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为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大批地方大学生步入军营。如何面对部队需要和个人理想的落差?怎样对待艰苦与舒适,是去基层还是进机关、是当指挥干部还是做专业技术工作?诸如此类的问题,总像一道解不开的方程式困扰着许多地方入伍大学生干部。这也是本刊关注的焦点。武警8720部队政治部的地方大学生干部黎新盛用自己的深刻感受讲述自己的“学生官”之路,反映了多数大学生干部的心路历程,相信会对地方入伍大学生干部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2.
做好地方大学生干部的教育管理工作是干部工作的一个重点.各级都很重视。一些地方大学生干部分配到基层部队后,感到理想与现实有一定差距.在军事素质、心理素质、管理素质上不能马上适应部队工作的需要.因此导致身体心理的失衡.从而不能安心部队服役.某团在处置地方大学生干部郑某不安心服役的问题上,始终从理解人、关心人的角度出发,注重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我部点多面广、高度分散:远离机关、独立驻防,基本上以岛、以点为战,而营党委处于最基层前沿.位置重要、责任重大.直接领导和主抓基层各项工作。当前,大学生干部在营连日趋增多.给基层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培养带来许多新情况新变化。如何加强对大学生干部的教育培养.促其尽快成长.是海岛基层党委面临的现实课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新毕业大学生排长下连当兵.有利于顺利实现基层带兵人的角色定位、素质对接和岗位熟知.是抓好大学生干部初始培养的基础工程。我连是“王杰生前所在连”,每年都有培训任务。实践中,我们逐步摸索了一些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层是地方大学生干部必须经历的一个重要岗位,大学生干部普遍缺少连队生活经历,没有基层任职经验,存在一些倾向性问题。一是心存畏惧。一些地方大学生到基层部队后,由于缺乏部队经历和基层任职经验,开展工作总是显得畏首畏脚无所适从,久而久之,他们的积极性也会受到挫伤,不能发挥出他们应有的聪明才智。二是急功近利。大部分大学生干部都是对军队充满憧憬和为实现自己人生抱负而选择军营的,  相似文献   

6.
地方大学生将成为我军士兵队伍的重要来源。如何从入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现状出发.搞好大学生士兵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尽快实现从地方大学生到合格士兵的转变.成为基层政治干部必须面临和解决的紧迫课题。搞好大学生士兵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着眼大学生士兵的特点.不断改进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及时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们采取座谈、问卷、考核等形式,对基层党支部的62名地方大学生干部支委、正副书记党务工作能力进行了调查。总的感到,这些大学生干部思想基础好、有朝气,基本胜任本职工作,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和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党龄短,党性观念需进一步加强。调查显示,62名地方大学生干部,入伍前入党的5人,占8%,入伍培训期间入党11人,占17.7%,分配任职后入党46人,占74.3%。由于党龄短,党性锻炼不足,参与党支部工作的意识比较淡薄。有的认为党支部工作是正、副书记的事,  相似文献   

