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8 毫秒
1.
<正> 新中国成立40年来,湖北的出版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尤为突出。仅以我们湖北人民出版社在出版地方文化方面的图书为例,就可见一斑。我们执行立足本地,面向全国的出书方针,出版了大量总结研究反映湖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及现状的著作。上自先秦、下至当今,逐步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出书系列。在中国文化史上,楚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努力出版了一批楚史楚文化的研究成果。主要的有:《楚文化新探》、《楚文化论丛》、《楚文化研究论集》、《楚国民族述略》、《楚文化志》等。这些著作对楚史楚文化领域中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形象具有浓厚的楚文化风采。黛玉的雅号为"潇湘妃子",她有湘妃"泪洒斑竹"的身影;黛玉有着屈原那样"苏世独立"的"诗魂";宝黛爱情是知音之爱,林黛玉和贾宝玉相互认作"知己",宝黛爱情是在思想、心灵和精神上产生共鸣的知音之爱。楚文化是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重要文化源泉,曹雪芹在塑造林黛玉形象时应该是参考和借鉴了楚文化的精神和意蕴。楚文化风采彰显出林黛玉的气质美、诗性美和精神美!  相似文献   

3.
杨金定 《两岸关系》2002,(11):51-51
前不久,应台湾联合报系文化基金会的邀请,由台湾两仪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湖南省博物馆联合湖北省荆州市、宜昌市、湖南省常德市、岳阳市博物馆,在台湾台北历史博物馆、台东史前文化博物馆、台中港区艺术中心等地举行了大型《楚文化特展》。这次展出的文物多、地域广,参观人员多,社会影响大,一时间竟掀起了一阵楚文化热潮。  相似文献   

4.
汉对楚文化的继承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来史家有“汉承秦制”之说,然细加考察,发现此说有偏颇之处:从政治、经济方面来看,可以这样说;但从文化的继承和影响来看,汉文化并未续承秦文化,而是与战国时代的楚文化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应当说是“汉继楚绪”。 首先,从出土文物看。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黄帝书》,说明西汉初期盛行黄老之学。而黄老之学的源,实出于楚国。老子原系楚人,《老子》一书则是一部产生于南方楚地而具有楚文化特色的哲理诗。还有马王堆一号  相似文献   

5.
楚文化和道教文化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楚文化属于地域文化;道教文化则属于宗教文化。两者虽各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其中,楚文化对道教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特别值得重视。一是形成于楚地的道家学术,给了道教文化以直接的理论支撑;二是《楚辞》给了道教文化以极其深刻的影响;三是楚地的巫术文化,也给了道教文化以重大影响。可以说没有楚文化的特定文化模式,就没有现实中的道教文化的整体面貌。  相似文献   

6.
一《离骚》比兴的源头在哪里?从汉代淮南王刘安到王逸直至今天,人们都无一例外地从《诗经》中寻找《离骚》比兴的源头,认为《离骚》继承了《诗经》的比兴形式而又有所发展。近半个世纪特别是近二十年以来楚文化的考古发掘,逐渐动摇了上述出于经学本体论的观点,它以诸多的雄辩事实告诉我们,《离骚》比兴不是源于儒家经典,而是源于楚文化自身。  相似文献   

7.
《黄帝书》与楚文化蔡靖泉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了大量帛书,经整理拼复后共有28件。据学者考证,”马王堆帛书中能推定作者地望的,大都是楚人的著作”①。其中除了《老子)甲、乙本之外,最为重要的著作之一就是《黄帝书》。它反映了战国中期的...  相似文献   

8.
楚文化在李斯生命历程、思想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建构意义。李斯生长于楚地,习染楚国风尚,思想意识融入楚文化精神,形成较强的个体意识、激烈奋进的情感,其作品呈现出铺张扬厉、气势充沛的艺术形式。李斯刻石文采用三句一章结构,此种特殊章法在楚国典籍中极为多见,系楚国文学作品形式的影响。李斯故乡上蔡融会南北地域文化,富有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此种开阔、贯通的文化思维渗入李斯观念中,孕育出《谏逐客书》并成为李斯推行统一天下政策的文化动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不同学科的楚文化研究者在源流、地域、特质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其症结在于楚文化之属性问题。“亦夏亦蛮”乃是楚文化研究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0.
道家文化和楚文化,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楚文化属于地域文化;道家文化,属于学派文化。两者既各自独立,又相辅相成。一方面,楚文化孕育了道家文化,如道家的基本思想、道家的人生态度、道家的文字风格,等等,都同楚文化的熏陶分不开的;另方面,道家文化又给了楚文化以重大影响。具体说来,它不但推进了流行于楚地的道家文化自身的发展,也丰富和深化了楚地的文学艺术和哲学思维。这两种文化的互动,从一个特定的层面,反映了我国古代地域文化与学派文化的亲密关系。  相似文献   

