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西 《新青年》2007,(5):46-47
过去作文时,写好人好事经常要用到这句:我们都投去敬佩的目光。现在,终于也有人向我投来敬佩的目光。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胆子变大了,往上说是敢于见义勇为,说小了是喜欢管闲事。  相似文献   

2.
情人节玫瑰     
又是一年情人节。小兰在自己的花店里忙了一整天。是啊,情人节,自然是要有鲜花相伴的。她店里的玫瑰下午两点就售完了,可还是不断有人来问,她只好满怀歉意地解释。好多人指着插在水桶里的那最后一打玫瑰说,那不还有吗?确实还有最后一打玫瑰,她一遍一遍地对人说,已经订出去了。到了后来,她就把那一打玫瑰放到自己休息的里间屋里去,省得再多费口舌。她知道自己这样做有点傻,但是每年的情人节,她都要留下一打玫瑰,留给那个人。她不由得想起那个人第一次来买玫瑰的事,那是好几年前,她开花店的第一年。情人节那天晚上,她正要关门…  相似文献   

3.
我们从热带亚热带气候的海南岛来到德国,头一天便遇到了大雪。由于时差关系,早上3点多钟便醒了起来,到6点,便头晕晕地再也睡不着了,乘兴起来一看,窗外正飘着纷纷扬扬的小雪,看着看着,不久竟下起大雪来了,几乎是一转眼的工夫,地面上就铺上了厚厚的一层雪。早餐后乘车外出,只见茫茫雪原上,有不少住户正在往地面上撒盐。有人说这是在学雷锋,以防有人滑倒。随行的德国翻译李小姐说,那不只是在学雷锋,也是法律的规定。因为按照法律规定,如果有人在谁的房周围跌倒出现受伤等情况,都要由该住户负责。但现在许多德国人都反对这样…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时间是最好的医生,可以治愈任何伤痛。 有人说,时间是最好的老师,可以证明一切正误. 然而,有一种痛.却跨越了时间的界限,历经120年没有愈合;有一个追问,却在百年的岁月里,时时响起.连绵不绝.  相似文献   

5.
傻妞开店     
看到人家都开网店,自己也想弄一个,可是麻烦事也不少,什么支付宝,身份认证,考试……我的老天爷奶奶,怎么开个网店如此麻烦。一番忙活后,网店终于开起来了,但是无人问津。老公看了说:"你弄的这是什么玩意儿,有人买吗,白给我,我也不要。"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到俄罗斯,不去圣彼得堡,就等于没见过真正的俄罗斯。去年10月,我有幸作为访问学者,在圣彼得堡大学学习研修一年,走进了这座美丽的城市,粗粗领略了这一昔日俄罗斯帝都的古韵今貌。  相似文献   

7.
笑话十则     
口袋装人 1986年第13届世界杯足球赛上。摩洛哥队与英格兰队交战前,英格兰队教练罗布森夸口说:“在这场比赛中,我们英国人简直可以把摩洛哥队装进袋里。” 打成平局后,摩洛哥队的教练法里亚幽默地说:“蒙特利尔的天气实在太热了。罗布森先生不得不脱去外套……所以,他没有口袋把我们装起来。” 将床腿锯掉 一个妇人向医生介绍病情道:“我晚上老是睡不着,躺在床上,总感觉床下有人;躺在床下,又感到床上有人,如此上上下下,真把人折磨死了!” 医生听完她的话,立即给她提供了一个医治妙方:“将四条床腿锯掉!”最好吃的和…  相似文献   

8.
十六世纪以来一直到了鸦片战争之前,当时中国的海外贸易商人──海商,是否已经具有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自由商人的性质?当时的海外贸易的航运业,是否就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初期资产阶级的航运企业?这两个问题,是值得探讨的。有人说,十六世纪中国沿海一带的走私贸易商人的“海寇”,可以称得上是资产阶级先锋队(注/A)。有人认为明朝后期的海外贸易的性质,是“有促使资本主义萌芽生长的性能”(注/B)。也有人认为明清之际的中国对外贸易的海商,已经是具有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自由商人”的性质(注/C)。有人认为明末之时“尽管…  相似文献   

