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前,广大农村出现宗教返热现象,其本质是农民对实际生活幸福感和质量的一种功利性期望,这一现象的出现与转型时期农民的生存状况和精神态势密不可分.引导农民建构科学、合理的信仰文化和道德秩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途径.应因势利导,加强农村社区建设;遵循规律,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立足根本,健全农村保障机制;积极引导,使农民信仰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政治、文化等诸领域全面转型时期。结合转型背景应从技术、经济、政治、民族精神等层面对文化进行系统重构。  相似文献   

3.
道德因自身的神圣化和权威性而自觉地趋向于信仰、依附于信仰,而信仰又纳道德内容于自身之内,并用其达到自己的目的,因而道德的根本目的和最高价值只能仰仗于信仰的设定。就道德存在的形式和发挥作用的方式来说,道德天生就是一种信仰的活动或信仰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1.文化转型势在必然 文化转型是近年来人们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因为它涉及到当代中国文化的形态和走向,与中国社会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5.
刘鹏 《理论研究》2006,(5):22-23
社会转型与时代变迁对党的社会整合提出了新要求,党应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以利益整合为核心、以政治整合为保障、以法律整合为手段、以文化价值整合为重要途径,重新架构党的社会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6.
康德的宗教理想是一种理性的道德宗教,“道德信仰”是道德宗教的基础,是以道德为基础的理性的信仰.在宗教中树立“道德信仰”,就是在对终极存在者的虔诚信仰之中突出道德的地位,强调终极存在者的道德位格,并把对道德情感、道德法则乃至道德行为本身的信仰作为宗教的核心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信仰是人类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道德信仰问题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问题,也是制约人生观成熟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道德信仰是构建和谐社会首先需要的精神动力.本文从道德信仰的内涵入手,深入剖析了道德信仰对于人生的意义价值.  相似文献   

8.
信仰是人类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道德信仰问题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问题,也是制约人类人生观成熟发展的关键因素。道德信仰是构建和谐社会首先需要的精神动力。要从道德信仰的内涵入手,深入剖析道德信仰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刘德才  叶文英  胡晓加 《求实》2007,(12):10-11
道德信仰的缺失是社会不和谐的重要表现与重要原因。和谐社会的主旨是强调在社会领域内诸要素的融洽整合与协调发展,因此,必须具有作为整合和发展所依据的价值原则或价值标准。"八荣八耻"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新概括,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新标杆,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0.
"修身治国"是儒家学说中底蕴深厚的文化现象,历代儒家都把崇高的道德信仰作为实现人生价值和达到人格完善的重要手段,并建立了比较系统的伦理思想。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毛泽东同志从儒家伦理中撷取了大量的思想资源,结合党的思想建设进行批判、吸收和发扬,形成了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主要内容,以"大公无私"为价值取向,以"批评与自我批评"为基本方法,以"共产主义先进模范"为崇高追求的道德信仰理论。  相似文献   

11.
肖卓 《湘潮》2013,(1):37-38
本文认为,目前全国各地掀起的纪念"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五十周年学习活动的新热潮,是深入推进全国学雷锋活动的开展,切实将雷锋精神提升为全民的道德信仰的有利契机。同时,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涛 《学习论坛》2022,(4):106-1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巨变,推动了乡村文化的历史转型。当前,传统乡村文化核心价值理念的解释力、指引力不足,文化价值认同不够,乡村文化自信缺失。重构乡村文化核心价值,必须坚持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方向,紧密结合乡村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变革需求,推动人生追求从积累财富向创造价值转变、生活意义从过好日子向创造美好生活转变,使乡村居民人生意义建构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乡村社会相协调;推动讲仁爱从小我情感向公共意识拓展、行忠恕从基于个人人情向国家信仰和法律规则转变、尚和合从基于无争向包容逐利竞争转化、守诚信从道德要求向责任信仰提升,实现优秀传统乡村文化核心理念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3.
房宁 《新视野》2007,1(1):63-66
人类社会需要道德,又时常缺乏道德。道德是自我约束和克制,人为什么能够约束和克制自己?是因为有信仰。信仰是现实以外的追求,是超越功利的价值。缺乏信仰,道德就会滑坡。中外历史上为建立信仰和培育道德而进行的探究和努力,可为今天我们的道德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人为什么要过有道德的生活?看似简单的一问,却涉及到人类的终极关怀。从社会道德的现状来关照这一问题,则突显出社会转型背景下人们的道德困惑。社会个体道德生活的必要前提在于社会性存在;但是在科技进步冲击传统“天人合一”道德信仰的今天,“我”之所以不过有道德的生活,原因在于社会结构转型下的陌生人社会中,社会习俗、生活习惯和道德标准的差异,对自身利益的过度关注以及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引导偏颇。重建社会道德的思路在于构建全社会认同的道德标准并加强教育,强化社会制度和法律对道德失范行为的约束。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农村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加速期,以农村传统家庭为主导的养老方式受到冲击,一些地方因养老观念、家庭贫困、社会流动、养老机构社会化程度低等原因致使农村养老面临诸多难题.本文从当前农村传统家庭养老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入手,结合国家正在推行的新农村建设政策,进一步探索建立完善新农保、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协调发展的农村养老新格局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从信仰的社会文化视角出发,中国农民的宗教信仰和政治信仰在转型时期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并在社会控制、人格塑造、道德约束和精神关怀等方面发挥着社会整合作用功能。信仰方式与社会整合作用的典型相关分析模型表明,通过舆论宣传加强政治信仰可以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宗教信仰则可以起到精神关怀作用。与此同时,我们应加强宗教管理,避免陷入宗教信仰误区。  相似文献   

17.
吴岚 《世纪桥》2007,(2):42-43
康德道德哲学有三大重要的悬设:意志自由、灵魂不朽和上帝存有。自由保证了一个理性世界存在的可能性;灵魂不朽保证了道德律实施的完整性和促进幸福实现的可能性;上帝则保证了公正地分配幸福的可能性。基于这些假设。康德建立了他的理性宗教。他的理性宗教肯定了人的主体性,肯定了人是目的,肯定了宗教需要理性的参与。并利用基督教的合理内核建立起自己的上帝之国。其宗教现给我们提供了以下启示:无论建设什么样的道德信仰都必须坚持人的主体性地位,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本质和核心的原则。此外,正确阐释和宣传宗教中合理的理念,也能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周涛 《党史文苑》2009,(11):20-22
民主革命时期我军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主要历史经验有:确立和完善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提供组织保证;对广大官兵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培育官兵的信仰自觉;坚持义利结合,以义导利的原则;以革命纪律培育官兵的规范养成;党员干部和革命领袖以身作则;努力推进根据地建设,为官兵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提供现实动力;以革命的人道主义。展示我军的正义性与高尚性。  相似文献   

19.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抗日战争的需要,重构了自己的外交战略,将联合、拥护苏联,反对一切帝国主义战略转变为既联合苏联又积极争取美国等西方国家支持的新战略。在新外交战略的重构过程中,以斯诺为代表的国际友人对延安的访问、报道,不仅宣传了中共的新主张,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共外交战略的重构进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