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度,字皙子,湖南湘潭人,生于1874年,早年寻求救国道路,两度留学日本。他一直主张君宪救国,回国后被清政府以四品京堂擢用,参预立宪活动。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做了民国的大总统。这个大野心家还不满足,又梦想做皇帝。杨度仰承袁世凯的旨意,发起筹安会,以筹一国之治安为名,为袁世凯做皇帝鸣锣开道。后来袁世  相似文献   

2.
<正>潜山是张恨水的家乡,他眷恋家乡,写文章的笔名有"天柱山下人""天柱峰旧客""天柱山樵""我亦潜山人"等,可见一往情深。其实,他生于江西,在异乡生活工作的岁月要远多于在故里,按他自己生前的回忆:虚岁11岁以前随父亲在江西,他的小说《北雁南飞》有少年时代异乡生活的描述。11岁半才回潜山老家。13岁又赴江西,父亲逝世,随母亲返家乡。19岁到上海、苏州求学,但不久学校解散,又怅归故里。20岁后又到南昌、汉  相似文献   

3.
赶赴抗震救灾一线的志愿者共计20万人,成了灾区人数最多的一支救援队伍,也创下我国志愿者行动参与人数之最他被网友们称为救灾狂人,被网友推选为十大感动中国赈灾志愿者,同时在网络上,也有人称他是骗子。他名叫陈岩,36岁,是四川东冠实业有限公司营销部经理。  相似文献   

4.
最近,在海外媒体刊登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日本大分县一位被称为“中国留学生之父”的日本人于今年1月18日在自己的寓所中被人砍死。凶手却是他生前为之担保并悉心照料的年仅19岁和21岁的中国留学生!动机则是谋财害命!更让我难以置信的就是这位惨遭不幸的日本老人,竟是我近20年前结识的日本大分县山香町建设会会长吉野谕先生,他的夫人也被砍伤。吉野谕君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长期以来为中日友好积极奔走。他曾因先后为30多个中国留学生作担保  相似文献   

5.
“如果有时间,我真想坐下来,写一本关于日本的书,书名都想好了,叫《樱花树下的回忆》。”26岁去日本,今年46岁的李宝瑞,经过20年的奋斗,已经成了大富商。回忆20年的奋斗史,他很感慨,说:“我26岁以后的大好时光,都扔在了日本,对日本东京,我比沈阳还熟!” 1956年,李宝瑞出生于沈阳近郊姚千户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家中很贫穷,不过他天生有一副好嗓子,14岁时,他到沈阳一个样板戏班学习并登台演出。4年后,他下乡,回城后到沈阳电业局上班,后又到辽宁电力设计院搞预算。那个时代的人,经历的多,对社会有比较冷峻的认识,李宝瑞对自己前途思考的最后结果是,他想出国。巧得很,日本一个电力团组来沈阳考察,考察团的一位老者在沈阳期间生了一场病,李宝瑞给了他很多关照。考察团回日本后,  相似文献   

6.
刘鹗业 《民主》2014,(9):42-45
<正>与邹韬奋在一起的日日夜夜徐伯昕,江苏武进人,生于1905年;邹韬奋,江西余姚人,生于1898年。两人均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奋身于新文化运动。徐伯昕20多岁即在中华职业教育社机关刊物《生活》工作。1926年,《生活》由邹韬奋接办。邹韬奋负责编辑,徐伯昕与他合作,负责发行工作。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大举进兵东北,  相似文献   

7.
20世纪风云际会的国民党要员们大多长寿:陈立夫103岁,张学良101岁,薛岳102岁,宋美龄以唯一的女性独占鳌头,竟有106岁.这其中,民国著名的外交家张群活了104岁,他曾自诩姜子牙,有“人生七十方开始”的名言存世.通观其跌宕的政治人生,你会发现,张群的长寿与夫人马育英的风趣及二人和谐美满的婚姻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8.
赵秀娟 《侨园》2022,(8):48-49
<正>当今,在中国的地质界,张远飞被人称为“无名英雄”。他几十年如一日,在中国地质领域兢兢业业,硕果累累。为了某项地质调查,他甚至徒步数万公里,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东疆西域。初出茅庐获奖颇丰1982年7月,毕业于浙江大学遥感地质专业的张远飞,20岁刚出头,风华正茂,被中国有色金属矿产地质研究院直接调走(现为中国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相似文献   

