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阿荣 《新湘评论》2002,(8):44-45
抗日战争胜利后,罗荣桓根据中央的指示,与林彪一道率领数十万大军,沿着传说中八仙过海的路线,踏上了东北这块黑土地,先后担任过东北民主联军副政治委员、东北军区副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第一政治委员等重要职务。  相似文献   

2.
15、“战锦方为大问题”抗日战争胜利后,罗荣桓根据中央的指示,与林彪一道率领数十万大军,沿着传说中八仙过海的路线,踏上了东北这块黑土地,先后担任过东北民主联军副政治委员、东北军区副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第一政治委员等重要职务。在东北期间,林彪专务作战,对其他事情,如后勤、思想政治工作等很少过问,这都落在了罗荣桓的肩上。他除了组织好司、政、后各方面的工作外,还主动地为林彪指挥作战出主意、想办法。1948年9月12日,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辽沈战役正式拉开序幕。林、罗指挥东北野战军先…  相似文献   

3.
正1946年5月18日东北民主联军撤出四平后,10月,司令员林彪带领前线指挥所进驻双城堡,直到1948年9月30日,即辽沈战役开始后18天,东北野战军司政机关组成的辽沈战役前线指挥所离开整整两年时间,林彪在双城堡。指挥大小无数战斗,逐渐扭转了东北战场的被动局面,使东北民主联军由弱到强,发展到数十万。日本投降后,当李运昌率冀察热辽八路军、罗荣桓率山东八路军、黄克诚率苏北新四军三师,三路人马挺进东北时,还在去山东根据地途中的林彪,8月24日  相似文献   

4.
正1946年1月10日,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爱国民主人士的强大压力下,国民党接受并签订了停战协定。但1月13日停战令生效后,蒋介石很快便背信弃义,从3月开始,国民党军对东北民主联军发动了疯狂的进攻。针对国民党军在东北"先南后北、南攻北守"的战略,6月16日,党中央任命林彪为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委,彭真、罗荣桓、高岗、陈云为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兼东北民主  相似文献   

5.
1947年3月3日,乌兰夫接到东北局从哈尔滨发来的电报,邀请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的几位负责人:乌兰夫、博彦满都、哈丰阿、特木尔巴根、刘春、乌力吉敖喜尔、奎壁、克力更等,到东北局去研究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有关事宜。乌兰夫等立刻动身,取道齐齐哈尔,来到了东北局所在地哈尔滨。3月4日,东北局、东北行政委员会和东北民主联军总部举行盛大的欢迎会,欢迎内蒙古来的同志。’3月5日下午,东北局的负责人林彪、罗荣桓、高岗、李富春等都接见看望了住在宾馆的乌兰夫等同主帅。3月6日,东北局负责同志听取了乌兰夫等同志开展内蒙古自治运…  相似文献   

6.
研究辽沈战役,不能不谈林彪;谈辽沈战役的林彪,又不能不谈林彪与毛泽东的关系。中共党的七大后,中央即决定派林彪去山东。1945年8月,抗日战争结束,毛泽东指派林彪为山东军区司令员。9月,赴任途中的林彪接到中央电令,要他去东北。林彪于是出关,任冀热辽军区司令员。10月31日,中央决定成立东北人民自治军,任命林彪为总司令。此时,我党赴东北的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达20人。其中彭真、陈云、高岗、张闻天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林彪是中央委员)。东北局成立时,彭真为东北局书记,并任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一政委。也就是说,在当时的东北,林彪是军事工作的第…  相似文献   

7.
正开国中将周赤萍,自1933年4月担任红军连指导员后,就与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结下不解之缘,先后任红1军团团政委,八路军1纵队1支队政委,山东纵队1旅政委,山东军区3师政委,东北民主联军7纵政委,东北野战军10纵政委,第四野战军47军政委,东北军区空军政委,福州军区政治委员等职。他文武兼备,是军中一代儒将,为军队政治工作做出过重要贡献,但"文革"中与林彪关系紧密,被  相似文献   

8.
张志辉  许建新 《世纪桥》2008,(19):37-40
<正>林彪坚持首战长春,毛泽东则要求东北野战军主力南下北宁线。1948年2月初,东北野战军节节胜利的捷报,传到了中央军委。毛泽东指挥各大战场的野战军向国民党军队反攻,他高瞻远瞩,在2月7日致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等密电中,提出了东北野战军下一步作战的构想:一是打抚顺、  相似文献   

9.
高岗“项庄舞剑”开国初,高岗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东北局书记、东北人民政府主席。在即将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高岗被任命为新成立的国家计委主席。这个机构成立后,五年计划的编制工作应由高岗主持。由于陈云几年来对工业和计划工作的情况摸得比较透,在高岗来京前后的一段时间内,他仍以主要精力抓计划工作。1953年1月,党中央打算在3月召开全国党代表会议,主要议程之一是听取五年计划的报告。由谁来作这一报告?高岗推让陈云。陈云说:“国家计划委员会是专做此事的,因此应该以高岗同志为主。”当年6月,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四次编制工作,就是由高岗  相似文献   

