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磊 《中国减灾》2012,(7):13-15
我国地质灾害种类繁多、活动频繁、灾害严重,除地震外,自1949年至2011年的不完全统计,各类突发地质灾害事件超过4万次之多,每年因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有几十亿元。在地质灾害中除崩滑流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外,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祸患时有发生,越来越成为阻碍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  相似文献   

2.
《中国减灾》2013,(7):62
经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农业部、卫生部、统计局、林业局、地震局、气象局、保监会、海洋局、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等部门核定,2013年2月份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如下:2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干旱、雪灾、地震和地质灾害为主,洪涝、风雹、森林火灾、海洋灾害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与近年同期均值相比,灾害损失总体偏轻,除死亡失踪人口增加1人外,其他指标均减少6-9成。  相似文献   

3.
瞿方业 《中国减灾》2012,(11):12-13
2012年9月7日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发生地震后。10月4日又发生严重的山体滑坡,致18名小学生和附近农产1人遇难。地质灾害应急专家调查结果为:田头小学滑坡灾害是由于持续降雨引发的大型高陡松散岩土体滑坡灾害。  相似文献   

4.
中国自然灾害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中国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气象灾害、地震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五大类。除了现代火山活动外,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都在中国出现。由于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中国自然灾害发生表现出显著的时间和区域分布规律。主要特点是:  相似文献   

5.
钱程 《中国减灾》2012,(11):16-17
美国是世界上灾害防治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国家之一。早在上世纪,美国就已开始对本国的地质灾害问题进行立法工作.不断引进防灾新技术,修建抗灾工程,研究灾害机制.在此基础上,美国建立和发展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减灾系统工程,使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6.
加强城市防灾减灾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很多城市灾害的发生,除自然原因外,往往是由于人们对防灾知识的缺乏而引起的。如城市火灾、爆炸,以及由于不合理开采地下资源而引起的地面沉降、  相似文献   

7.
面临严重的地质灾害,重庆市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减少灾害损失。他们制订灾害防治规划和预案,通过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工程治理,增强应急能力,开展地质灾害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中国减灾》2014,(2):34-35
2013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和地质灾害、地震、台风、干旱灾害为主,风雹、低温冷冻、雪灾、森林火灾等灾害也均有不同程度发生,给灾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和地方各级民政部门按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要求,及时启动自然灾害救助预警响应和应急响应.派出应急工作组协助指导灾区开展抗灾救灾工作,紧紧围绕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  相似文献   

9.
1992年1—4月灾情信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洪玲 《中国减灾》1992,2(3):55-58
1992年1—4月灾害造成的损失,除江西、湖南、广东、福建洪水灾害比常年提前,损失大于常年同期外,其它灾害造成的损失均相当于或轻于常年,1、2月份北方大部地区降水偏少,豫、晋、陕、甘等省旱情严重。进入3月北方冬麦区出现较大范围的雨雪天气,大部地区旱情缓解;江南、华南连降暴雨,赣、湘、粤、闽出现洪涝灾害;到了4月,北方大部地区旱情再度发展;风雹天气较频繁,湖南、四川省灾情严重。  相似文献   

10.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为了防治地质灾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现将《重庆市2002年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1.
<正>干旱、洪涝、台风、地震……除现代火山活动外,几乎所有自然灾害都在我国出现过。数千年来一直困扰着中华民族的各种灾害,近十年来又进入一个多发期。这十年,是中国经受巨灾磨砺的十年,是减灾救灾不断趋向高速高效发展的十年,是社会灾害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增强的十年,更是防灾减灾事业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的十年。十年来,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的防灾减灾事业开始从灾害救助到灾害防御、从灾害防御到灾害风险管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政报》2010,(11):9-1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经过多年努力,特别是1998年以来,我国大江大河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大江大河干流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形成,防御洪水能力明显增强。但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滞后,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大部地区先后出现大范围强降雨,引发部分中小河流漫堤溃堤、一些中小水库出险和局部山洪地质灾害,特别是甘肃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充分暴露出防洪减灾体系存在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3.
干旱、洪涝、台风、地震……除现代火山活动外,几乎所有自然灾害都在我国出现过。数千年来一直困扰着中华民族的各种灾害,近十年来又进入一个多发期。这十年,是中国经受巨灾磨砺的十年,是减灾救灾不断趋向高速高效发展的十年,是社会灾害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增强的十年,更是防灾减灾事业因势利导、趋利退害的十年。  相似文献   

14.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为了预防地质灾害,有效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现将《重庆市2001年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遵照执行。我市是全国地质灾害发生频繁的地区之一,严重的地质灾害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据有关部门综合分析预测,今年全市降雨量(1000-1200mm),略偏多,局部地区洪涝偏重。大雨比常年偏早,汛期内有2-3场区域性暴雨,暴雨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降雨集中、雨量较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城市灾害管理的现状2003年"SARS"事件之后,我国政府加强了对灾害管理机制的建设:制定并颁布了《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形成了包括灾害在内的各类灾害事件应急预案框架;建立责任政府,加强政府部门的责任和透明;加强灾害管理的国际合作等。这对于提高城市应对灾害的救助能力,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供了很好的解决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幅员辽阔,丰富多样的气候类型和地理地形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也意味着我国的农业生产要面对更加复杂的孕灾环境。影响农业生产的灾害主要包括两类。一是自然灾害。包括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生物灾害。随着全球气候剧烈变化,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多发、频发、重发成为农业生产的大背景,造成的损失平均占农业损失的8成。同时,反季节设施等栽培方式的变革和物流业的发展,成为病虫害大面积发生、有害生物传播和动物发生疫病的重要原因。二是人为灾害。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城市灾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吉顺 《中国减灾》2001,11(4):56-57
城市灾害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对城市功能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害的事件。城市由于其人口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各类生产、生活设施的现代化及广大民众对公共设施的依赖,使城市在灾害面前的脆弱性更为突出。一旦遭受重大灾害,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1976年7月28日唐山市7.8级地震,顷刻之间使这座具有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毁坏殆尽,死亡24.2  相似文献   

18.
为做好农房建设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重大灾害事故发生,保障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重庆市万州区于2008年初全面启动了加强农村住房建设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冰雪灾害对城市交通影响很大,但如果保障措施到位,影响可以大大减小:基于政府、企业、社区三级力量,可以构建一个应对冰雪灾害的三级保障体系,在灾害发生时,他们可以发挥各自优势,抗灾减灾,降低灾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裘强 《江西政报》2008,(6):45-46
江西省自然灾害主要以台风、暴雨洪涝、雷电、地质灾害、农、林业生物灾害为主。主要特点:一是风雹雷电灾害频繁,雷电死亡人数位居榜首;二是集中性强降雨次数多,常常诱发地质灾害;三是强台风影响早、个数多、损失重;四是农业生物灾害爆发,早稻稻瘟病危害重是近十年之最;五是干旱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特别是近期遭遇的雨雪冰冻灾害,持续时问之长、范围之广、危害之重,历史罕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