11.
陈绍辉 《长白学刊》2010,(4):151-154
楚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吸收是长期的、多层次且全方位的,无论是从器物层面还是制度、精神文化层面看,中原文化都是源,中原文化作为楚文化的源头活水,对楚文化有着主源性的影响,并在一定意义上型塑并规制着楚文化的发展。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头和核心,中原文化对楚文化影响至深。  相似文献   

12.
程涛平 《学习与实践》2004,(5):44-47,58
湖北教育出版社近日推出的全套20本、共约200余万字的《楚文化知识丛书》,从1997年开始酝酿,1998年正式组稿,到2003年最后一本印出,前后历时6年。这套丛书凝聚了武汉地区众多楚史学者的辛勤劳动,是继获得国家图书奖、得到全国史学界一致好评的巨型丛书《楚学文库》之后的又一部集大成著作。  相似文献   

13.
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的伟大诗篇《离骚》,给人们留下多少对楚文化的遐想,但那只是从书本上得来的。如果今天有幸去一趟新建于湖北省(古代楚国辖地)省会武汉市东湖风景区内的“楚城”,则可实地领略到昔日浓浓的带有某种浪漫色彩的楚文化气息。楚国从商代(约前17世纪初——约前11世纪)建都,直到公元前223年被秦国灭亡为止,前后绵延了近千年。在这漫长的历史演变中,楚国  相似文献   

14.
<正> 曾侯乙编钟与楚文化到底有什么关系?它在楚文化中到底应占有何等地位?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尚有必要进一步弄清楚。自曾侯乙墓发掘以来,“曾国之谜”引起了不少学者极大的兴趣。在学术讨论中,有不少人认为出土文物上的金文曾国,就是文献中的随国,而随国到春秋中期,便沦为楚国的附庸。如果这个论断无误,那么,作为附庸的曾国,其编钟成果当然应是楚文化的一部分了。这种看法,权且称之为附庸说。  相似文献   

15.
考古学视域下的楚文化符号体系由四个不同层级的文化符号层构成:最底层是由生业、地理、资源等符号系统构成的生态环境符号层,它是整个楚文化符号体系的基石;在此基础上是由生产、生活、贸易等符号系统构成的技术经济符号层,它受其下的生态环境层制约,同时又影响着其上的社会组织层和意识形态层;在技术经济符号层上面是由宗法、等级、政治等符号系统构成的社会组织符号层,它反映了楚文化的社会秩序观,影响着楚文化的技术经济层和意识形态层;楚文化符号体系的最顶层是由审美观、宇宙观、生死观等符号系统构成的意识形态符号层,它是楚文化符号体系的核心。各文化符号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楚文化。  相似文献   

16.
楚文化对湖南文学思想传统的影响概括地说 ,楚文化的核心是进取精神、开放气度和创造意识。朱汉民先生把湖湘文化的精神说得更细 :忧国忧民、实事求是、通变求新、兼容并蓄、敢为人先等等。这里 ,涉及到楚文化与湖湘文化的联系与区别 ,朱汉民先生认为 :湖湘学派是南宋时期的一个理学学派 ,而湖湘文化则是一种区域性的历史文化形态。楚文化与湖湘文化的关系是 :先秦、两汉时期湖南的文化应该纳入到楚文化中 ;而南北朝及唐宋以来 ,由于历史的变迁发展 ,特别是经历了宋、元、明几次大规模的移民 ,使湖湘士民在人口、习俗、风尚、思想观念上均发…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楚文化背景下的造型艺术领域出现了一批与之息息相关的艺术作品。作为一种博大深邃、领域广泛、成就斐然的文明,要表现的东西肯定还很多很多,而这些艺术作品不足以代表楚文化的大部,而仅仅是表现了楚文化的局部。应将地域文化、楚文化以及现代公共艺术创造有机地融合,形成具有浓郁地域和文化色彩的独特文化环境和氛围。  相似文献   

18.
楚文化精神的结晶──楚哲学蔡靖泉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文化的深层形态是其精神形态,而哲学又是其精神文化的结晶和内核。楚哲学,即楚文化精神的结晶和内核。先秦时期熔铸南北文化而创新的楚文化,集中了东周文化的大半精华,反映了先秦文化的高度成就。楚哲学,则最具典...  相似文献   

19.
楚文化具有超越常规的积极进取精神、广采博纳的开放精神、强烈的创新精神、严格执法的法制精神等,这和当今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具有现代性。  相似文献   

20.
刘玉民 《传承》2010,(27):146-147
先秦时期的楚国人凭借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在荆楚大地上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楚文化,由于其形成有着特殊的历史原因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因而表现出鲜明的爱国主义传统。后来在与中原民族长期交往的过程中,楚文化与华夏文化逐渐融为一体,并形成了以后占社会主导地位的汉文化,而其鲜明的爱国主义传统也最终演变成为中华民族普遍的价值标准和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