10.
针对拉拢,直言劝高岗 新中国成立后,在完成了经济恢复和土改、镇反等民主改革任务的情况下,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毛泽东和党中央决定将各中央局和大区行政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调到北京,并调整、增设中央和国家机关的部分机构,以加强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于是,在邓小平由西南局调北京担任政务院常务副总理兼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后不久,高岗、饶漱石、邓子恢、习仲勋也陆续来北京担任党和国家机关的领导职务。 高岗在来北京之前是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一书记、东北人民政府主席、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集东北的党、政、军大权于一身,同时他还是中央  相似文献   

11.
舒云 《党史博览》2007,(11):13-16
林彪犹豫再三,打不打锦州 1948年秋,东北的国民党军缩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大城市里,死也不出来,害得东北野战军无仗可打.虽然攻打大城市的条件还不十分成熟,但也只有这三锤子"买卖"了.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主张打锦州,而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认为长春好打一些.经毛泽东同意,东北野战军首攻长春.  相似文献   

12.
林彪坚持首战长春,毛泽东则要求东北野战军主力南下北宁线.  相似文献   

13.
祝志伟 《湘潮》2014,(7):39-42
1946年7月3日至11日,中共中央东北局在哈尔滨召开了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领导干部主要有林彪、彭真、罗荣桓、高岗、陈云、张闻天、黄克诚、萧劲光等。经过反复的斟酌与讨论,东北局委托陈云起草准备提交大会讨论的决议案草稿。7月7日,陈云撰写了题为《关于东北目前形势与任务的决议》(史称七七决议)的决议案草稿并上报党中央,毛泽东亲自对决议案草稿作了修改。  相似文献   

14.
大决战 1948年9月12日,东北野战军2个纵队向北宁线上的国民党军发起突然攻击。与此同时,长春、沈阳之间的东北野战军主力直扑锦州。震惊世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大决战的枪声就此打响了。 对长春、沈阳、锦州之敌先拿谁开刀,林彪和毛泽东对此意见不一。毛泽东几乎每封电报都离不开“南下”这个主题。毛泽东有指示,有批评,有期望,苦口婆心,循循善诱。林彪有照办,有遵嘱,有反驳,有否决。  相似文献   

15.
气势宏伟、波澜壮阔的辽沈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决战阶段的三大战役中的第一个战役.它的胜利,对后来进行的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但是,在辽沈战役前和战役发展过程中,作为东北局、东北军区暨东北野战军主要领导人的林彪,却对率领部队南下北宁线作战,尤其是对攻克锦州作战曾几度产生犹豫和动摇,险些失去大决战战机.1948年,全国的军事、政治、经济形势都出现了更有利于我党我军而不利于国民党军的重大变化.在这种形势下,毛泽东同志于2月7日在给林彪等东北  相似文献   

16.
上 篇 [1]抗日战争刚刚结束,陈云同志受中央之命,便和彭真等其他 21名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奔赴战火纷飞的东北。最初,陈云同志是中共中央东北局常委之一。 1945年 11月,兼任中共中央北满分局书记。 1946年 6月,担任东北局副书记兼东北民主联军副政委。 1946年 10月,兼任南满分局书记和辽东军区政委。他与东北局其他负责人一起,领导东北军民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争取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特殊的贡献。陈云同志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陈云同志在东北解放战争初期北满根据地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做一简要论述。 …  相似文献   

17.
博采之窗     
毛泽东处理高岗的初衷1954年,毛泽东和党中央揭露了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在揭露和批判高、饶反党联盟问题时,毛泽东一方面对高岗严厉批判;另一方面,毛泽东还是打算挽救高岗。当然,不会再让高岗担任那么高的领导职务了(即国家副主席、东北人民政府主席、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但是,还要保留高岗的党籍,不但保留党籍,还要让他当中央委员,在党内给他安排适当的职务。安排什么职务呢?毛泽东考虑,建国后,高岗自恃有功,骄傲自满,生活腐化,争权夺利,已经脱离人民群众,辜负了人民、特别是陕北人民对他的重托和期望,因此决定安排高岗去陕西省当省委…  相似文献   

18.
伍星 《党史博览》2010,(4):32-35
1948年9月10日.按照中央军委的战略决战计划.东北野战军主力开始大规模调动,兵锋直指锦州。9月下旬.东北国民党军与关内的联系被解放军彻底切断。蒋介石如梦方醒,亲飞北平、沈阳督战,穷于应付。为便于指挥,位于哈尔滨双城的东北野战军司令部准备南下.同时决定东北野战军二局同行,以利工作。  相似文献   

19.
《湘潮》2015,(1)
<正>"旋风部队"的称谓始于1946年的东北战场,是由国民党军最先叫出来的,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集团军的前身——东北野战军(此前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最早的说法出自国民党军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杜聿明"调离"东北,离职时说过一句话:"在这里,最难对付的是韩先楚的‘旋风部队’。"后来,国民党军参谋总长陈诚出任东北行营主任。陈诚到东北后,调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陈云同志奉中央之命,赴东北工作。历任中共中央北满分局书记、东北局副书记、南满分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副政委、东北财经委员会主任、沈阳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等职,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和解放全东北起了重要作用。陈云同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