一生淡泊名利、千秋高风亮节"是顾莲邨先生一生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4.
周颖南,一个和蔼可亲的老人,生于福建仙游,青年时代告别故乡,飘洋过海,印尼发迹,新加坡成名。胼手胝足,砥砺奋斗,亦文亦商50余年,开创了不平凡的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15.
冷菊 《创造》2014,(8):70-71
正拥有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以自己的努力奉献社会的人生,是最美丽的人生。创造历史的是人,创造人间奇迹的也是人,决定社会科学发展的最终还是人。所以要实践党的群众路线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是人。俗话说:人各有志,千人千面。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不同的追求。有人爱权势,对地位的升迁患得患失;有人嗜财如命,对金钱的得失耿耿于怀;有人爱灯红酒绿、美女咖啡、门庭若市的热闹,而有人却钟情孤舟独钓的清寂……不过,不管是什么样的追  相似文献   

16.
今年的五四青年节,温家宝总理视察北京师范大学时指出,“我们今天讲民主,就是让人民当家作主”,“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就是要让每一个人都能在平等、公正、自由的环境中全面成长;就是要把发扬民主与完善法制结合起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他同时指出,“我们今天讲科学就是要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这其实反映了贯穿20世纪近百年来的“五四”文化精魂。早在1922年,茅盾就指出“我们的时代已经充满了科学的精神,人人都带点先天的科学迷”。一方面,是由于科学自身的不断丰富、发展;另一方面,是由于“五四”先驱们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