9.
去年,听说我要去香港,中国作协的领导为我介绍了曾敏之先生,并说曾敏之先生是华人文化圈内的知名人士,他在全球的文化圈内都有相当大的知名度,他不但是香港作家联会的会长,还是加拿大加华作家协会顾问,华侨大学名誉教授,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顾问,广东社会科学院文学院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等等,到了香港,有些事情是可以帮助解决的,而更重要的是,他的人品极好,究竟好到什么程度,作协的同志让我自己去做一个体验。到香港第二天,给曾敏之先生打了一个电话,从电话的印象里,曾先生仿佛是不怎么热情,他只是对我说,在晚上九点钟…  相似文献   

10.
远山 《新青年》2004,(11):36
那时候家里还不能上网! 有时就会去网吧打发 长夜的无聊* 有一天!在网吧泡了半个晚上!与一个不知躲身在世界哪个微茫角落的家伙闲聊了数小时!说不上很投机!但至少排遣了一个夜晚的寂寞!凭这一点我真的应该感谢他* 谁知出得门来!自行车却不见了*唉!这样的事儿!终于又发生了*不骗你!我当时心里竟一点儿都不急不恼!甚至都没有好好去寻找!就迈开大步走回家去了*并且一宿安睡无梦*你感到很奇怪是不是.丢了一辆自行车就像丢了一毛钱那么满不在乎!这份潇洒又是从何而来. 有人嘲笑我说! 用 "## 多元的车去换一场藏头缩脸的瞎聊! 是不是代价太大了…  相似文献   

11.
早就想给母亲在饭店过一回生日了,可一直没有兑现。一个心愿落空,几乎可以有无数的理由,关键一条就是因为只把它藏在心里。一旦说出来,有困难就容易克服,也就容易兑现。这大概就是人们要把计划公布的道理。于是,这回在母亲69岁那年的年三十晚上,我就在饭桌上对孩子们公布了计划:“明年一定要了了这个心愿,你们替爸爸记着。”原本,是打算去一个小饭店。到了眼前,却改了主意,决定到宾馆的15楼——这里是我们这个小城最高档的饭店。转眼,母亲的生日就要到了。这天晚上,当我说给母亲的时候,母亲一百个不同意。母亲是个质朴的人,说话不会拐弯:“…  相似文献   

12.
悠悠桑梓情     
在国内时,朋友张先生就预先给巴黎的龚先生写了一封信,讲明我们即将赴欧考察,顺便到巴黎。我们从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到达法国首都巴黎时,已是晚上十点多钟了。我们在巴黎的IBIS酒店住下后,即挂电话给龚先生。龚先生用纯正的家乡话跟我交谈,说早就收到了家乡张先生的信,因眼看我们预定的日期已近,还未接到我们赴欧的信息,着急极了,还专门从巴黎打电话回梅县询问情况,接到我的电话后,真是兴奋极了,他说他和他的夫人日夜盼我们去呢。我把住址告诉他以后,他说他即过来见面。巴黎是世界的大都市,我们住的地方离龚先生的住地相隔…  相似文献   

13.
客串艺术家熬夜又喝酒菲总统写歌出唱片 熬了几个夜晚,喝了不知多少烈酒,菲律宾总统埃斯特拉达终于完成了自己31年来一直没有完成的事——为他写的第一首乐曲填上歌词,并在乐队伴奏下公开演唱了自己的歌。这首新歌已被收入一张民歌专辑。 埃斯特拉达在为他举行的专辑发行礼上对数百名乐迷和商界人士说:“这是我第一次得到作词的灵感。但这首歌依然让我几个晚上没睡好,也喝了不少酒。”  相似文献   

14.
去新加坡前,即有人对我说:“到新加坡,有一样东西不能不吃。”我问什么东西非吃不可的?友人答日:“榴格。”我曾不止一次从书上报上见到关于第一次品尝榴格的文章。歌德派,把榴论捧上了天,恨不得找出所有能找出的褒语赞词来美之誉之;反对派,则把榴授贬得一钱不值,竟有人直言榴指味如臭屎,世上的水果,说好说孬相去如此距离,不说绝无仅有,至少是不多见的,故而,见识榴论,品尝榴论成了我心中一个小小的秘密。记得报到后的第一人,晚餐是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餐汀吃的。回来的路上,好像是台湾的哪位教授提起新加坡的榴指乃水果之…  相似文献   

