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时下,“互联网”一词使用的频率渐高,网络已越来越多地进入了我们的经济和日常生活中。而在山东寿光市文家乡,农民亦可谓一“网“情深,他们对党员利用自身技术、资金、信息等优势,密织致富“户联网”拍手叫好。 据报道,文家乡组织党员走村入户进行调查,摸清他们的实际困难,确定每个党员至少联系两个致富困难户,与他们结成帮扶对子,并实行目标责任制,签订帮扶合同。几年来,全乡农村党员先后推广应用了20多项新技术,培养种植、养殖大户200多个,帮助联系户筹集资金150余万元,使300多个贫困户脱贫致富。 当前,部分群…  相似文献   

2.
为了贯彻中央关于减轻农民负担过重的指示,摸清群众负担的实际情况,探索减轻群众负担的具体途径,我们在黄龙县范家卓子的高梁乡、曹家山、相里、范家卓子等四个行政村,对一九八五年群众负担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农户共十二户,其中重点户、一般户和贫困户各四户.第一、各类农户负担比较在这十二户农户中,年纯收入重点户平均188.0元,一般户平均为1016.1176元,贫困户平均为622.63元.上交款总额占全年纯收入的百分比;重点户平均为12.39%,其中最高的17.1%,最低为9.6%,一般户平均为22.57%,其中最高为28.81%,最低为11.56%;贫困户平均为33.1%,其中最高为49.5%,最低为20.7%.这表明,收入越  相似文献   

3.
最近记者到赣南老区采访,看到村村寨寨新房林立,深山小镇上熙熙攘攘,购销两旺。当老乡们谈论着乡间的变化时,满口是开放、改革的新名词,与10年前的情景大不相同了。据赣南地委书记黄明鑫介绍,在改革开放的10年中,赣南的各级领导带领700万老区人民,以积极的苦干代替消极的苦熬,走出了一条治穷致富的路子。1978年,全区104万户农户中,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住不蔽风雨的“三不户”就有33.4万户;现在“三不户”已有98%告别了过去的那种困境。改革、开放10年,赣南创造的财产相当于前30年的总和,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10年前增加4倍,1990年达到540元,有不少农户开始过上富裕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攀几门穷亲如何?陕西刘慧奎常言道:“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然而,近来在辽阳市,这句话却被人们改为“穷在深山有人问,困顿之际有远亲”。何故?原来,辽阳市1000多名副县长以上领导干部纷纷与穷乡僻壤的贫困户“攀”上了亲戚,短短几个月,这些贫困...  相似文献   

5.
赞“高官”结“穷亲”江苏彭辰阳据1994年11月7月《报刊文摘》载:辽阳市城乡的1000多个贫困户,如今都有了一门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的“亲戚”,他们交往密切,感情越来越深。短短几个月。这些“穷余”在“高官”“亲戚”的帮助下,或危房得以修缮,或孩子有了...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城市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也已迈开了重要的步伐,取得了初战的胜利。在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过程中,“致富”问题成为人们议论的主要话题之一。比如有的说:“改革形势好不好,就看给的钱多少”。有的说:“工人苦,农民甜,不三不四赚大钱”。有的说:“干同样的活,钱差那么多,太不合理了。”种种议论,有的有道理,有的没有道理。如何正确认识“致富”问题,涉及到对改革的实质和政策的理解,我们应当通过学习,把认识统一到党的政策上来。  相似文献   

7.
有种现象也算是个老毛病 了,这就是“上下一般 粗”:上面一个政策下来,他既不“消化”,也不“加工”,就直筒筒地往下“贯彻”。而从传媒的报道中不难看出,时至今日,这种毛病在一些地方好像并无改观。 比如“退耕还林”。这是改善生态环境的紧迫任务,也是功在当代、利在长远的大好事,但有的地区却将试点平均分配到各乡各村及农户,致使该退的坡耕地退不下来,不该退的基本农田却退了回去;有的地方则将有灌溉条件的耕地和土壤条件较好的缓坡耕地也纳入试点一次退耕,形成了不少“全退户”,致使有的农民失去了基本口粮。如此不讲计…  相似文献   

8.
《瞭望》2020,(17):47-47
近日.在广西昭平县昭平镇福登村硕丰生态种养合作社基地,村支书黄运飞正忙着和村民种植油茶。疫情期间.村里积极组织闲置劳动力开展油茶种植,做到了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两手抓两不误。"油茶种植三年就能挂果采收,挂果量随种植年份逐年递增,是贫困户发家致富的好产业。"黄运飞说.基地以"合作社十农户"的方式进行开发,基地建成后收益按比例分给农户和集体,能有效带动全村油茶产业及集体经济的发展。日前,福登村已有45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开展油茶种植.  相似文献   