9.
华侨在20世纪前半期中国造纸业中的投资,除广东“江门造纸厂”外,比较知名的还有“福建造纸公司”。大胆创业福建造纸公司的创始人陈天恩,是泉州南安人。他不仅是菲律宾归侨,也是厦门的名医。在厦门设陈天恩医药局。执行医师业务达几十年之久,收入较丰,家中很有资财。他有18个儿女,全部大学毕业,有的还出国留学。他在解放后1953年逝世,享年83岁。  相似文献   

10.
布加勒斯特专电 罗马尼亚参众两院联席会议6月28日批准彼·罗曼总理组成的新政府。 在5月20日举行的大选中,罗马尼亚救国阵线候选人扬·伊利埃斯库当选为总统。救国阵线在参众两院选举中也以明显优势取胜而成为罗议会中的第一大党。接着,伊利埃斯库提名彼·罗曼组阁。 新政府由23人组成,包括2名国务部长、1名部长级总理助理、17名部长和2名国务秘书。从人数来说,比前政府成员减少了一半多。政府部委的数量也从过去的20多个减到16个。在内阁成员中,最年轻的是负责改革和处理同议会关系的部长级总理助理何·塞维林,他只有36岁。 罗曼在组阁前曾说,他要挑选的是那些在关键时刻敢于挑重担的人。他说,被选中的大多是在60年代培养出来的各个行业的专家。 彼·罗曼本人是水力方面的专家,现年44岁,毕  相似文献   

11.
择偶二题     
一、老少配看到一位法国朋友孟德威先生写的文章,说中国人选老婆的标准,第一条是要漂亮;另一条是年龄必须比自己小。文章说:20—30岁的男人一般要求对方比他小1一5岁;30—40岁的男人则要求对方小5一15岁;过了40岁的男人,一般就能在他女儿或孙女辈中找老婆了;关于另一种男小女大的恋情,据孟先生说在中国叫“姐弟恋”或“老少配”;他说这样的男人肯定有“恋母情结”,而女老男小的就是“老牛吃嫩草”。他说中国有相当一部人的年轻女性把自已的容貌当成和男人讨价还价的筹码,她们重视外表的程度远远超过欧洲女性。不少中国年轻女子的择偶标准往往希望通过婚姻  相似文献   

12.
他是土生土长的甘肃白银人,19岁来到大连读大学,如今已经在大连生活和奋斗20多年。他叫崔贺民,现任大连中汇达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董事长、辽宁省甘肃商会常务副会长。五一前夕,在大连市劳模表彰大会上,崔贺民被授予大连市劳动模范称号。和很多投身商海的专家学者型企业家一样,崔贺民也曾经历创业起步的艰难,然而,黄土铸就了他坚忍不拔的性格,蓝海扩展了他豁达包容的气度。崔贺民成功了,成功后的他不仅成为"陇原骄子",更让大连这座城市为之感动。  相似文献   

13.
宋洪斌 《侨园》2014,(12):72-73
在沈阳苏家屯机务段,我们见到了相约赶来的抗美援朝老战士杨学伟。老人现年83岁,视力出奇地好,思维敏捷,记忆力强,走路稳健。1950年,19岁的他是机车司炉,俗称"火车头烧火的"。当时的机车组6人,驾1014号机车首列过江。现在6人中健在的只有两人,能讲话的也就他一人。讲起当年惊心动魄的战场经历,他依然激动、振奋与自豪。  相似文献   

