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栏目中,一位从利比亚采访归来的女记者谈感受,她说,一个国家,个人的挂像越多,这个国家越危险.在利比亚,无论街头巷尾,还是庄前村后,无处不悬挂着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像,人们一集会就举着他的画像.现如今,这个到处悬挂个人画像的国度——更准确地说是政权,果真就要消亡了.  相似文献   

2.
水到渠成     
曲星 《学习导报》2011,(19):64-64
9月12日,中国政府宣布,承认利比亚“国家过渡委员会”为利比亚执政当局和利比亚人民的代表。中国政府选择这个时间,应该说不早也不晚,正好。  相似文献   

3.
魏德忠 《党建文汇》2006,(11):23-23
天安门城楼上悬挂过的五幅毛泽东的标准画像,是由一些画家和画师绘制的。但是,应该说这五幅标准画像第一作者是摄影家。  相似文献   

4.
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不久前发表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讲话,表示要从明年起引进自由市场机制。他对利比亚人民说:“再过4个月,一切都将由你们来掌控,因为这是一件重大而不可避免的事情。”卡扎菲掌权39年来,利比亚经济一直由国家控制,  相似文献   

5.
将军忆烽火     
北京。绿树掩映的一座红色小楼.这便是张廷发将军居住的寓所。客厅很大,除了悬挂着三代人的画像外.还有一幅将军得意的书法作品——大大的“竹”字。将军看上去气色很好,谈起烽火抗战岁月,将军时而伤感,时而兴奋,时而激动,时而感慨……  相似文献   

6.
@@唯实:2011年初开始,北非及中东阿拉伯国家都陷入了动荡,可以说席卷了整个阿拉伯世界。同样是政局动荡,为什么有些国家实现了政权更迭,有些国家是战乱不断,有些国家的政权更迭甚至非常血腥,也有些国家则有惊无险安然过渡,出现这样状况的原因是什么?@@@@殷罡:这是因为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垮得最干脆的是利比亚卡扎菲政权。因为利比亚是逊尼派国家,民族教派比较简单,卡扎菲上台以后外交上很莽撞,国际上也没有朋友,大家都厌恶并反对卡扎菲的个人专制。所以,利比亚的政权更迭,内战尽管血腥,但是比较干脆,对周边没有造成太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赵玫 《党课》2012,(14):109-110
那是新年之后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经过45分钟车程,我们来到洛杉矶西北部的里根图书馆。这座建筑坐落于一片群山之上。上山的坡路上悬挂着美国历任总统的画像。站在博物馆的门前遥望寂静的远山,感受到一种异样的新奇。此馆在已经建成的12座美国总统图书馆中,规模最为阔大。  相似文献   

8.
正在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生平业绩陈列厅里,陈列着一张陈旧发黄的刘少奇画像,像高71厘米、宽53厘米。这是花明楼农民罗德民在"文革"中巧妙保存下来的,被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爆发,国家主席刘少奇蒙受不白之冤,以莫须有的罪名被诬为"党内最大走资派"。当时,造反派十分嚣张,说如果发现了谁家收藏了刘少奇的书籍与画像,谁就会被当作反革命分子批判斗争甚至锒铛入狱。高压挡不住人们对刘少奇的深厚感情。花明楼公社南塘大队会计、农民罗德明就是对刘少奇怀有深厚感情的人之一。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深  相似文献   

9.
第一张标准像1950年以前,我国还没有毛主席标准像,1949年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的毛主席画像,是毛主席1945年在延安时拍摄的一张头戴八角帽,身穿粗呢服的照片。然而新中国成立不久发生的一件事,引起了党中央对国家领导人标准像的重视1949年12月16日至1950年2月17日,毛主席前往苏联访问。访问期间,美国一家报纸刊登了毛泽东与斯大林的照片。斯大林的照片是一张身穿大元帅服的新照,显得华丽端庄、威风凛凛。  相似文献   

