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析转型期中国政治发展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发展取得实质性突破的情况下,选择适合国情的政治发展策略就显得十分必要。应当从政治民主化、政治高效化和政治秩序化这一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出发,把决定政治发展进程关键要件的政府效能建设、政治发展主要内容的政治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决定整个国家政治发展状况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国政治发展重要命题的党内民主作为特殊的政治策略。  相似文献   

2.
虽然任何社会都存在着内部冲突,但良好社会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政治共识为条件。基于历史与理论的分析,现代政治共识应当包括价值多元主义的共识,宪政民主游戏规则的共识,以及政府及政策产生过程的论辩竞争共识三个相互联系的层面。政治共识的建设需要采取多个方面的相互配合的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3.
电子民主对于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正逐步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扩大公民参与、强化政府服务、创新技术效能、优化发展环境等几个方面探讨了电子民主健康发展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4.
利益集团参政是美国政治的一个显著特征。利益集团作为美国政治过程中一支基本力量 ,它们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主要表现为其对美国政治过程的全面渗透和对政府决策过程的广泛介入。利益集团参与政治过程的积极作用是有利于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和民主 ,有利于促进社会平衡和社会制约 ,有利于政治的沟通和利益的表达 ,也有利于缓解社会冲突、保持社会的长久稳定 ;利益集团参政的消极影响是容易导致政治的腐败 ,加剧社会的不平等 ,削弱政府的权威并导致政府效率低下 ,损害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5.
在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过程中,涉及到一系列文化层面的冲突:党的政策治国与人大的法定原则的矛盾与冲突内,党内某些把讲政治泛化的倾向与政府行政讲效率之间的冲突,政党固有的政治倾向性与司法机关崇尚独立性原则的文化的冲突,党内的权力思维与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权利诉求的;中突,党内的控制思维与群众组织内在的自治要求的冲突。化解这些矛盾与冲突,需要推动党内文化的转型,将科学法治精神、成本效率意识、民主精神、人文精神、协商合作精神融入党内文化。  相似文献   

6.
韩国总统弹劾案生动地体现了宪法与政治之间的密切联系。宪法虽然以规范政治主体行为为首要任务,但从实践中考察,宪法产生于政治冲突,并且在政治冲突中得到检验、发展和完善。宪法确立的民主宪政体制是国家政治稳定的前提,社会成员特别是国家领导人法治观念是实现国家政治稳定的核心,而全体社会成员对民主、自由的追求则是政治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7.
基层协商民主实践是促进协商治理、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路径,通过发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基层协商民主实践,增强人民共同治理公共事务的主动性,建立平等包容、理性表达的政治参与平台,保证基层政府执政的合法性,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基本实现基层自治,提升国家治理效能。但在基层协商民主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治理效能的提升。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健全法律法规,明晰协商议事规则,提高人民群众议事能力,激活多元主体活力。  相似文献   

8.
党国英在《战略与管理》2003年5期上指出: 在我国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显然是很有意义的事情,但同时也是很困难的事情。一、各国国情差异会产生民主政治发展过程的差异。二、国际经验表明。没有地方自治,就没有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的实际发育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解决好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民主政治顺利发展的重要条件;中央改革部署与地方自主创新相结合,是民主政治实现的重要策略;经济发展水平对民主政治的发展并不起决定作用。三、中国现实是。在农民问题上,中国历来缺乏好的、有利于稳定的社会对话机制;乡村民主政治的困难之一,是上一级政府机构改…  相似文献   

