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西省资溪县鹤城镇司前社区被评为"抚州市十佳模范社区"。近年来,该社区获得《江西省城乡社区建设先进志愿者》、《江西省充分就业星级社区》、《江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全省优秀人民调解员》、《江西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等诸多荣誉,是对其多年来热心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一直保持了“全国先进文化县”的荣誉称号。近年来,章贡区把构建新型社区文化作为宣传工作的基础工程,全力抓好抓实。社区文化在培育中成长.在关爱中壮大,2004年和2005年.章贡区两津路社区、下壕塘社区先后被评为“全困先进文化社区”.章贡区沙河镇血龙文化大院被评为“全国先进文化大院”。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政》2012,(6):59-60
四川省泸州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居委会建设。《意见》规定:新建住宅区居民人住率达N50%的,应及时成立社区居民委员会,新建中心城区社区一般按照管辖人口2000~5000户,乡镇所在地社区一般按500~2000户设置:社区的工作经费、人员报酬以及服务设施和社区信息化建设等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社区工作者待遇激励增长机制。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赣县通过平台建设、队伍管理、经费保障等措施,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全面提高社区建设整体水平。具体内容:一是解决社区管理服务用房。规定新建住宅小区建设规模达到2万平方米的,按住宅总面积的2.5‰的比例预留社区管理和服务用房。二是加强社区管理队伍建设。推行从机关下派、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竞争上岗等办法,选优配强社区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政》2010,(5):62-63
福建省永安市召开全市社区建设工作暨表彰会议.回顾和总结了去年全市社区建设工作情况.并提出了该市今年社区建设工作重点。会议还表彰了社区工作先进单位、挂包社区先进单位、社区共建先进单位共34个,先进社区工作者.社区建设积极分子共53人。(林维欣邓丹丹)  相似文献   

6.
2008年的上海,有一档电视节目很红火,它的名字叫《新老娘舅》;2008年的上海,有一个人很出名,她的名字叫柏万青,一位曾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工作者的社区工作者。  相似文献   

