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毛泽东的民族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自主是其核心,自力更生是其基础,民族平等是其追求。他的民族观影响着中国共产党人,同时也激发了中国人民的自强和自立的意识,并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毛泽东人民观产生的渊源、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及意义。  相似文献   

3.
民族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工作的生命所在。早在建党初期,我们党就积极探索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正确途径。1922年7月,在党的二大《宣言》中就明确把解决民族问题列为党的任务和奋斗目标之一。1928年6月,党的六大专门作出了关于民族问题的决议案,指出正确解决中国境内少数民族问题对于革命有重要意义。作为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的毛泽东同志,审时度势,高瞻远  相似文献   

4.
在毛泽东同志的一些文章、讲话、谈话、批示中,有许多关于青年问题的论述,这些论述涉及到青年的特点、地位、作用和对青年的要求等,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系统的青年观。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驱。文章从世界历史进程的大背景下和时代的发展进程中考察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现,系统发掘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探索的宝贵思想,同时对毛泽东在探索过程中的严重失误与历史教训,也作了实事求是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民族观既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和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中国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毛泽东民族观的内容极为丰富,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即:新中国成立前的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萌芽阶段;新中国成立至1957年反右斗争是建立阶段;1957年整风反右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曲折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民族观既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和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中国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毛泽东民族观的内容极为丰富,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即:新中国成立前的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萌芽阶段;新中国成立至1957年反右斗争是建立阶段;1957年整风反右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曲折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延安时期,毛泽东对党性理论做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党性观,贯穿于其中的一条红线,就是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方面研究党性,从唯物主义的高度分析党性。他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是党性坚强的根本表现,否则就是没有党性或者是党性不全;从唯物主义世界观上增强党性必须反对主观主义、参加革命斗争实践、开展整党整风。  相似文献   

9.
伟人毛泽东拥有深厚的农民情结,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的中国农民观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土地革命是中国农民独立自主之路;教育农民是中国农民进步与文明之路;发展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农民富裕之路。他关于中国农民问题的一系列研究和探索是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不仅注重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学习,也注重对西方先进文化的学习,同时十分重视直接经验的获得,写出了大批调查研究的优秀文章,至今仍有非常重要的学习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五四前后 ,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兴起 ,湖南的广大青年踊跃参加了这一运动。毛泽东也积极组织参与了赴法勤工俭学运动 ,并且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留学观。虽然毛泽东最终没有出国留学 ,但他的留学思想仍值得我们今天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民族自信心的形成,是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时代特征紧密联系的。毛泽东的民族自信心具有继承性、科 学性、人民性等特点,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发展。毛泽东民族自信心在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中显示了巨大的威力,对我 们的工作和学习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将马克思的不断革命论和列宁的革命转变论应用于新中国成立后的伟大实践,毛泽东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由政治革命为中心向以经济革命为重心的全面革命转变,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一次重要探索。我们试图从经济、政治、文化领域阐述毛泽东革命观转变的实践,结合马克思的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分析了毛泽东革命观转变的基础与条件,进而论述了毛泽东革命观转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单秋菊 《理论前沿》2007,502(13):25-26
毛泽东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了包括科学的本质、科学的价值、科学的主体、科技发展方针政策、科学精神等内容丰富的科学观,研究毛泽东的科学观对于我们正确把握科技发展的实践取向有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产阶级政党认识和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依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在认识和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实践中创立并形成了毛泽东民族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以贯之的学习、运用、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6.
对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研究主要围绕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内涵与本质特征、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比较、联系、把握等一系列问题,在学术界进行了积极探讨。在逐步深入并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对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研究还存在着比较方面研究不足、研究方法单一、国外研究成果介绍薄弱等问题,尚应借鉴以往研究中对本质把握、客观评价、纵横联系等方面的有益成果。  相似文献   

17.
"知"与"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知行之辩"亦是哲学史上唯物论与唯心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在认识论领域长期论争的一个焦点。毛泽东在批判总结中国传统哲学关于知行问题的各种观点及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引入其认识论,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革命发展的特殊规律,从而在实践的基础上,科学地解决了知行关系这一传统哲学认识论的重大难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的学习观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既坚持古为今用,又重视洋为中用;既读有字之书,又读无字之书,既坚持自学,又重视他学;既重视学习社会科学知识,又重视学习自然科学知识。这些思想给当前的建设学习型政党活动以深刻的启示,以铸就学习型党员为抓手,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带动全党全面学习、系统学习、终身学习;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推手,推动学习型政党与学习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的学习观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既坚持古为今用,又重视洋为中用;既读有字之书,又读无字之书;既坚持自学,又重视他学;既重视学习社会科学知识,又重视学习自然科学知识。这些思想给当前的建设学习型政党活动以深刻的启示:以铸就学习型党员为抓手,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带动全党全面学习、系统学习、终身学习;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推手,推动学习型政党与学习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一生重视人民力量。其具体理论表现可概括为"历史动力说"、"力量无穷说"和"人民老师说"。在领导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紧紧依靠人民,相信人民,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也曾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严重挫折。在毛泽东的人民力量观中,始终存在着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必然性与现实制约性、相信人民力量与领导人民群众、做群众的学生与当群众的先生这三对辩证统一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毛泽东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历史,就是毛泽东把握这三对辩证关系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