8.
接收地方大学生干部入伍,是适应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加强人才建设的战略举措。从调查情况看,近几年随着人才战略工程的实施推进.各级对地方大学生干部的认识更加到位.培养思路更加清晰,地方大学生干部在部队建设中作用发挥越来越明显。但也面临着一些矛盾和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9.
随着大学生日益成为军队干部主体.大学生干部如何转变角色.适应带兵人要求.成为各级越来越关注的话题。大学生干部只有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大胆投身部队实践,坚持以兵的心态认识兵、以兵的眼光看待兵、以兵的角色带好兵,才能当好“一个兵”,做好‘排头兵”,成为优秀“带兵人”。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军队生长干部制度的改革.目前大学生干部已经成为基层干部的主体,他们的工作、生活和成长如何.各级都很关注。近期.笔者就驻青海某部大学生干部的婚恋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由于成长经历、文化素养和所生活的家庭、社会环境的变化.80后青年的婚恋观念、择偶标准和对婚姻生活的憧憬较以往有很大不同.加之部队工作性质和驻地条件的限制.大学生干部婚恋难问题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11.
地方大学生干部大多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衣、食、住、行基本上由父母操心.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没有经历过什么困难.抗挫折能力较弱。来到部队后.面对崭新的环境,严格的纪律,艰苦的训练.复杂的人际关系.他们往往容易遭受挫折。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就有可能一蹶不振.影响今后的发展。因此.有必要提高地方大学生干部的抗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地方大学生干部增多.给部队内部关系带来了一些新变化。不少地方大学生干部认为,自己是“象牙塔”里走出来的骄子.论学历比一般官兵高,论知识比一般官兵多,论思维比一般官兵快.有很强的优越感,生活上放不下架子,工作上扑不下身子,热衷于搞自我设计,结果封闭了自己,疏远了群众。多数地方大学生干部承认在军事素质上的差距,又感到在短时间内难以赶上部队生长和军校毕业的干部,工作上打不起精神,在官兵面前缺乏自信心。也有些领导过分看重干部的带兵能力和经验阅历,担心使用大学生干部会误事、会出事,实践中不敢交任务、压担子,致使一些大学生干部素质始终在低层次徘徊.战士面前没威信,领导面前说不起话。对此.各级要注意着眼巩固发展团结和谐的内部关系.加大对地方大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发挥他们的积极因素.努力增强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部队大学生干部数量逐年增加,他们在部队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凸现,正确培养和使用好大学生干部,已成为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近期,我们对所属部队大学生干部的培养、教育和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在此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4.
彭东丽 《传承》2014,(1):98-99
大学生干部的道德修养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干部楷模作用的发挥。当下"90后"大学生干部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影响,出现了如文明礼貌缺失、自我意识太强、责任缺失等道德素养缺失的现象。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干部道德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心理挫折,是人们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在环境中遇到障碍或干扰,从而使目标无法实现,需要和动机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紧张情绪反应。大学生干部在部队的工作和生活中.动机性行为难免遇到干扰和障碍,致使目标不能实现,自身需要不能满足,产生急躁、失望、焦虑、忧郁等情绪。分析大学生干部心理挫折的成因,尽量减少受挫折的情境,提高应付挫折的能力,对大学生干部人格的健康发展和部队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进村工作。在江苏省昆山市已经走过了十年历程。从1999年选派首批14名大学生进村,到2003年开始每年有计划地选派30至50名应届大学生进村工作,再到2006年全面实施“村村都有大学生计划”.直至现在形成省、苏州市、昆山市、镇(区)和村五级联动公开选聘的长效机制。如今,昆山已有269名大学生“村官”在基层一线工作,动态保持率达100%。十年来,昆山市通过健全完善选派大学生进村工作机制.构建干部成长的广阔平台,取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地方大学生干部逐步走上营连主官岗位,如何对大学生营连主官队伍进行有效帮扶,已经成为各级抓基层打基础亟须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一、突出重点全面帮 管眼“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帮什么”,有针对性地实施具体帮带。一是帮思想。着力引导大学生营连主官克服“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急切心理,树立循序渐进踢好“头三脚”的方法观;  相似文献   

18.
导致基层地方入伍大学生干部工作内动力不足是当前部队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必须从帮助其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着手,增强地方入伍大学生的军事素质和工作能力,为其创建和谐进取的成才环境,适度加大来自工作的促动力。  相似文献   

19.
发挥好地方大学生干部的作用,提高干部队伍建设水平,一方面各级要切实加强引导,研究探索有效的教育、管理、培养和使用的办法,另一方面,作为地方大学生干部,也要提高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0.
国防施工难度大.科技含量高。迫切需求大批高素质人才。吸收引进地方大学生干部.实现部队人才资源的结构性调整.是解决施工科技人才短缺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我们注重为地方大学生干部营造锻炼成长的良好环境.促进了大学生干部的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