7.
地方政讯     
宗河 《中国民政》2009,(1):46-46
武汉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武发[2008]18号),对推进社区服务站建设、改善社区工作条件、加强社区队伍建设、推行社区物业服务、强化社区建设组织领导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具体而实在的要求。《意见》提出加快推进社区服务站建设,建立社区服务站网络,整合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规范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的管理;要求切实改善社区工作条件,增加社区党组织活动经费,增加社区工作经费,改善社区工作和居民活动用房条件。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政》2007,(9):63-63
江西省永新县在推进建设和谐社区活动中,走出了一条以社区“党员中心户”推进社区管理的新路子。通过设立“党员中心户”,社区党员居住分散、流动性强、老残病弱而难以集中学习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学员中心户”设置灵活、组织方便、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刘翔 《今日上海》2011,(9):40-43
安全社区建设是世界卫生组织(WH0)倡导的一种以预防伤害为主旨的社区建设理念和方法,10余年来在推进人类安全健康和全球预防各类事故和人员伤害的方面工作卓有成效。杨浦区控江路街道自2008年9月参与创建安全社区以来,以“任何人都平等享有健康和安全的权利”为理念,按照《国际安全社区六条准则》、《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李建国 《江西政报》2006,(21):47-48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社区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近年来。吉州区突出中心城区的特点,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开拓思路,创新举措。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不仅彻底改善了社区的基础条件,而且增强了驻区单位、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浓厚了多方参与、共驻共建的氛围,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抓城市社区建设的新路子。为构造和谐社会搭建良好平台。吉州区社区建设工作的探索与创新,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受到社区居民的广泛认可。2005年吉州区被评为“江西省城市社区建设示范区”。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政》2006,(8):62-63
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下发了《关于开展特色社区、精品社区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创建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从健全社区组织、理顺管理体制、深化社区服务、培育社区意识,完善社区功能等几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并将创建活动分为试点创建、全面创建、总结验收等三个阶段进行.充分彰显社区特色.打造精品社区、特色社区。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政》2013,(9):21-21
徐祖荣在《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中撰文认为,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日渐加快和政府职能的逐步转变,社区志愿服务正逐渐演化为社区公共服务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方面。社区志愿服务在推进现代城市社区建设中的作用更加突出,社区志愿者在社区建设中的磁场效应日益凸显,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以及如何完菩服务体制,成为社区理论工作者和社区建设相关部门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地方政讯     
宗河 《中国民政》2010,(9):27-27
近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黑发[2010]12号,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当前及一个时期内全省城乡社区建设的目标、任务、保障措施等。《意见》明确了加强社区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社区群团组织、社区社会组织等社区组织体系建设,落实社区服务设施项目建设规划、加强社区服务用房建设等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政》2015,(2):36
<正>近期,山东省民政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四社联动"创新社区治理和服务的意见》(鲁民〔2014〕80号,以下简称《意见》),推行社区、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社区志愿者"四社联动"。《意见》提出,到2017年,每个城市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员配备不少于社区工作人员总数的50%,其中至少有1名社会工作师或助理社会工作师;拥有6个以上的社区社会组织;注册社区志愿者达到社区居民总数的10%以上。到2020年,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社会工作室和社区志愿服务站基本覆盖城市社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江西省充分发挥党组织对社区统战工作的领导核心作用,积极探索出“以社区为平台、以社团为纽带、以活动为载体”的社区统战工作新思路,有力地促进了全省三个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健康发展。一、以社区为平台,创建“三三四”社区统战工作模式建立“三级网络”,强化领导责任机制。全省各地建立了区(委)、街(道)、居(委会)三级组织网络,形成纵向到底、上下联抓的领导责任机制。区委成立社区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关于对街道、社区统战工作实行目标管理考核的意见》,实行区委四套班子分管领导和相关责任部门包社区抓统战工作制…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政》2011,(9):49-49
李璐在《理论导刊》2011年第3期撰文指出,长期以来我国域市社区管理体制采用“议行合一”的模式,议事权、决策权和执行权都集中于作为居民自治组织的社区居委会,但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城市居民委员会不同程度地存在行政化管理的现象,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程度一直不高,因此,社区建设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就在于让社区的主体组织——社区居委会功能复位。  相似文献   

17.
落实“三个代表”,社区党建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研究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必须掌握先进文化的发展规律;必须体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还必须转换职能与方式,调整社区组织领导体制,构建社区党建机制。  相似文献   

18.
《江西政报》2007,(5):38-40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进一步推动全省消防工作,2006年12胄20日至31日,省政府组织了9个检查组,对11个设区市实施《江西省城市社区和小城镇消防建设(2004—2006)3年规划》(赣府厅发[2003]34号)情况进行了检查。从检查的总体情浼看,各设区市通过落实消防建设三年规划,城市社区和小城镇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干部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明显提高,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得到加强。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相似文献   

19.
全国学习型社区试验基地、上海市杨浦区延吉新村街道提出,“先进文化创品牌,先进文化兴社区”。他们大胆尝试,像现代化大型超市那样,在社区内构建便民、利民、为民、乐民的“没有围墙的文化大超市”,并把“连锁文化超市”开到家庭、楼组、小区,以满足辖区内10万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使他们不出社区在家门口享受到“社区美食城”里的“精神食粮”和“文化美餐”。目前,这个“大超市”,“美食城”已形成了六个各具特色的社区文化新亮点。  相似文献   

20.
湛江市民政局副局长陈可养,从事民政工作长达二十多年。他兢兢业业,勤政为民,在推行社区居委会民主选举和居民自治、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推进平安和谐社区建设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为贯彻落实《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居委会组织法》),争当社区建设排头兵,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最近,他被民政部表彰为全国贯彻落实《居委会组织法》)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