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学理论》2013,(30)
留守儿童一直是农村小学教育重点关注的对象。由于"留守儿童"正处于最佳教育阶段年龄段,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受教育程度将对社会带来严重影响,全社会都应该关注。从小学教育的视角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深入分析留守儿童的心智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建议,期待引起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促进留守儿童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快速增长,引起的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留守儿童教育能否正常顺利进行,不仅关系到农村劳动力素质甚至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而且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从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等多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探讨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7,(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逐渐显露。通过对河南省沁阳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应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及自我教育四个方面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4.
王焕霞 《学理论》2012,(23):67-68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受教育状况不容乐观,亟待引起我们更广泛的关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需要在了解他们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影响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以找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一是发挥政府教育保障与政策扶持的主导作用;二是发挥家庭教育的监护、引导作用;三是坚持学校教育的主要阵地作用;四是坚持留守儿童的自我教育的培养作用。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5,(33)
留守儿童群体存在着诸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这一群体最大、最突出的问题,主要有: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通常性格比较内向不合群;情绪暴躁,容易失控;由于心理问题而导致行为失范等等。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其次是学校教育不足,再次是社会关爱缺乏。要采取措施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完善家庭教育,加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缺失。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3,(5)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我们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逐渐增多,他们在生活、学习以及心理健康上面临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问题,仅依靠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的力量是很难彻底解决的,它需要社会各个方面力量的介入。应该做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互补共生。密切关注并切实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31)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快速发展,农村的教育体制改革不到位、教学方法相对落后、义务教育普及的执行力度不强、师资队伍综合素质低、农村学校教学设施落后、农村留守儿童缺少关爱等问题日益突显,农村现有的教学机构及教师队伍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新农村发展的需求了。越来越多经济条件较好的、求知欲望较强的人选择进城借读,但是对于很多农村学生来讲进城借读难度系数仍然较大,如何解决这些难题已经成为新农村教育建设的首要问题。本文在对农村教育问题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将农村教育建设中现有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转变教学方法、农村教育普及、提高师资综合素质、完善农村学校相关配套设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六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对改善新农村教育建设整体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6,(5)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特殊产物,其教育状况十分严峻。同时由于家庭和学业教育的不完整,不能满足留守儿童的基本情感需求,导致其问题愈加凸显,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希勤乡的实地调研,深入分析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和学业教育现状,归结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农民进城已经成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措施,也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根本要求。流动人口的子女在城市不能享受同等的教育机会,所以他们中的大部分不得不把孩子留在老家,从而成为“留守儿童”。以农村留守儿童的形成与当前农村留守儿童违法现状为出发点,从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几个方面对农村留守儿童违法原因进行探析,以达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3,(1)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近些年来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严重阻碍了新农村的建设和国家的稳定发展,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共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论文在调查基础上总结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详细分析了其背后的原因,并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6,(7)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教育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而日益突出,尤其是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输出的地区,更加明显。改善留守儿童的生命质量的教育问题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双向的教育活动。从伦理学的视角对留守儿童生命教育进行分析:生命权利的主张显示留守儿童个人存在价值的合理;生命理解的反思阐释其个人存在需要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生命意义的超越是其社会存在的升华。在此基础上,从提升农村社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两个方面进行考量。  相似文献   

12.
张红 《学理论》2013,(17):62-63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而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问题是这一问题的核心,总结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角度来解决。  相似文献   

13.
黄景春 《学理论》2011,(16):238-239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他们的教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农村英语教学资源贫乏,且没有良好的英语环境,因此留守儿童的英语教育问题尤其突出。这是英语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和解决的关键问题。江西省赣州市是中国最大的地级农业市之一,这里的留守儿童数量较多,他们的教育问题尤为突出。结合当地留守儿童英语教育的实际问题,通过对留守儿童特殊心理的剖析,结合儿童英语学习的要求,分析留守儿童英语学习中的困难,提出针对这一特殊群体的英语教育方法,以期获得同行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出现在农村教育中不可忽视,针对留守儿童学习差,性格缺陷,心理障碍等问题,我只是肤浅地谈了一些想法,以引起更多有识之士对留守孩子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钮开芹 《学理论》2014,(1):171-172
留守儿童问题是当前备受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阐述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应该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帮助农村留守儿童享受阅读快乐的几项服务措施。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7,(9)
近年来,"留守儿童"作为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身心安全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文章就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学校安全教育实施意识淡薄、方法不当、内容缺乏系统性、心理安全教育缺失等问题,提出相应策略如下:政府部门在政策制定、人力物力分配方面提供保障;学校自身应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安全教育意识;父母应重视孩子的安全教育;社会应营造良好安全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7,(9)
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为地方健全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指明了方向。从哈尔滨市建设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主要做法出发,归纳和总结了哈尔滨市建设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力求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家庭尽责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5,(13)
随着黑龙江省城镇化进程加快与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向城镇转移,致使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与日俱增,黑龙江省又是农业大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大量劳动力以离土不离乡的特殊形式转移向城市,因此对黑龙江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从家庭、学校、政策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应建议,以期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9.
张程  杨子刚 《学理论》2015,(6):76-78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向城市,农村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监护,出现诸多问题。本研究分别从教育、生活、心理三个方面调查对比分析吉林省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家庭、学校、社会团体及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建立长期帮扶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守香 《学理论》2012,(29):71-72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远离父母留守在家接受教育,势必受到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各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家庭和学校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工程,它们相互影响,彼此联系,由此造成的儿童心理问题,必须通过学校教育来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