9.
全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以来,泾川县委、县政府根据全县作为六盘山特困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县情实际,精心谋划,创新载体,着眼激发和调动农村党员群众的主体作用,将“双联”行动的参与范围向农村延伸,在村党组织和党员中广泛开展“先富帮后富、共同奔小康”活动,即在乡镇党委引导下,采取双方自愿、双向选择的原则,按照“一个先进村党组织帮带一个后进村党组织,一名党员致富户帮扶一名贫困户”的思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加快了共同奔小康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积极创办扶贫互助农场,为农村治穷致富探索出一种有效的“造血机制”。去年,全省有7.5万贫困户,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第一次完成了粮食征购任务,交上了农业税、承包费和统筹款。人均收入达到427元,比入场前翻了一番,接近全省农村人均收入水平。有近万贫困户人均收入超千元,摆脱了贫困,开始迈进富裕之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酒泉市结合实施“双培双带”工程,把党的组织优势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形式融入农业产业优势,创造性地把组织设置在产业链条上,建在协会上,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农村党的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全市已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29个,有会(社)员5万多人,辐射带动农户10万多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66%。  相似文献   

12.
近年 ,企业通过深化内部改革 ,亏损面和亏损额都得到了一定遏制。但扭亏极不平衡 ,有的企业甚至亏损愈来愈严重。据对某市30户企业的调查 ,其中有一半企业的亏损是因领导班子问题所致 ,即“非正常亏损”。可见 ,探析问题 ,寻觅对策 ,已摆在各级领导面前。一、表现主因其一 ,以权营私。亏损企业领导班子的“通病”即“短期行为 ,以权营私”较为突出。从16户非正常亏损企业中 ,班子成员存在各种经济问题的就有14家 ,涉及51人 ,分别占87 5%和91% ,已受到党政各级处分的23人。难怪职工说 :“穷了庙子 ,富了方丈”。其二 ,搞窝里…  相似文献   

13.
双梅乡在浙江绍兴。六十三年前,鲁迅在《故乡》中描写过这一带萧条、凄凉的景象。 最近五年来,双梅乡办起乡镇企业四十八家。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使这里甩掉了“穷双梅”的帽子。一九八三年全乡人均收入五百十三元,比一九七八年增加了四倍。一九八四年一至十月份,这个不过一万人的乡,工业总产值已达一亿元。  相似文献   

14.
我属“虎”     
江苏省泗阳市洋河镇西门村的农民富起来了。不是一家富,而是家家富,没有一户贫困户。 西门村党总支书记朱玉良说:我身高一米八,体重一百八,一九五○年生,属“虎”……  相似文献   

15.
南通市团委和南通师范专科学校团委联合组织的社会调查团在八四年八至九月调查采访了南通市六县一郊七十多个有较大影响的青年专业户、青年科技示范户。看到了农村喜人的变化,对党的“富农政策”有了直观的理解,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调查中,青年“两户”向我们倾诉了许多“苦楚”解决他们所遇到的种种困难,不但可以使青年“两户”的生产有很大发展,而且对全体农民在致富道路上迈大步有一定意义。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特别是连续几年来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解放了广大农民  相似文献   

16.
改革初期,河北省文安县郭辛庄等14个村党支部成员中的大多数,都曾显露出个人致富的才能。他们有的在乡镇企业中担任厂长、经理,有的在联合体中入股经营,有的在个体经营中成为“冒尖户”,有的身怀“绝技”,成为人们佩服的“能人”。改革的实  相似文献   

17.
生活是分层次的,而从生语中发掘出来的典型,现在往往只有”高档品”,很少“中档品”、“低档品”。致富的“带头人”,多是万元户、十万元户、百万元户、千万元户,千元户已嫌寒酸,无足挂齿;经济改革的“典型”,必须是连年翻番的企业,逐年增产的已嫌不够,更不要说扭亏为盈的了。在一些人,尤其是一些领导的眼里,抓典型,  相似文献   

18.
《瞭望》2020,(19):51-51
"我们几个兄弟去年以100多亩土地入股,三年内分红后就可以拿回租金,之后慢慢发展就可以走上脱贫致富路。"在广西玉林市博白县江宁镇四联村柠檬种植示范基地,贫困户黄晓看着郁郁葱葱的柠檬树苗,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四联村柠檬种植示范基地是2019年江宁镇积极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引进的产业扶贫项目,采取"企业+造林合作社+基地+村级集体+农户"的模式,因地制宜引进柠檬种植,在产业发展的同时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江宁镇是玉林市唯一的深度贫困镇,目前尚有未脱贫户77户302人。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江宁镇不等不靠,因地制宜引进了电子、制衣、芒竹编等扶贫产业。  相似文献   

19.
《瞭望》1984,(17)
在一次会议上,听到两则成为笑料的故事: 其一,云南省有一户农民养了一头猪,已经养了五年,还不出售,打算再养两年,人们把这头猪风趣地称为“爷爷猪”。其二,甘肃省有一个生产队,平均每户养羊十三只,由于舍不得卖,养了一年又一年,结果羊“长寿”,人受穷。毋须多作分析,大家一眼就会看出,养“爷爷猪”和“长寿羊”是一件违反价值规律的蠢事。按照价值规律,某种商品价值的大小不决定于个别生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潞城县东邑乡民政助理员申海文,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创办群众性“双扶”(扶助贫困户和优抚对象)服务中心,利用经济手段,发展商品生产,为民政工作开创了一条可喜的新路子。 东邑乡地处丘陵山区,人均耕地二点七六亩。单一农业结构,缺少矿产资源。生活水平较低。一九七八年全乡人均收入仅六十二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进一步完善落实,这里的经济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