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灾害信息员是解决灾害预警信息传递瓶颈问题和确保灾情信息及时准确上报的关键力量。本文对国内2007年以来灾害信息员人才队伍发展状况和存在的基本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认真反思近年来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提出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减灾》2012,(4):37-37
延安市属陕西省自然灾害多发区,如何做到及时掌握灾情、启动预案、落实自救措施,是提高灾害应对能力的关键所在。在长期的灾害应对历练中,延安市着力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把灾害预警触角延伸至最基层,畅通了灾情信息传递渠道.有效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减灾》2012,(5):19
甘肃省自然环境严酷,地震、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一些自然灾害因灾害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瓶颈制约,导致灾害预警避灾信息无法及时发出,造成重大损失,影响了救灾工作及时、有效开展。截至2011年底,已在9个市(州)、48个县(市、区)的10157个行政村及部分自然村建立了村级灾害信息员14431名,对10992名村级灾害信息员进行了培训,为5932名村级灾害信息  相似文献   

4.
《中国减灾》2012,(7):37
延安市属陕西省自然灾害多发区,如何做到及时掌握灾情、启动预案、落实自救措施,是提高灾害应对能力的关键所在。在长期的灾害应对历练中,延安市着力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把灾害预警触角延伸至最基层,畅通了灾情信息传递渠道,有效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灾害信息员是解决灾害预警信息传递瓶颈问题和确保灾情信息及时准确上报的关键力量。本文对国内2007年以来灾害信息员人才队伍发展状况和存在的基本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认真反思近年来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提出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灾害信息员及其发展状况中国的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造成的损失大。目前,中国各级灾  相似文献   

6.
《中国减灾》1993,3(4):57-60
1.现代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评价中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这里主要指遥感技术、信息传输与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在灾害监测、评价和管理中具有快速、准确、机动和直观的特点,因而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在灾害发生前,它可以不断提供关于自然灾害发生背景和条件的大量信息,有助圈定某些灾害可能发生的地区、时段及危险程度,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在灾害发展过程中,可以不断监测灾害的进程和态势,及时把信息传输到各级  相似文献   

7.
周璇  王瑛 《中国减灾》2013,(11):48-49
灾情信息是有效开展救灾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各级领导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而灾害信息员及时、准确地报送灾情信息,不仅关系自然灾害的预警预报、应急处置、救援救助、恢复重建等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关系党委政府能否及时掌握灾情动态和发展趋势,采取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为切实提高灾害信息专业化管理水平,加快推进通化市灾害信息员队伍职业化建设,夯实救灾工作基础,吉林省通化市民政局对全市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8.
解析灾害信息管理——灾害信息管理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娜 《中国减灾》2006,(10):18-19
近期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因灾损失严重,因灾死亡人口等灾情指标的公布一时间成了敏感的话题,公众对相关报道反应非常强烈。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在整个灾害信息管理的过程中,影响灾情信息及时准确的主客观因素有很多,如何及时准确地报送和发布灾害信息也一直是各级民政部门积极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减灾》2014,(5):52-53
正问:如何做好灾情统计报送工作?答:灾情统计报送工作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及时、准确、规范地反映自然灾害损失情况和救灾工作开展情况。所谓及时,就是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收集、整理、上报信息。这里的"第一时间",是指采取一切  相似文献   

10.
3月14日,山东省莱西市民政局、气象局联合下发《关于建立自然灾害信息与气象预警信息共享工作机制的通知》,这标志着莱西市民政、气象灾害信息共享机制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每年受灾人口高达2亿以上,因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逐年增加,其中20世纪90年代每年均超过了1000亿元,近几年每年超过了2000亿元,1998年则超过3000亿元,自然灾害己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和危害程度进一步上升,且各种灾害交叉出现、同步叠加,加大了灾害防御和应急的难度。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减灾工作,40多年来,在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下,减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提高灾害管理水平的基础是准确及时地掌握自然灾害的灾情信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  相似文献   