14.
张居正是明朝后期隆庆、万历年间的一个治国能臣。他的名气在民间虽然没有与他同时的海瑞那么大,但在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却是很少人能够同他相比的。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战败之后,清朝主战派的军机大臣翁同和说过一句话:恨只恨本朝没有出个张江陵(张居正是湖北江陵人,人称张江陵)。可见张居正在政界对后世影响之大。张居正十一岁中秀才,十六岁中举人,二十三岁中进士、入翰林院,四十三岁入阁,四十八岁为首相。他当国初期,正值严嵩父子乱国之后,政治上混乱、腐败,经济上  相似文献   

15.
立言 《各界》2008,(1):72-75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凡是读过中学的中国人,都对著名诗人藏克家的这首<有的人>记忆深刻.这位诗坛元老曾以活到120岁自励,不料却在2004年元宵节驾鹤西征,享年99岁.……  相似文献   

16.
父亲有17个子女,我是第五个,由于业务关系,我和他比较接近. 兴学抗日报国 父亲1874年10月出生在福建同安县集美村(今厦门市集美区),9岁入私塾读书,17岁离开故乡集美,赴新加坡,在祖父陈杞柏的顺安号米店学做生意,20岁返回家乡完婚,又从塾师读了几个月书.22岁再度南下新加坡在祖父的米店做事,一直到31岁那年(1905),顺安号停业,才开始发展自己的事业,从最初创办的新利川黄梨厂、饼干厂、皮革厂、肥皂厂、砖窑,到后来的橡胶熟品制造厂,前后创办的工厂30多家,开设的商店百余处,垦殖橡胶园、黄梨园各万余英亩,雇用的职员工人常达数万人.父亲认为20世纪是橡胶的时代,因此在许许多多的事业中,他最关注致力最多的是橡胶园的垦殖与橡胶熟品制造业.  相似文献   

17.
北风 《侨园》2013,(12):22-23
<正>"啊,这么年轻!经历了那么多苦难,你依然朝气勃发……16岁就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人难以置信啊!"当千里迢迢来访的唐春翔站在面前,看看他18岁那年英灵峻拔朝气勃发的照片,再看看面前谈笑自如的他,编辑惊讶道。如果不知道他的实际年龄,谁会想到面前这位神采奕奕谈吐风雅如同四十多岁的人,竟然是61岁的老年人!难道说,思想真的会使人年轻?"要年轻,请思索吧!化妆品,覆盖的是面孔;思索,改  相似文献   

18.
陈铎 《民主》1996,(10)
他是地道的凡人,他是我敬重的兄长、我佩服的老师,是和我在“五七”干校一起“改造”过的“难友”。 8岁时的他,就写开了诗,如果那个年代有今天这么多儿童书报期刊的话,神童诗人的桂冠,非他莫属!20多岁他就已成为中央广播事业局的处级干部。因为在诗中对农场青年女工贾桂香的遭遇鸣不平而呼吁不  相似文献   

19.
宋文公,约春秋末期人,本名子鲍,又名公子鲍,宋昭公之庶弟。他的祖父是宋襄公,那么,宋襄公的老婆王姬(周襄王最小的妹妹)自然就是他的祖母了。从年龄上来看,又似乎不是亲祖母,王姬比宋文公约大20岁左右。不管怎么说,祖母的身份是肯定了的。  相似文献   

20.
桢淳 《侨园》2001,(3):44-45
“震东机”寓言振兴东方工业之意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广州市针织工业的发展中,旅日华侨杨高臣先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是广东省惠阳县良井人,年少家贫,十多岁时在淡水一间学校里当炊事员,后来到广州做工。这期间,正赶上清政府派人去日本学技术,他被选上。在日本学习的多年里,他专门研习针织机械和针织品的生产。清朝末年,杨高臣从日本带回川龟牌、川长牌手摇织袜机,到广州开办纺织作坊,命名“震动”。后来,他发现仅仅用日本的机器生产,受制于人,振兴东方工业之意难以实现。于是,他大胆仿造了日本手摇机并出售,从而使“震东机”成为广州市第一批自造织袜机。这是辛亥革命前后的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