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宁的《四月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在党内外引起了分歧与争论,争论的实质是对俄国革命形势持不同立场.《提纲》指出,俄国革命正处在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推翻资产阶级政府,由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掌握政权,建立巴黎公社式的政府,由工人代表苏维埃对社会的产品生产和分配实行监督.加米涅夫和普列汉诺夫等人认为,《提纲》是一个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尚未完成、落后的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错误的“总公式”.列宁指出,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尚未完成的旧公式不能解决俄国的现实问题;不实行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夺取政权就是向小资产阶级投降;《提纲》中的措施不是超越阶段地实行社会主义革命,而是为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作最初准备.  相似文献   

2.
1917年3月列宁在从西方回国前夕撰写的有关文章中提出,俄国作为一个落后的国家,不能立即直接展开社会主义革命,但俄国无产阶级可以使民主革命具有巨大的规模,使俄国革命成为全欧洲及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使西方的无产阶级起来同资本主义决战。至十月武装起义胜利以至苏俄国内战争结束,列宁一直持上述战略思想。列宁的《四月提纲》未提出从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天才计划",只是提出了使俄国革命转向社会主义革命"准备阶段"的思想。列宁关于俄国革命的谨慎态度和科学精神具有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李锐 《世纪桥》2010,(3):66-68,74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写作缘由和时间历来为人们所争论。英格.陶伯特通过文献考证,断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写于1845年7月,并且是《神圣家族》的后续之作。然而,陶伯特实际上没有体察到马克思写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真实内在原因,并未考虑到马克思同费尔巴哈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差异的事实。《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诞生根源于马克思自身的思想进步和理论创新,而赫斯、施蒂纳以及恩格斯等人对马克思的影响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陶伯特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创作过程看得过于简单,缺乏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整体视角。《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现实和理论需要的产物,是马克思为了打好和恩格斯一同创作新世界观的哲学基础所认真写下的研究笔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二者之间的关系无疑要比《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神圣家族》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作为唯物史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既是马克思扬弃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哲学的理论成果,又是《提纲》之后唯物史观进一步全面系统创立的生长点。文章阐述了《提纲》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形成的三个阶段。立足于《提纲》十一条的上下文语境和《提纲》与马克思早期文本的研读,文章按照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逻辑先导,关于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的问题,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初步理解,唯物史观的立脚点和功能等四个方面逐条解读,全方位阐释“新世界观”的内涵。《提纲》关于马克思的主体理论和人的本质理论对我们今天仍然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鲁玉 《世纪桥》2008,(1):27-28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马克思哲学史中富有转折性的意义,其实现哲学变革的理路框架是:宗教问题是其实现哲学变革的理论切入点;实践问题是其实现哲学变革的理论基础;人学问题是其实现哲学变革的理论核心;新唯物主义问题是其哲学变革的理论归宿点。马克思正是在这个框架中开出了他伟大的哲学革命的路向。  相似文献   

6.
曾凡跃 《求实》2012,(8):29-32
虽然改变世界同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实践观的主旨,但它们所阐释的改变世界的思想维度和语境存在差异:第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侧重于从新旧哲学旨趣的根本区别的角度提出,《德意志意识形态》则侧重于从新哲学形态即实践的唯物主义的角度提出;第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在批判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中强调改变世界,《德意志意识形态》则从实践的唯物主义自身的问题域中强调全部问题都在于改变世界;第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作为纲领性文献所蕴含的改变世界的思想主要是一般思想原则,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改变世界则是其深化和具体化。根据以上差异,有必要就学界长期流行的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一些误读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7.
曹兴江 《世纪桥》2009,(15):63-63,67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从主体和客体的辩证关系出发提出了其特有之实践观。实践并非指一般的物质性活动,而是指人类特有的自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存在三个基本特征,即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性以及自觉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分水岭,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范畴之一,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长点与基石。因此,正确地解读马克思提出的独特的实践观,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个体系。  相似文献   