15.
方正 《海内与海外》2011,(12):61-63
立秋刚过,接到侯洪滨(我在北大荒三师二十团六营当知青时教过的营直学校的学生,是当地老职工的孩子。下文提到的名字均是)从天津打来的电话:说眭爱平从江苏来京要看我,先到天津他那儿落脚,然后于8月14日(星期六)晚上,在东三环劲松的京味居聚首。届时,徐瑞专程从邯郸赶来,还有在京的张明、育向荣,并遨邵文华、李明和邢书雁老师同往。  相似文献   

16.
到老挝万象搞华文教育,接触到当地不少华人、华侨,但其中给我印象最深、最令我敬佩的是廖鹤川医生.话还得从头说起.那是1998年春节前几天的一个晚上,约8点多钟,我在学校电视房里看电视,隐约听到学校门口有人喊开门,我走出去一看,当时天正下着蒙蒙细雨,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冒雨站在校门口.我开了校门,请他进来.经介绍,才知他姓廖,是当地的一位老华侨.我带他到宿舍,老人步履蹒跚,上楼梯要扶着栏杆一步一步地往上走,到了宿舍,老人坐下,满脸慈祥地说:“春节快到了,我想请你们几位中国来的公派教师到我家吃顿年夜饭.”我和几个同事商量并欣然答应了.我心想,我们与老人素不相识,但他那么大年纪了,还冒雨来学校请我们去他家过年,是什么把我们连在一起?因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吧.  相似文献   

17.
Q式足球     
美国人上了月亮,中国人冷笑着,因为我们的嫦娥早就去了;足球踢不出去,有人就说,足球是中国人发明的,我们祖先早就“阔过”……拼了44年后,中国足球终于幸运地打进了世界杯,好像刘姥姥第一次进大观园,一切都新鲜,“今儿真高兴”,为了明儿也高兴,没别的办法,只好有劳阿Q出场,他是我们队的影子队员!  相似文献   

18.
中秋月圆,遥望南天。我和几位旅澳华侨在墨尔本的一次聚会虽然过去几个月了,但他们的拳拳爱国之心,殷殷交友之情,仍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里,他们每一位的音容笑貌,还历历如在目前。   我到悉尼的当天晚上,维多利亚州侨联副主席郑嘉乐先生由旅澳华侨黄先生陪同到宾馆来看我。我同郑先生本不熟悉,只是因为出版他的传记,通过一两次信。我对年高德劭的郑先生的来访十分感动。他说:“您是贵客,我们要在悉尼的唐人街举行华侨聚餐会,欢迎你和夫人的到来,一表我们华侨朋友的心意。”我当即婉谢,一是我在悉尼时间安排太紧,二是“无…  相似文献   

19.
1955年10月1日,钱学森偕妻儿乘坐“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顺利抵达香港,旋即经由香港罗湖口岸回国。当年曾代表中国科学院到深圳罗湖桥头迎接钱学森回国的著名科学家朱兆祥回忆说:“当钱学森和妻儿跨过罗湖桥头,他紧紧握住我的手,兴奋和激动地对我说:‘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够回到祖国。今天,我终于回来了!’”  相似文献   

20.
正几位文友外出徒步,清晨看日出,登山看红叶,住农家院,喝糯米酒,还谈天说地:"年轻人在谈论‘会飞的汽车’,咱们却留恋走路。"有人接话:"我大哥坐轮椅了,他说‘能走路是享福’!"曾几何时,走路,是老兵的"传家宝"。有一次参加沂蒙山梨花节,我们走了许多山坡小路,晚上看电影《南征北战》,演的是我军抢攻孟良崮,"两条腿赛过敌军的汽车轮子"。我请教曾经是新四军文工团员的邓友梅"确否"?他答道:"山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