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美国的新保守主义主要是指主导美国政坛的以“鹰派“为代表的“新保守派“所持的战略理念和政策主张.它对第一届小布什政府产生了如下影响:(1)推动了布什政府外交政策大战略的形成;(2)对其中东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3)推动布什政府执行以美国军事力量为后盾,维持并扩大美国全球霸权的“新里根外交政策“.与第一届布什政府相比,布什新政府开始把外交政策的重点转向推行全球民主化改革,对外输出美国的民主和自由价值观.这与新保守主义的影响密不可分,其实质仍然是建立单极世界,区别只在于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自乔治·W.布什当选美国总统以来,新保守主义日益成为美国政治思潮的主流,对美国的内政外交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第二届布什政府的成立,更进一步说明了新保守主义已成为美国的主流政治文化.那么,何谓新保守主义?它承袭了保守主义的哪些东西?列奥·施特劳斯对新保守主义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起了何种作用?新保守主义的发展前景如何?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英国伦敦大学政治学博士、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李强教授.……  相似文献   

3.
新保守主义是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个新的思潮,也是70年代以以保守主义运动中的主流派别。美国的里根政府、英国的撒切尔政府和日本的中曾根政府都是新保守主义的典型代表。1982年11月,民族主义意识强烈的鹰派保守政治家中曾根康弘上台执政。自中曾根执政以来,日本新保守主义思潮的影响和新保守主义政治势力在日本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得以迅速提升和强化,  相似文献   

4.
式析美国新保守主义的生存土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保守主义是当代美国政治思潮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它的影响力在冷战后受到削弱。但从美国政治文化、意识形态以及新保守主义的社会基础、组织结构、思想传承等因素看,美国新保守主义依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3月16日,小布什政府发布了其上任以来的第二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作为反映美国政府外交政策和战略走向的重要文件,报告刚一面世,就引起了广泛关注。2006年新版报告体现了小布什政府战略思维和外交政策导向的四个新动向。一、新保守主义思潮对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在弱化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调整与新保守主义思潮的兴起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保守主义逐渐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小布什政府的一些重要决策人物深受新保守主义思潮影响。作为新保守主义的积极倡导者,他们推崇实力外交,主张以美国的强大实力建立美国主导的…  相似文献   

6.
新千年来临之际,美国大选落下帏幕,可谓是尘埃落定。随着共和党人布什上台执政,新总统可能推行的对华战略不仅关系到亚太的和平和安全,而且也关系到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以及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的前景。本文旨在通过冷战后美国对华战略的回顾,以及中美国之间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对美国在新世纪可能推行的对华战略作一些前瞻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单方面退出各种国际条约、大力进行军备扩张、公开推行“先发制人”、抛开联合国悍然对伊拉克动武……布什政府正在以令人目眩的速度推出各种强硬的单边主义政策。但是,所有这些政策并非布什本人所创,而是一批曾在里根时期盛极一时、在冷战后受到冷落、如今东山再起的新保守主义者的“作品”。了解了这股独特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势力,将有助于把握当今布什政府外交政策的基本走向。 新保守主义的起源 新保守主义并非源于共和党的保守王义,而是源  相似文献   

8.
本期导读     
2004年小布什重新当选美国总统,进一步说明了新保守主义成为美国的主流政治文化,反映了新保守主义有着广泛的民意基础.为此,本刊以“新保守主义与美国政治“为主题,从新保守主义的涵义、政治哲学、美国两党与新保守主义的关系、新保守主义与美国的外交政策等角度解读美国的新保守主义.……  相似文献   

9.
林德山 《党史博采》2005,(4):18-22,29
二战后,美国保守主义成功地从分散的知识分子活动发展为共和党的政治实践.民主党最初是以向极左方向发展来回应这种挑战,结果造成了自我分裂.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民主党人努力用新的公共哲学来改造民主党,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它在与保守主义争夺话语权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努力.  相似文献   

10.
布什政府输出民主战略析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德立 《求实》2007,(4):76-79
输出民主是布什政府外交政策的重要内容和核心支柱。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布什政府在输出民主的目标、重点、方式、手段等方面表现出许多新特点,总体上更具扩张性和进攻性。但美国输出民主失道寡助,从长远看是难以为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