10.
长平 《廉政瞭望》2012,(5):57-57
4年前的某期《纽约客》的封面画上,奥巴马夫妇进驻了椭圆形总统办公室,露出了恐怖分子本相:奥巴马穿着传统的阿拉伯服饰,目露凶光;米歇尔留着非洲狮子头,腰挎一挺冲锋枪;壁炉里燃烧着美国国旗,墙头上挂着本拉登的画像。奥巴马竞选团队立即发出了抗议,但是《纽约客》解释说,这幅画是在讽刺奥巴马的竞争对手,因为他们老是把奥巴马描绘成这个模样。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1,(10):4-13
最近一段时间,世界颇不太平。先是北非、中东诸国骚乱频仍,继而有日本的强震袭来。如今,非洲国家利比亚正面临着美欧联军的兵戎之灾。一场史无前例的中东剧变已经不可预知地摆在我们面前。爱好和平的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中东国家最近骚乱不断?美欧联军又为何要对利比亚痛下杀手?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总理普京3月21日表示,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决议存在缺陷和不足,俄方不支持这一决议,任何国家都无权干涉利比亚内政。  相似文献   

13.
西柏坡纪念馆内,有一块展板,写着“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全会作出六条规定: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时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杨尚昆回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会场最初悬挂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朱德的画像。  相似文献   

14.
刘晓华 《学习月刊》2012,(22):19-19
国家认同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一直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多民族国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这个问题似乎变得越来越严重。一方面,“国家认同”的概念魅力无穷,像着了魔咒一样催生着新国家的诞生。但同时,这个概念也给多民族国家带来了无穷的战争和灾难,在一些国家,一些民族争取独立成为民族国家,造成内战不断,相处一室的人民互相杀戮。传统上人们视为特定的民族国家一时间变成了可变动的东西。认识民族国家和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5.
《湘潮》2016,(2)
正在宁乡花明楼炭子冲刘少奇故居里,观众都被挂在刘少奇父母卧室的一张刘少奇母亲的画像深深吸引。画像上的妇女端庄大方,眉眼炯炯有神,似乎又透着隐隐的担心。其实,这张画像的背后还有着一段特别的故事呢!刘少奇到的母亲鲁氏和父亲刘寿生一共育有6个子女,刘少奇是家中最小的一个,母亲鲁氏十分疼爱这个聪明伶俐的满崽,凡事都向着刘少奇。1919年春,刘少奇到长沙私立育才中学毕业班插班学习。就在刘少奇潜心于个人学业,专注于国家命  相似文献   

16.
自今年2月起,利比亚局势紧张,冲突不断。3月17日,联合同安理会决定对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并要求有关国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利比亚平民和平民居住区免受武装袭击的威胁。  相似文献   

17.
爱满天下     
1986年10月18日,上海的天空阴云密布。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基金会的理事和委员们分组乘车,驶向延安西路上海戏剧学院实验剧场。下车时,老天下起雨来,这可是为纪念陶行知先生逝世40周年而洒下痛惜的泪水! 人们冒雨急匆匆地走进会场。 主席台上排列了几排座次,上方悬挂两条红色横幅。上条写着“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九十五周年”;下条写着“中国陶行知研究、基金会第一次理事、委员会”。主席台背后是一幅灰色丝绒天幕,陶行知画像挂在天幕正中央,台前摆一列盆花,两头挺立着两棵生机盎然的青松,整个会场布置得简朴而肃穆,…  相似文献   

18.
摩纳哥是欧洲著名的国中国,南濒地中海,它的国土三面被法国环绕。按说这个建在悬崖上的国家根本不适合大兴土木,可现在的摩纳哥却像一席盛宴,每天都高调迎接着各国游客。  相似文献   

19.
赵亚兴 《奋斗》2007,(1):58-59
人活着,总得要吃饭。天天吃饭,自然有时也会想到“饭从哪里来”这个看似十分简单的问题。有个皇帝,大概是想让太子从小懂得“稼穑艰辛”.问他“饭从何来”,太子睁大眼睛,傻呼呼地说“饭从米来”。大多数人恐怕还没糊涂到这个份上。头脑清醒的人,还是常提醒自己别忘了“吃百姓之饭”。河南内乡县县衙的三堂前,悬挂着康熙十九年由内乡知县高以永撰写的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相似文献   

20.
王晋 《党史博览》2008,(11):28-31
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隆重举行。 放在我面前的第一幅照片,拍的是大会主席台。台上直垂的幕布正中,悬挂着毛主席和朱总司令两人错落相叠的画像,六面鲜艳的党旗分别挂在两侧。主席台上就座的,由右向左分别是周恩来、刘少奇、毛泽东、任弼时、朱德。任弼时作为大会秘书长,正站在麦克风前主持大会。主席台下只拍了第一排,那是会议工作人员的座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