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进入核心期刊目录是党校学报编辑工作得到社会认可的重要标志。党校学报二重性特征,相对于专业性高校学报而言,具有较明显的"劣"势。化"劣"为特,化特为优,提高期刊质量是党校学报进入核心期刊目录的前提,也是学报编辑工作得到社会认可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当前,高校学报在机构设置和编辑职称配置中均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充分发挥高校学报的作用。为此,应抓住高校"定编定岗"与绩效工资改革的契机,从以下几方面推动高校学报机制创新:(1)提高各级领导对学报及其编辑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2)根据编辑出版职称的特殊性进行柔性"定岗定编",(3)建立多元化的激励机制,(4)加大培养编辑人才的力度,(5)制订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报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由于传统的办刊模式导致了学报出现学术质量不高、学术传播能力有限等发展瓶颈。文章首先认为,学报编辑的编辑意识对学报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接着探讨了学报编辑应具备的编辑意识,最后提出影响编辑意识的现实因素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党校学报是高校学报类的一种,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之一,党校学报编辑理应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一定的文化、业务修养,因此,党校学报编辑必须紧跟形势的发展,积极主动、想方设法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一、提高党校学报编辑的素养是时代发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学报期刊的质量也不断推陈出新,紧跟经济社会发展脚步,期刊界的竞争愈来愈激烈。为适应新时期期刊编辑工作,保证质量,保证学术期刊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独树一帜,学报编辑应做好选题和组稿工作。组稿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选题计划能否实现和学报质量的优劣。学报编辑素质的高低与选题、组稿有直接的关系。做好选题、组稿工作,需提高编辑的专业学术水平,拓宽编辑的知识面,提高编辑的创造能力、预测能力和社交能力。  相似文献   

6.
浅谈党刊编辑的基本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啸 《奋斗》2001,(6):39-39
党刊是期刊的一种,在高唱主旋律,“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过程中,负有极其重要的责任。为使自己不辱使命,党刊必须大力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切实提高编辑人员的素质。党刊责任的重大也对它的编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报作为高校主办的学术期刊,应该在改进高校学风建设,治理学术不端行为中承担起自己的责任。高校学报应该通过建立健全相关的工作制度,发挥好学报编辑的引导作用,合理运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等方式,堵住学术不端行为;同时,高校学报还应充分发挥把关作用,力促高校学风建设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8.
有什么样的编辑就有什么样的学报,编辑的职业素养直接影响学报的形象。高校学报大发展时期对编辑职业素养的要求有与以前相同之处也有一些变化,编辑要紧跟这些变化,才能胜任工作的要求。文章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办刊导向;工作态度;策划能力;编辑业务。  相似文献   

9.
针对学报编辑实践中常见的编辑部著作权的归属问题 ,提出了要依法厘清学报编辑部与学校之间、作者之间、其他相关主体之间著作权归属关系 ,并设法避开著作权法对学报编辑部的权利限制 ,使学报编辑部最大限度地获得学报的著作权。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报相对畅销的报刊杂志,有其自身的缺点,发行量小、读者面窄、编辑风格不突出、稿源结构不合理、缺乏竞争意识等种种问题。在高校深化改革之际,高校学报首先应转变办刊观念,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走集团化、专题化发展之路。优化作者和编者队伍,强化内部管理,以求提高自身在市场经济中生存与发展的能力。因此,学报编辑肩负的责任任重而道遍。  相似文献   

11.
西部地区党校处于经济欠发达区域,学报编辑的意识必然要带上区域性的特点,与东部地区相比而言,最明显的表现就在于主体现代意识的差异上。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机遇到来时,西部党校学报编辑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努力增强自身主体意识,迎接和把握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潮流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实现编辑工作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冷溶 《前线》1993,(22)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由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人民出版社出版,已向全国发行了。现在,全党全国人民正在掀起一个广泛、深入的学习热潮。党的十四大提出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武装全党的武器是什么?就是邓小乎同志的著作。他的正式文选前已出版了两本。一本是1989年8月出版的《邓小平文选(1938—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高校学报面临着读者分化流失、市场占有额小、优质稿源萎缩的严峻形势。高校学报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鲜明的特色,提高刊物的知名度,以自身的优势定位和核心竞争力来吸引作者和读者,这就需要高校学报编辑具有创新意识和品牌意识。  相似文献   

14.
2019年12月2日深夜10点,鱼台县直机关工委武装部的办公室里依然灯火通明,白天忙着走访新兵家庭的张学芳顾不上休息,与新任职的武装部长谋划新年度的兵役登记和潜力调查工作。张学芳虽然岗位调整了,但是她对武装工作的挚爱依然延续着,她把分管的武装工作当成自己"主管"的工作,最愿意听的是大家喊她"张部长",最喜姑的身军装,最喜欢干的是到武作的一线抓落实。  相似文献   

15.
调查研究,即深入实际,详尽占有感性材料,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对感性材料进行理性的抽象概括,从中得出规律性的正确认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人对调查研究都有重要的论述.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它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其实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调查研究是做好任何工作第一位的基础工作,它也是学报编辑自始至终需要进行的工作.编辑不仅在学报出版之前,对作者、读者、学术研究情况等有关信息需要进行调查研究,而且在学报出版的整个编辑流程中以及学报发行之后,收集反馈意见,都需要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研究不仅是构建编辑学研究方法,而且是编辑学的认识与评价的科学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王晓英 《学习月刊》2010,(24):66-67
高校学报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风格。因专业确定特色,办好精品栏目,加强对外交流,才能提高学报质量,使学报有生命力。笔者意在探析高校学报向特色化方向发展的必然性、必要性.以及实现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武装,原指用武器来装备自己,以提高战斗力;包装,原是市场营销的一种手段,商品通过精美的包装,就更加吸引顾客,能卖出好价钱。这里说的“武装”与“包装”,是指当前党内存在的两种根本对立的学风。前者用先进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提高工作水平;后者用理论辞藻编织外衣,粉饰自己。  用科学理论“武装”,还是用理论外衣“包装”,二者具有本质的区别。善于“武装”自己的人,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精心研读科学的理论论著,并紧紧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把握理论精髓,认识理论真谛,通过“武装”…  相似文献   

18.
张德福 《世纪桥》2005,(3):117-118
本文主要阐述现代学报编辑应具有的学习意识、创新意识、信息意识、法律意识和市场意识等五种意识。  相似文献   

19.
1927年4月到7月,国民党反动派连续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马日事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开始镇压中国革命,血腥屠杀共产党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其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了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性地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创造了两种工农武装割据的形式,一种是"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的武装割据;一种是东固"李文林式"的武装割据.  相似文献   

20.
正1927年南昌起义后不久,中共就强调全党必须注意武装工农,起义的军队只能作为工农暴动的帮助力量。8月4日,中共中央在给陕西省委指示中指出:"军事工作亦应本着独立政策,不可专赖可利用之军队。利用之则可,如认为是我们军事工作之全部则错误。我们应注意于武装工农,创造自己武力之工作。"其中要求武装工农,将军队作为起义可利用的力量。8月9日,中共中央在致湖南省委信中指出,"南昌事变是中央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