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从中国精神谱系看,伟大抗疫精神的诞生,丰富了时代精神谱系,拓展了民族精神谱系,续写了党的精神谱系,再次彰显了新时代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和中国担当。在中国精神谱系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党的精神的不断激励下,伟大抗疫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上必将绽放出壮丽的力量之花,创造出崭新的历史伟业。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要求,以建设和弘扬反映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新文化为己任。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建设理论,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回顾和总结这一历程,对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着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东北亚地区可以说是受到影响最大地区之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不仅会为世界经济创造出新的成长动力,也会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大国为东北亚地区乃至世界和平与繁荣做出贡献。韩中两国进一步发展两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面向未来、合作创新、互相尊重、共同繁荣,必将会对这一地区的繁荣与稳定做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康超 《学理论》2012,(14):217-218
快乐体育思想是时代的产物,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快乐体育的内涵是与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改革与发展以及整个体育的改革和发展紧密联系,其核心是把全面育人视为出发点和归宿,把终身体育教育视为目标,强化感情、兴趣、创造、个性和能力培养,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为出发点,达到学生在体育教育中主动学习和愉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瞭望》1985,(2)
在全国作协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期间,本刊编辑部邀请几位作家,就进一步繁荣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学问题进行座谈。参加座谈的有茹志鹃、陆文夫、高晓声、李国文、张弦、王安忆、张贤亮等。大家表示,参加这次代表大会,心情很兴奋。国家正处在好时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非常好的政治气候。作家应该深入生活、研究生活,努力写出无愧于时代的好作品,为创造一个大鼓劲、大团结、大繁荣的新局面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特有的、反映社会进步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的精神,是一种超脱个人的共同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时代楷模是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人物或集体。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时代精神,同时也产生着不同的时代楷模。时代精神与时代楷模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7.
时代精神是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基本特征并为社会大多数成员普遍认同和信守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通俗地讲,时代精神反映了“大势之所趋”、“人心之所向”,深刻影响着社会历史进步的方向和时代发展的潮流。科学发展观是引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时代精神。它顺应了世界和平、发展、合作、改革的时代潮流和历史趋势,正确回应了时代和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要求。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繁荣兴盛的强大动力。在当代中国,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已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了巨大历史作用。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是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无论是在功能还是技术上,将打破传统形式,出现一种以中西合璧为特色的折衷主义的建筑风格。作为建筑装饰设计,应满怀信心地创造出带有中国特色的、代表时代精神的建筑风格。我就建筑装饰设计的虚与实、品位与社会心理、风格与文化谈一点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10.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民族 工作的一个新的转折点。这 表明.我们在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极其重要的步伐。”日前,国家民委主任李德洙在全国民委主任会议上接受本刊记者独家专访时指出:“今年,我国的民族工作的主旨是以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民族会议精神,以服务西部大开发为主线,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抓住重点,整体推进,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围绕西部大开发出思想、出政策、出措施、出成果 去年,中…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当今的“时代精神”。从“时代精神”中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核心体系,具体表现为:“利益价值”、“能力价值”、“理性价值”和“自尊价值”,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天津发展龙头引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承载地的滨海新区,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中央和市委精神,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积极探寻转型发展新路径,勇闯改革深水区,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一幅以创建繁荣宜居智慧城区为主题的壮阔画卷正徐徐展开。为使广大党员干部切实了解滨海新区新发展、新举措,反映滨海新区新面貌、新气象,本刊记者专访了滨海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杨茂荣。  相似文献   

13.
<正>在习近平同志关于文化发展繁荣的系列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重要主题。习近平同志的讲话在国内外引人注目、广受好评,产生了巨大反响,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根本指引。关于中华民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创造的精神财富,反映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创造力。全面阐述中华文化对于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14.
理性地看,"误读"是接受主体对作家及其文本的选择、补充、升华和创造。以"误读"理论观照学术界对毛泽东关于"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阐释历史,可以看出,毛泽东对鲁迅"横眉"一联的阐释,是在中国新旧文化转型的历史背景下,"在作者意思允许的‘特定期望和可能的体系’"中,从作品中采集出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5.
对共有精神家园的关注,将越来越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将成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激发人民昂扬向上精神风貌的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提高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等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重要性的战略发展理念,深刻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本质特征和时代精神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4,(25)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崇高中国精神的两个方面,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强大力量,培育和弘扬这种中国精神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春和 《学理论》2010,(26):244-247
作为社会进步的一面镜子,高校校园文化的变迁不仅映照着改革开放的阶段性发展,而且折射着社会各个时期的时代精神。纵观改革开放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高校校园文化都以相应的价值观念去折射和反映社会的变迁,并在折射社会改革的过程中表现出突兀于特定时期社会文化内涵之上的核心精神,并形成相应的校园热点和文化品质。  相似文献   

19.
姜素勤 《理论探讨》2005,(6):99-10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我们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明确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坚持以人为本,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出发点,以法治为保障,大力弘扬中、外优秀文化,注重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将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教育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全过程,并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团结和动员全国人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20.
周萌 《求知》2011,(10):28-29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加强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发挥文化战线全体共产党员在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这为我们新闻宣传系统的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新闻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不仅有权威性、思想性、群众性的巨大优势,而且具有很强的引导、沟通、协调、鼓动和激励功能,应当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中,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出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