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一、西部生态环境基本现状及突出问题评价在实施西部开发战略过程中,保护并逐步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对于开发西部和实现西部地区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开展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进行科学  相似文献   

2.
王晓峰 《前沿》2013,(2):84-86
西部民族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基地,同时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区.然而西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深人大开发西部和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实施,会加剧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在分析西部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矛盾及日趋严重的表现后,提出了针对西部民族地区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及运行机制完善的健康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保护水土资源、建设生态环境,是西部大开发的先行和基础性工作,也是西部大开发成败的关键所在。 为了健康有效地在西部地区推行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应该遵循如下原则: ——总结经验,防治并重,搞好规划,防止盲目行动或一哄而起。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差异很大,治理保护的重点和方法应因  相似文献   

4.
谢斌 《前沿》2003,(8):123-125
西部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西部经济的发展 ,要保持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 ,保证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 ,就必须重视西部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保护。本文将从影响西部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开始 ,分析西部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并提出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西部生态脆弱地区贫困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林省西部地区是中国北方生态环境脆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吉林省生态环境破坏最严重和贫困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该文分析了吉林省西部地区经济与生态"双贫困"的基本特征,从生态环境脆弱、文化教育落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日趋边缘化以及生态补偿制度缺失等方面探讨吉林西部贫困问题形成的内在机制,最后提出解决贫困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苏丽娅 《前沿》2003,(9):67-70
国家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 ,是面向新世纪的战略决策 ,这给西部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科技教育事业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江泽民指出 :“改善生态环境 ,是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必须首先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如果不从现在做起 ,努力使生态环境有一个明显的改善 ,在西部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会落空 ,而且我们整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也将受到严重威协”。朱基也指出 :“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党中央、国务院对实施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建设这…  相似文献   

7.
西部地区是全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森林覆盖率低(最低的省不到1%),陡坡耕地多,水土流失面积大(占全国80%)。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加剧了西部地区的贫困程度,加剧了西部地区自然灾害的发生,极大地制约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今年初西部地区开发会议上。朱总理指出:“西部地区如果不加快恢复林草植被,治理水土流失。长江、黄河日渐淤积,洪水灾害不可能得到根治,中下游流域的广大地区将永无宁日。从长远来看。如果生态环境继续恶化下去,还会对中华民族的生存条件构成严重威胁。”为此,中央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列为西部大开发第二大重点,  相似文献   

8.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目前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如何开发西部是党和国家以及全社会都关心的问题。影响西部大开发的因素有很多,如地理位置,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人力资源,民族文化,思想意识等等。特别是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是制约西部开发的主要瓶颈。在关注西部开发生态环境脆弱诸问题的同时,不能忽视西部开发所应具备的另一个重要条件,那就是制度因素,  相似文献   

9.
西部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辉  陈宇 《思想战线》2002,28(3):40-42
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 ,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过程的一些不正确行为 ,使得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 ,在西部开发中生态环境的保护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目前西部生态环境问题恶化的原因 ,除气候的因素致使西部生态问题脆弱外 ,更与长期以来的鼓励人口增殖政策和政府的政策不力有关。要保证西部大开发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必须一靠政府有效干预 ,正确引导 ;二靠加强技术进步 ,转变资源配置方式 ,此外 ,还要牢固地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相似文献   

10.
苏布德  吴海山 《前沿》2007,(6):191-193
西部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这一工程的基本出发点,应该是开发与生态建设同举并重。搞好生态环境建设的开发才是成功的开发。目前,西部生态环境已经遭到严重破坏,迫切需要恢复和保护。而西部地区要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就必须要着手解决“三农”问题,这一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将直接关系到西部生态建设的成败。  相似文献   

11.
崔明昆 《思想战线》2002,28(3):117-121
狩猎采集文化对生态环境的适应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体现了其合理性能 ,其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方式都是源于对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但这一文化模式也曾引发过重大的环境问题 ,其原因是一种文化在进入新的环境时其调适能力较差 ,容易采用错误的适应方式。这对我国的“西部大开发”至少有三点生态人类学的启示 :西部开发中要注重文化的适应问题 ,正确的文化适应使得人能够在其所生活的环境制约中与其现有资源共存 ;西部开发要注意结合当地生态环境条件 ,积极发展生态经济 ;西部开发要注意保护传统环境知识 ,因为传统环境知识与当代科学技术一样是构成人类知识体系的基本要素 ,保护好它们有利于人类未来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要素和物质基础。本文从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对民族地区产生的危害,探讨了保护生态环境与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治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对策,最后总结了六点可借鉴的国际经验。  相似文献   

13.
Jianfa Shen 《当代中国》2004,13(41):637-661
China's most serious ecological crisis seems to be in its western region wher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the weakes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opulation growth, under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degradation in western China based on a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population,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system.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under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degradation are examined. The on‐going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western China are used to illustrate how the state has attempted to mediate the conflict between survival and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法律环境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云  罗家云 《思想战线》2001,27(6):126-128
西部大开发给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也相应对这些地区提出了加强相关法律建设的现实要求.探讨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法律环境问题,对完善有关法律,依法保障少数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生态思维的概念、特征和西部地区自然人文生态环境的特殊性,提出生态思维应成为西部旅游开发的主体思维模式,并从效益权衡、开发评估、绿色GDP、绿色技术、生态管理、文化保护和生态教育等方面,对生态思维在西部旅游开发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的重大战略决策,民主党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明显的优势,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选择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在实践中的全方位推进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避一步增强民主党派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作用,需要对中国政治生态环境的优化、多党合作制度的发展、参政党整体实力的提升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7.
自然、经济和社会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缺陷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森林资源锐减,水土流失加剧,石漠化扩大,影响了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生存发展安全,也对长江、珠江等河流的中下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目前,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工程实施的补偿政策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应开征生态税,实行生态转移支付,以改善西南喀斯特地区持续恶化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人口、资源、能源、环境、生态和灾害是自然界的最基本的物质力量,是影响和制约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其可持续性构成了一切持续性的基础。这样,维持和加强上述因子的可持续性就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础工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础工程是,建设一个人口均衡型社会、资源和能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安全型社会和灾害防减型社会。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夯实生态文明的自然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的情况下,一些身处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却用他们的“生态智慧,,实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解决人类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提供了一定的借鉴,生活在大兴安岭密林深处的使鹿鄂温克族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小民族族群。他们是目前唯一的“使鹿部落”——敖鲁古雅鄂温克族,这些猎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适应环境、并利用和改善环境,体现着深刻的生态智慧,本文用生态人类学的理论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