12.
徐娜 《中国减灾》2006,(10):24-25
当前,在灾害信息管理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是如何及时准确地报送和发布灾害信息的问题。这个问题已经成为钳制灾情和救灾工作开展的桎梏,如何才能让灾害信息更好地服务于减灾救灾工作,本刊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国家减灾中心副主任闫志壮。记者:今年是我国自然灾害发生较为频繁的一年,台风、洪涝、泥石流以及干旱连番考验着我国的灾情信息管理机制。在灾害信息管理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是如何及时准确地报送和发布灾害信息的问题。请您谈谈在救灾实践中,如何才能及时准确地报送和发布灾害信息,有效地规避误差和风险?  相似文献   

13.
首批1397名灾害信息员获国家职业资格认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灾害信息员主要承担灾害预警预报信息接收和传递、灾情信息收集和报告、灾害应急救助、防灾减灾知识宣传等职责任务,是解决灾害预警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和确保灾情信息及时准确上报的关键力  相似文献   

14.
灾害信息员是民政部门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着灾害预警预报信息接收和传递、灾害信息收集和报告、灾害应急救助、防灾减灾知识宣传等任务,是解决灾害预警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和确保灾情信息及时准确上报的关键力量。  相似文献   

15.
赵宏 《中国减灾》2012,(11):33-33
近年来,安徽省六安市坚持以《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净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工作的通知》为指导,从畅通灾害预警渠道入手,着力推行和完善灾害信息员体系建设,把灾害信息预警触角延伸至村级,有效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和群众自救能力.  相似文献   

16.
自然灾害发生后,与灾害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实时沟通,传递灾害现场视频、图文和声音信息,在千里之外如同亲临现场一样地核查、评估灾情,指导抗灾救灾工作。这就是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指挥平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灾害应急管理的法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康泰 《中国减灾》2004,(11):42-43
我国一般把自然灾害分为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七类。我国现行的灾害应急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分别针对这七类灾害确立了灾害应急法律制度。灾害应急法律制度,是指国家针对各种自然灾害及其引起的紧急情况,制定的有关防灾、减灾、救灾和灾后重建等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灾害应急法律制度是国家危机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及时有效处置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依据和手段。我国灾害应急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从现行的自然灾害应急…  相似文献   

18.
建立城市灾害预警系统和治救体系的一些看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助海 《中国减灾》2000,10(3):12-13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灾害日趋多样化 ,且破坏力较以往更加严重和可怕。据初步分类 ,城市灾害大致有水灾、火灾、气候异常、城市烟雾、噪音公害、三废污染等。事实一再提醒人们 ,改进防灾抗灾手段 ,增强城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防灾救灾意识 ,创建城市灾害预警系统与治救体系已势在必行。城市灾害往往具有突发性、复杂性、多样性和严重性等特点。纯粹的自然灾害因其发生具有难以抗拒性 ,对人类的危害最大。但是 ,灾害造成的损失多少 ,却掺杂着众多人为的因素。总的来说 ,无论是人为灾害 ,还是自然灾害 ,如能发现得早 ,处理及时…  相似文献   

19.
《中国减灾》2014,(3):34-35
2013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和地质灾害、地震、台风、干旱灾害为主,风雹、低温冷冻、雪灾、森林火灾等灾害也均有不同程度发生,给灾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和地方各级民政部门按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要求,及时启动自然灾害救助预警响应和应急响应,派出应急工作组协助指导灾区开展抗灾救灾工作,紧紧围绕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确保灾后救灾资金和物资及时到位。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全省灾害信息员灾情管理水平,扎实做好汛前各项准备工作,4月16日,江西省民政厅在南昌市举办汛前灾害信息员培训班。培训采取授课为主、交流互动为辅的方式进行,重点就灾情管理要点及注意事项、灾害救助实务、自然灾害救助评估基础知识等有关内容进行了全面培训。灾害信息员队伍在减灾救灾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开展灾前预防和灾后应急救助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各地要严格按照灾害信息管理规定,按规定程序、按时间要求上报灾情,要提高灾害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