9.
我国公民法治理念的培育是在政府引导下自上而下进行的 ,在这种模式下 ,政府容易以政治优势忽视平等、权利、民主等基本因素 ,导致与法治社会的基本理念发生矛盾和冲突 ,偏离培育公民法治理念的基本目标。因此政府在培育公民法治理念过程中 ,必须摆正角色 ,以顺利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我国行政问责制战略推进的可行性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问责制是行政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府体制改革,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廉洁政府和效能政府的重要途径。现阶段,我们既要进一步深化行政问责制的基础理论研究,致力于制度的创新与完善,更要在深刻认识行政问责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推进战略,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我国行政问责制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由民主与法治的关系入手,从宏观角度分析了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模式.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法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分别形成了"民主优位"和"法治优位"两种模式;两种模式在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时间里逐渐走向融合,20世纪以来的西方政治文明发展并没有消解民主与法治之间的冲突,依然在民主与法治之间保持着均衡与张力.西方政治文明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民主与法治是现代西方政治文明的主体框架,民主与法治的冲突及其均衡不但划清了西方政治发展的轨迹,而且界定了思想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村民自治:中国民主政治的微观社会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认为 ,民主建设应该是一种国家主导的民主制度建设与社会主义主导的社会民主培育的双向互动过程。 80年代以来 ,在政府推动和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下兴起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村民自治的建设与发展将构筑起未来中国民主的微观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协商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路径。与代议制民主相比,协商民主更能反映偏好强度,让民众参与决策过程,它的基因也深嵌在现行政治架构中。以协商民主推动民主政治建设,就要在现行制度框架内完善党内、人大、政协内部的协商民主,加强与外部特别是涉及公共领域社会行动的对话协商,以基层协商民主推动基层自治能力的强化。同时也要通过搭建博弈机制、培育社会组织、完善法律环境、政府信息公开,为发展协商民主提供配套支持。  相似文献   

14.
强化政府公共信息服务的重大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雪华  邓集文 《长江论坛》2005,(4):46-48,56
现代社会正步入信息时代.政府不仅是信息的收集者,更是信息的生产者.由于政府本质上是一种为公民和社会服务的组织,所以,对于政府,这个社会最大的"信息处理企业"来说,进一步发展政府公共信息服务符合信息时代政府职能转变的走向.笔者将从政府公共信息服务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与政府效能的提高方面来论述强化政府公共信息服务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回顾冷战后30多年世界范围内政治民主化的历史进程,不难发现,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乃至传统意义上的西方"民主"国家,西式民主都面临着一个从"神化""泛化"再到"异化""极化"的过程。要确保国家的政治、意识形态安全,必须澄清笼罩在民主问题上的层层迷雾,破除关于"民主"的神话与迷思,积极探索符合本国特点的政治发展和民主道路。  相似文献   

16.
黎田 《理论月刊》2024,(3):39-46
政治共识作为具有深刻内涵的民主实践产物,是推动民主体制高效、有序运转的关键要素,直接影响到民主发展的状态和质量。政治共识塑造能力是检验民主运行程序科学性、实效性的重要标准,构成衡量民主体制成熟与否的客观尺度。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过程人民民主注重在民主实践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阶段广泛凝聚政治共识,这是中国式民主具备的显著政治优势。从民主实践展开机制看,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够通过民主价值培育、社会主体动员、公共意志集聚、实践效能转化、政治权威建构、民主认同巩固等路径塑造强大政治共识,从而为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整体效能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法治化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过程。政党政治与民主法治结合是世界现代民主政治的根本特征 ,现代政治叫政党政治 ,现代政府叫政党政府。政党政治与民主法治结合的方式和程度在不同的国家 ,由于不同文化传统和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 ,也有很大的差异。基本情况有两种 ,一种以政党的党权为核心的议行合一的政体 ,另一种以法权为核心议行分治政体。改革传统政治管理体制的弊端 ,走向法治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唯一出路 ,是冲破几千年政治专制传统通向自由理性的选择。但在中国实行民主法治化改革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8.
法治政府的权力,既要具备管理公共事务的基本能力,也要达到规范性的基本要求。权力为民,要超越"强力与服从"的传统关系逻辑,内聚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权力德性,并在民主政治实践中实现协同治理,从而充分调动权力系统的集体行动效能,彰显现代法治政府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9.
民主政治的核心价值是保护包括少数人在内的所有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在民主政治中,多数民意作为裁定规则是政府合法性的源泉,是解决冲突、达成“重叠共识”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或故意遮蔽少数民意,甚至损害少数人的自由和权利。在民主政治的制度化和程序化运作中,要捍卫民主政治的核心价值,需要超越民主本身的狭隘视阈,从自由主义和协商理念中寻求支撑性资源。  相似文献   

20.
黄建 《长白学刊》2012,(4):55-58
网络问政是信息技术时代网络政治参与的一种形式。转型期中国,网络问政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既可以相互促进,又产生若干冲突。规范网络问政,需要政府加强回应能力建设,包括宏观层面的政治体制改革、电子政务建设和微观层面的具体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