8.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1845年春,27岁的马克思为批判费尔巴哈而写作的一篇研究性的纲要。这一《提纲》被恩格斯称之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今天重读起来,仍然对我们的认识和实践具有重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鉴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特殊的笔记体性质,一直以来人们对其所涉及的一些理论观点和概念范畴的理解存在较大分歧,特别是对关乎马克思主义理论全貌的一个核心范畴实践的认识,学界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从社会历史维度、主客关系维度和哲学革命维度对实践概念进行全方位的阐释,才能够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历史地位进行更准确的把握,从而对马克思的思想脉络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通过对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的批判,借助客观现实与主观能动性间的辩证关系,凸显了实践的真正含义。从静态视角来看,实践自身表现为主观能动性与客观现实间的张力;从动态视角来看,实践过程又被视为二者间张力的和解。通过对其辩证统一过程的演绎,不但明确了实践本身的唯物主义基础,更在实践与历史的关系问题上找到了实践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1.
郑建 《前线》2014,(6):67-69
<正>01用实践的观点从主体方面去认识客观世界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把能动的方  相似文献   

12.
八七会议以后,毛泽东受命为中央特派员前往长沙,领导中共湖南省委组织发动秋收起义.经过调查研究,毛泽东在关于起义的旗帜问题、农民土地问题、政权的性质、武装夺取政权、暴动区域的选择与范围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提出了与中央不同的意见.然而中央也不同意毛泽东的理论主张,发生了分歧和争论.实践证明,毛泽东的这些理论主张是正确或基本正确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3.
汤建龙 《唯实》2007,42(2):8-10
由于解读模式的不同,学界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实践”一词的理解存在着明显的分歧。从马克思思想发展的真实进程进行解读,就会看到,这里的“实践”并不是一种哲学上的理论承接,而主要是基于马克思当时在经济学研究中的理论进展。  相似文献   

14.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作为马克思“历史科学”建构的起点,蕴含着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在《提纲》第一条中,马克思合理地介入实践范畴,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展开了彻底性批判,既有力驳斥了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感性直观的致命缺陷,又猛烈抨击了唯心主义抽象能动的根本缺陷。马克思经由对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双重清算,不仅完成了对旧哲学内在体系的彻底解构,从旧营垒的困境中跳脱而出;而且以实践观为锁钥开辟了认识世界的新路径,通达出一种导向科学观念本身的历史思维模式,从而实现了对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历史性超越。  相似文献   

15.
《当代贵州》2011,(3):9-9
据1月7日《检察日报》报道,中纪委有关人士近日表示,“腐败越反越多”的看法是不正确的,“反腐败无效论、无用论”也是毫无根据的。  相似文献   

16.
改革初期,农村“包产到户”的再次兴起引起新闻舆论、理论学界和党政高层的激烈争论。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人民日报》对此争论展开多方位报道。梳理1978—1982年间的报道可将争论的焦点分为:包产到户是“前进”还是“倒退”、经济发达地区能不能搞包产到户、包产到户是姓“资”还是姓“社”等。《人民日报》的相关报道不仅体现出关于包产到户的争论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影响深远等特征,也从侧面反映了包产到户在持续激烈的争论中打破重重障碍并最终得以正名的艰辛与不易。  相似文献   

17.
《党的建设》2010,(5):61-61
1927年八七会议以后,毛泽东作为中共中央特派员,受命从武汉前往湖南组织和领导秋收暴动。毛泽东在到达湖南以后,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中央在关于暴动的旗帜、暴动起来以后的土地政策和政权性质、是否以军事力量夺取政权以及起义区域与范围的选择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以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中提出的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著名观点为主线,阐述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发展观,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辩证关系,人的认识是螺旋式的发展过程,"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等五个方面原理及其若干启示的方法论原则,对改进当代共产党人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要议程是,听取和审查十七届中央委员会报告,审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选举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有的学者在研究《资本论》中存在的一些误解,本文试图分析原因,并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