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当前,多种粮食的市场价格均低于目前国家规定的粮食保护价,我认为这会影响到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因为市场价格低于最低保护价,意味着农民种粮是赔本的,所以国家应按照最低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的粮食。  相似文献   

2.
粮安天下,法泽苍生.中国《粮食法》的制定是我国法学界近期的焦点问题.《粮食法》的立法宗旨应当是正确处理农民、市场、政府之间的逻辑关系,保障农民合法权益、规范粮食市场运行、促进政府有效监管、加强行业自律和社会参与.此项研究有助于我国《粮食法》的制定,促进农民、市场、政府在《粮食法》中的互动,实现治理模式创新,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是一种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3.
[现状]粮食保护价制度建立以来,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实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目前仍存在种粮成本高效益低,最低保护价导致"不寻常规律"——保护价收购期间粮价走低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粮食生产效益偏低问题,主要是靠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用生产效益的提高引导农民多种粮、种好粮,调动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4.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1998年以来,我市按照国务院的部署,积极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在实施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近年来我市粮食生产出现了一些新情况,粮食供求形势发生了新变化,在保护农民利益、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完善粮食流通市场体系、维护粮食市场稳定等方面,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根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07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4]17号)精神,按照有利于粮食生产、有利于种粮农民增收、有利于粮食市场稳定、有利于国家粮食安全的原则,进一步推进我市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5.
中国居民粮食消费模式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农村的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极大地促进了粮食生产效率的提升(Findlay,1996;Lin,JustinYifu,1996;Fan,S.,L.Zhang and X.Zhang,2002;Zhujing,2004)。1978—2007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从30476.5万吨增至50160.3万吨,人均粮食占有量也从319公斤增至381公斤。随着粮食生产能力的显著提升,我国城乡居民的粮食消费和营养摄取状况也有了明显的改善。然而,在国际化背景下,居民食品消费越来越显著地受到域外因素的影响,因此,  相似文献   

6.
毕美家 《小康》2014,(12):22-22
中国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粮食的供给情况,方方面面都非常关心、关注。在粮食“十连增”的高起点上,今年的形势如何,大家也很关心。现在可以说是尘埃落定,可以讲,仓满库盈。根据国家统计局正式公布的数字,今年粮食产量是12142亿斤,增加103亿斤,增长0.9%。我们国家的粮食生产连续两年跨上1.2万亿斤的台阶。  相似文献   

7.
粮食流通体制在各种各样的利益关系中如何定位 ,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定位正确与否是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经过了近二十年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粮食产业与其他各种利益关系的定位仍然没有完全厘清。本文拟通过对粮食与其他各方面关系的分析 ,以此来选择新一轮粮食体制创新的路径 ,构建粮食流通体制的新框架。一、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应处理好的关系(一 )粮食生产经营市场化和粮食宏观调控的关系。粮食市场化改革是大势所趋 ,也是更好发挥市场基础性配置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 ,粮食流通体制也不能置…  相似文献   

8.
《时事资料手册》2008,(3):72-72
国际粮价自2002年开始上涨,近年来涨势明显加快。仅2007年一年,国际粮价就上涨了42%。截至今年2月底,过去3年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上涨了181%,食品价格整体上涨了83%。在粮价上涨的同时,世界粮食储备正在减少,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估计,目前全球粮食储备已降至自198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世界粮食计划署负责人表示,粮价上涨是一场“无声的海啸”,  相似文献   

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1998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以市场为取向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保护广大农民利益,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粮食生产与流通。随着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  相似文献   

10.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 ,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1 998年以来 ,我省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各项方针政策 ,有效地保护了农民利益 ,推动了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的调整。为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积极推进粮食购销  相似文献   

11.
洪艳  易炼红 《求索》2011,(11):8-10
在分析我国农民增收问题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以湖南省为例构建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影响指标,对湖南省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的影响因子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目前我国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的手段依然很有限,主要依赖于农业自身的发展。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三农问题的瓶颈,这需要我国积极破解农村金融萎缩难题,提升财政金融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中国粮食流通产业市场结构形成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志成  覃铭健 《求索》2005,(9):8-10
我国粮食流通产业呈现市场集中度低与规模经济效益差的特点,处于过度、无序的低水平竞争状态。这受我国特定经济体制下粮食流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活、粮食流通企业功能定位不准、国资监管不到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从博弈论角度分析了在完全信息条件和完全信息动态条件下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解释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就粮食流通产业结构调整的利益博弈过程。  相似文献   

13.
傅晓明 《前进》2009,(7):34-35
太原市是省会城市,常住人口348万人,年粮食消费10亿公斤,而年产以玉米和杂粮为主的粮食总量仅有2.5亿公斤,缺口7.5亿公斤。全市居民粮食消费以小麦面粉、大米为主,供求总量不足,品种结构不平衡,90%以上要从外地调入;食油年消费1亿公斤,全部靠外地调入。为此,我们以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建设为载体,促进了全市粮油市场稳定繁荣。  相似文献   

14.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备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2011年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的意见》(国办发[2011]13号)精神.千方百计实现今年粮食生产目标,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我省开展2011年粮食稳定增产行动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5.
<正>吉政发[2014]19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为进一步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更好地服务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维护粮食市场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现就加快构建地方粮食收储保障体系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落实各级政府粮食安全责任,以保护农民利益为目标,以满足政策性粮食收储任务为核心,整合现有粮食收储资源,明确不同区域功能定位,构建以市(州)、县(市)为单位的  相似文献   

16.
《时事资料手册》2004,(4):117-118
国务院颁布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自5月26日起实施,1998年6月6日国务院发布的《粮食收购条例》、1998年8月5日国务院发布的《粮食购销违法行为处罚办法》同时废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共六章,分别  相似文献   

17.
《人大论坛》2008,(6):49-49
近日,全省粮食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省粮食局局长刘启云主持会议并作了题为《开拓创新努力提高粮食经济发展水平》的工作报告,安排部署了2008年粮食流通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8.
当前 ,农民对国家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比较困惑 ,政策说变就变 ,一下严格管制 ,一下又全部放开 ,不知道粮食政策的目标究竟是什么。由于粮食政策不能给农民一个明确信息 ,这就导致了种植粮食的预期不足。(一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选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目标也就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不管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粮食流通体制 ,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流通体制 ,其最终目的不外乎两个 ,一是保证粮食的稳定供给和物价的稳定 ,一个是保证粮农的收入。前者是保证消费者能消费得起粮食 (即保证消费者的利益 )和有粮食消费 (总量 ) ,…  相似文献   

19.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农民种粮积极性有所提高,春耕播种进展顺利,预计全年粮食播种面积有所恢复,整个农村和农业生产的形势是好的。但2月份以来,由于受全国性的粮食和农业生产资料涨价等影响,我市出现粮食销售价格普遍大幅上涨;部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较快,增大了农民生产投入,局部地方以尿素为主的化肥供应趋紧,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将会对农民种粮积极性产生消极影响。为了进一步做好粮食和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工作,保持市场和价格基本稳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都知道: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粮食又是基础的基础。可以说粮食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老百姓也常说:家有余粮,心里不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