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般认为,所谓公民社会,是指国家和社会之间的一个中介性的社团领域,这一领域由同国家相分离的组织所占据,这些组织在同国家的关系上享有自主权并由社会成员自愿结合而形成,以保护或增进他们的利益或价值。可见,中国的公民社会既可指一种特定的社会领域,也可指在这一特定社会领域中活动的主体。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走向市场经济,与之相伴生的是公民社会的兴起。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对于推进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执政党执政合法性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公民社会问题既是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个重大实践问题。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拓展,社会自治领域日益扩大,现代意义的中国公民社会正悄然兴起。公民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中国的公民社会有着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和中国特色;公民社会建设的目标和趋势是走向和谐——实现国家与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4.
健全的公民社会是现代民主国家建构的坚实社会基础,是中国现代化事业和民主政治发展的充满活力的社会力量。当前,由于政治体制发展的相对滞后,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问题需要有一支活跃的社会性力量来协助解决。应发展公民社会组织,通过公民社会与政府的沟通和协商,解决转型期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5.
公民社会对民主政治的意义和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今世界,民主政治已经成为全球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但是民主政治并不仅仅是一个空洞的概念、一个抽象的政治字眼,它的实现与公民的积极主动的政治参与有关,而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舞台和社会条件是公民社会。可以这么说,公民社会的发育是民主政治的土壤,因而公民社会对民主政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与社会政治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勤 《新视野》2007,3(5):78-79
改革发展与社会政治稳定不仅是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一直面对的一对矛盾。目前中国的治理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私人经济部门和各种民间组织的力量日益发展壮大,并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公共部门与私人经济部门之间正在形成一种相对独立的、分工合作的新型治理结构。公民社会的发展就是对当代各种社会问题的适当反应,国家与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有利于推进社会政治的稳定,公民社会的培育与发展有利于中国社会长期的政治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公民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作为清末民初的舆论和思想领军人物,对中西文化的心理差异有着深刻的认识,看到了西方近代公民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对立,意识到中国国民的心理状态是建立民族国家的巨大障碍.他将公民意识的培养看作是近代民族国家构建的基础性工程,提出了"新民"概念,呼吁培育适合现代宪政制度的公民文化.我们重新检视梁启超的公民理论,对于当下中国方兴未艾的政治文明建设,对于未来的中国政治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公民社会的概念是从西方市民社会概念演化发展而来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理论结构和内涵。现代意义上的公民社会概念凸显了公民权利与自由,强调公民参与、公民责任,意味着政府与社会之间建立平等契约关系、相互监督关系、互动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社会存在着普遍信任度缺失、弱关系网络资源严重不足、自组织不充足和不规范等特征。建构公民身份意识、培育社会信任、发展民间组织、促进政府与民间组织之间的合作对提升社会资本的存量和质量,实现增量发展,促进由政治统治型向社会治理型的过渡,培育当代中国公民社会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公民及其素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公民在我国的形成较晚。在长期的封建统治下,由于家国同构,“民”并没有产生明确的国家意识,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政治的革新,真正意义的公民的出现才有了可能。这样的公民是建立在正确理解的国家关系和恰当参与的公民互动基础上的。公民是培养出来的,对公民素质的要求就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只有塑造出合格、理性的公民,才能有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法制和道德风尚。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与中国公民社会的划时代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和公民社会的兴起,是人类社会政治形态从传统的卿即国家的君主专制社会发展、转型到现代主权在民的民主政治社会的划时代标志之一。中国在近、现代及以前的漫长小农经济及半殖民经济和专制社会中,从来没有也不可能产生公民及公民社会。囿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新中国的前三十年仍未具备产生实质性公民和公民社会的条件;是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造就了公民和公民社会在当代中国前所未有的兴起。它既是改革开放尤其是向市场经济形态和体制的改革与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果,又是中国经济、社会和政治发生广泛而深刻变迁与转型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的生成机制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靳志高 《求实》2005,1(1):47-50
公民意识的生成是一个在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分离的客观条件下 ,在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实践中官吏和民众双向互动的过程。培育公民意识应全方位构建公民意识的生成机制。为此 ,必须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建设民主政治 ,培育社会主义市民社会 ,依法行政与公正司法 ,开展公民教育 ,发展公民文化  相似文献   

13.
日益加速的全球化进程,对传统民族国家框架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构成了巨大挑战。作为对这一新变化的回应,西方理论界建构了三条理论路向。未来国家理论承认全球化对传统民族国家的冲击,试图重新定位未来国家的角色与地位;全球公民社会理论关注社会行为体的生长,意欲厘定全球公民社会的结构与功能变迁;全球治理理论则立足现实,力图打破传统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格局,主张水平与网状管理模式,树立新型权威。  相似文献   

14.
公民的法律信仰是法治精神得以形成和法治社会得以实现的关键.针对我国公民法律信仰缺失的困境,有必要寻求切实可行的培养途径,以促进法治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现代民主政治是随着公民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社会冲突在公民社会建立过程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正确的态度不是消灭社会冲突,而是让社会冲突发生在一个有限的、可控制的范围内.我国在建立公民社会的过程中,只有妥善处理好矛盾和冲突,才能在建立法治国家的道路上走得更稳健.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获得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和现实条件,同时,中国公民社会的研究已成为学界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当前,中国公民社会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公民社会的概念界定、基本特征、价值评估、路径选择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领域正经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历史性变革:从身份社会向契约社会、从单位社会向个体社会的历史性转型。这一转型表明一个相对独立的公民社会正在中国崛起。公民社会建设正在或必将成为社会领域变革的公共目标。针对目前中国公民社会建设中存在的认识偏差和制度缺陷问题,应着重从民间组织和政治参与两个方面予以重点推进。  相似文献   

18.
齐久恒 《探索》2012,(1):147-152
公民社会组织在维护经济公平、推进民主法治、调适社会冲突等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正是由于其日益凸显的功能,学者们便对公民社会组织形成了一种"视域偏好",即片面强调公民社会组织发展,而相对忽视对其缺陷和失灵问题的研究。同时更值得我们警惕的是,缺乏理性和自觉的理论认知将会导致学术的研究偏执一端。因此,当下开展对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发展的反思省察便成了一种迫切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9.
服务型政府建构中的公民网络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的不断渗入和普及,公民网络参与已成为一种新型参与方式和趋势,公民网络参与彰显了服务型社会的公民本位、社会本位,提升了服务型政府的责任与效能,推动了服务型政府的民主意识。但我们同时应该看到,信息轰炸、数字鸿沟、政府对公民网络参与的不重视态度、网络基础设施的差异、法制建设的落后、参与主体的不平等性及公民本身参政意识的淡薄,这些都不利于公艮网络参与的进程,也不利于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所以应该加强网络信息的引导和监管,培育理性成熟的网络公民,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减少数字鸿沟,建立健全公民网络参与的法制环境,构建电子政府与民众的有效沟通机制,这样不仅可以削弱公民网络参与的不利影响的同时,也可以加快服务型政府构建的脚步。  相似文献   

20.
公民网络参与彰显了服务型政府的公民本位、社会本位,提升了服务型政府的责任与效能,推动了服务型政府的民主意识。但我们同时应该看到,信息轰炸,数字鸿沟,政府对公民网络参与的不重视态度,网络基础设施的差异,法制建设的落后,参与主体的不平等性及公民本身参政意识的淡薄,这些都不利于公民网络参与的进程,也不利于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所以应该加强网络信息的引导和监管,培育理性成熟的网络公民,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减少数字鸿沟,建立健全公民网络参与的法制环境,构建电子政府与民众的有效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